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
泰政办〔2016〕20号 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属各单位: 现将泰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11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2日在泰顺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泰顺县县长 董旭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主要工作和“十二五”发展成就 2015年,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赶超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9亿元,同比增长8.4%;财政总收入9.28亿元,下降0.3%(剔除政府性基金,增长9.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5亿元,下降1.7%(剔除政府性基金,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5亿元,增长11.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09元,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增长10.5%。 (一)抓生态谋特色,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加快生态保护与建设平台搭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和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三大国家级生态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示范方案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案获批,成功争取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奖惩政策,荣获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碳汇城市”称号。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大力开展“水岸同治”重点片区攻坚行动,城关污水处理总厂迁建和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前期顺利推进,雅阳、彭溪等5个中心镇污水管网工程和筱村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35个,顺利创成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全力推进“三改一拆”“三边三化”“环保清零”和“无违建县”创建,完成“三改”241.8万平方米,处置违建15.5万平方米。致力建设生态城镇,加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力度,县城三大入城口美化工程全面启动,县图书馆、廊桥广场等公共设施加快建设,湖滨北路、平安大道、中心大道等道路全面建成,城北路临时停车泊位智能咪表管理系统和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完成建设;百丈时尚体育小镇、泗溪廊桥小镇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雅阳氡泉小镇入围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培育名单;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1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4个、精品线建设1条、整镇创建1个,列入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岭北村、下桥村分别列入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传统古村落。 (二)抓项目强投资,经济发展积蓄新动力。深入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22亿元,增长14.3%。新城特勤消防站、人防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全面建成,58省道至筱村公路、华鸿中心广场、青草湾商贸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文福公路、新包公路、红军路、文祥大道入城口旧城改造工程、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一大批项目集中开工。不断深化重大项目前期,溧宁高速公路文泰段工可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泰顺抽水蓄能电站开展预可研编制,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开展可研编制,235国道金北斗至牛栏岗改建工程完成工可审查,司筱线改建工程完成线位编制,文祥湖水库完成施工招投标,甲家渡水电站取得“封库令”。精准实施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个、协议投资109亿元,实现省外回归引进到位资金25.39亿元,增长23.5%。全力破解要素制约,全面完成20个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任务,完成“旱改水”项目立项790亩、土地清理1223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1万亩、标准农田建设2800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311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9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83亩。 (三)抓创新调结构,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旅游主业化,加快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红色旅游基础配套、云湖天地养老养生服务中心一期等项目完成建设,温州环亚旅游度假村、司前畲族风情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南浦溪景区、人和旅游集散中心、一鸣亲牛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筱村公社、益活农业休闲观光园等一批招商项目成功签约,乌岩岭国家4A级景区创建通过考核验收。接待游客29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产值17.11亿元,分别增长17.0%、28.0%。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两区”和生态优质健康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万峰现代农业综合区通过省级验收,列入全省首批“三位一体”工作推进县;加快“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培育打造原态农业、左溪民族特色村寨、竹里馆等一大批“一产+三产”模式新亮点,新增流转土地4875亩、整村流转2个,累计流转土地8.1万亩,流转率达63.5%。加快推进生态工业转型,完成小微企业园专项规划编制,罗阳小微园开工建设,司前、彭月小微园控规通过会审,“工业飞地”专班推进;扎实推进“四换三名”,实施“机器换人”项目6个,列入市“三名”培育试点企业2家、省级“小升规”创业之星2家;全面落实驻企服务员和金融服务员制度,新设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2000万元,切实帮助企业平稳过渡。做大做强开放经济,健全完善建筑业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实现建筑业产值144.99亿元、创税1.74亿元;制定出台网络经济、投资基金、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政策,新培育电商主体46家,实现网络交易额6.36亿元。 (四)抓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民生事业财政支出达24.1亿元,增长12.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5%。深入实施新一轮“三年特扶”,完成投资2.76亿元,全面消除“4600以下”贫困现象。扎实推进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落实首批异地迁建安置1037户3292人。全面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健全完善大病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托低”调整;制定出台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政策,扩大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廉租住房补贴范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教育部评估认定,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通过中期验收。县中医院迁建工程、县仁爱医院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建立“双下沉、两提升”合作办医,通过省级卫生强县创建评估,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创成国家水上运动后备人才基地。落实老年人高龄、长寿津贴制度,完成县社会(儿童)福利院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方介堪方去疾美术馆开馆,新建文化礼堂20个、村民活动中心22个,实现村级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加快省级科技强县创建步伐,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消防“双月”攻坚,安全生产三项指标连续八年“零”增长,“平安泰顺”七连创顺利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宗教、双拥、台侨等工作全面推进。 (五)抓改革提效能,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全力推进“四单一网”改革,率先推行“网上开证明”系统,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网上受理办结。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加大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力度,完成首批职能转移125项。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县外事侨务办、县卫生计生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调整设置县发改局(县统计局、县粮食局)、县风景旅游局(廊氡管委会)。创新推行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建立“一优先五捆绑”竞争分配导向机制。健全完善企业股改挂牌扶持政策,完成股改企业6家,原态农业成为全市农业领域“新三板”第一股。制定出台“人才新政”,设立人才专项资金1000万元。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一批PPP推介项目。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全口径预算编制和预决算公开。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和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加强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监管,完善县级交易平台,完成乡镇招投标平台整合,脱钩改制中介机构2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力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坚持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主动加强与政协联系,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0件、政协委员提案130件。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工作的有效推进,为“十二五”规划划上了圆满句号。“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全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着力攻改革、优环境、扩投资、促转型、惠民生、创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4项主要指标,除工业总产值、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等8项指标外,均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这五年,我们抓住了有效投资这一牛鼻子,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大力实施项目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2倍,年均增长38.4%,实施“十大建设工程”项目87个,建成投用58省道至雪溪公路、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廊桥文化园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明显高于省、市平均增速。 ——这五年,我们抓住了生态这一独特优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环境空气质量、PM2.5浓度等生态环境综合指标连续位居省市前列,出界断面水质、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完成拆违70.8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绿道584.5公里,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9.4%、44.5%、16.1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和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率全省之先实现国家生态乡镇全覆盖,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和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三大国家级生态试点,荣获“碳汇城市”称号。 ——这五年,我们抓住了新城区这一主阵地,“小县大城”加快推进。完成新城区投资79.9亿元,规划用地面积拓展至20平方公里,文祥大道、廊桥大道、乌岩岭路等主体道路框架全面拉开,“一环一城一湖”顺利推进,文祥湖公园、康欣名邸、香江花园等一批上档次、具规模、高品位的公共设施和商住项目建成投用,城市品位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这五年,我们抓住了旅游这一主业,产业转型明显加速。提出并实施旅游主业化,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旅游主业化“1+10”系列政策,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成氡泉旅游休闲文化中心一期、玉龙山氡泉度假村一期等一大批重点旅游项目,创成廊桥文化园国家4A级景区和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产值、接待游客数年均增长分别达29.5%、24.1%,初步形成以生态旅游为引领、三次产业统筹协调的发展新格局。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73.5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1.6:36.4:52.0调整为9.1:31.4:59.5。 ——这五年,我们抓住了民生这一根本,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达93.59亿元,年均增长14.6%,“十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建成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县体育中心、县实验中学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年特扶”深入实施,完成投资17.64亿元,建成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大类项目174个,全面消除“4600以下”贫困现象,群众增收致富水平和内生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13.4%。 ——这五年,我们抓住了政府建设这一关键,各项改革有序推进。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组建县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委员会、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三支专家队伍,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机制,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四单一网”、行政审批、政府机构、资金管理、投融资体制、中介机构等改革稳步实施,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驻泰部队、武警官兵、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泰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大项目支撑不足。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政策调整等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融资难度加大,部分招商签约项目落地难、推进慢,有效投资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财政保障压力逐年叠加,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显现。二是民生事业仍然滞后。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企业风险和维稳压力比较大。一些工业、建筑业企业风险进一步扩大,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形势依然严峻。四是政府自身建设亟待加强。少数干部创新力、学习力不够,改革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庸懒散慢现象依然突出。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新常态下泰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绿色赶超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决胜期。根据县委《关于制定泰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制定了《泰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根据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我县“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全面加快“廊桥国家公园”建设,确保与省、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至2020年达到11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实现“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二五”翻一番;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至2020年达到420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至2020年达到21000元,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强抓‘五大’工作重点”,即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抓交通网络、旅游胜地、生态高地、山区最美县城、教育现代化等五项重点工作,形成拳头,精准发力,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面上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紧跟省、市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加快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牢固树立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大交通网络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投资100亿元,全面建成溧宁高速公路文泰段、文福公路、新包公路、红军路等项目,加快建设235国道金北斗至牛栏岗段、文祥大道高速延伸段、58省道县城过境段、司筱线改建等项目,谋划推进温武铁路(泰顺段)、235国道景宁东坑至罗阳段、58省道改一级、青文泰公路、通闽公路等重大项目,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外接内联、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实现全面“破三无”目标。 (二)全力打造长三角海西区旅游胜地。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景区”发展理念,把旅游业作为泰顺最大的供给侧改革来抓,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全力推进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构建“一心一环四片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依托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环飞云湖两大板块,招引一批建设标准高、带动性强、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旅游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投资100亿元,创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5个;加强古村落、古民居、古桥、古道、古民俗等旅游资源保护,挖掘廊桥、氡泉、红色等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开发生态康体养生、乡村生活体验、时尚运动休闲等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海西区旅游胜地,力争到2020年接待游客达60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35亿元。 (三)全力打造全国生态高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三大国家级生态试点建设,全面深化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飞云湖水源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展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生物防护林和碳汇林建设,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6%以上;全面开展以“五水共治”为龙头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中心镇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小水电技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各项指标保持全国一流、省市前列。 (四)全力打造全省山区最美县城。牢固树立“以景区标准建设城市”发展理念,依托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完善县域总规和中心城区控规,专项编制城市建筑风格、城市色彩等城乡建设规划,谋划推进南外环、西外环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文祥湖水库、文祥庄园、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启动旧村旧城改造,努力打造山水特色与文化元素相结合的现代化品质城区和生态型美丽山城样板。 (五)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牢固树立“教育事关长远发展、教育事关千秋万代”发展理念,以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为统领,着力推进学前教育升等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特殊教育延伸全纳、终身教育开放互动。积极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大力引进省内外高层次名师名校长,积极探索与省内知名高中学校合作办学机制,全力打造高中创新实验班,高考升学率达到全市中上水平,提升高中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全面落实民办教育“1+14”扶持政策,实现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互促发展。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与优势资源、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创成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 三、2016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形势总体向好,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2016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投资平台,精准发力项目前期、征地拆迁“清零”、招商引资、融资模式等关键“穴位”,坚决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战。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前期,重点抓好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配套工程、抗震安居工程、文祥湖水库、南浦溪景区和文福公路、新包公路等省市“4+2”亮点项目建设,全面建成58省道至筱村公路、58省道至彭溪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52省道至乌岩岭景区公路、红军路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溧宁高速公路文泰段、235国道金北斗至牛栏岗段、龟湖水电站、甲家渡水电站、樟嫩梓水库等项目;对事关泰顺长远发展的8个重大项目实行专班运作,着力深化泰顺抽水蓄能电站、垟溪水电站等项目前期,积极争取温武铁路途经泰顺方案。立足泰商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泰商回归领头雁工程”,加快推进贸易回归、总部回归、资本回归,确保省外回归引进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市外房地产引进到位资金8亿元以上,签约项目6个以上,协议投资30亿元以上。创新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十个一律”和项目建设全过程动态监管制度,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紧紧盯牢土地、资金、人才、政策处理等要素,全力破解“短板”制约,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优化项目用地布局,积极申报“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项目,强化低丘缓坡资源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清理和土地综合整治,提高计划与建设项目、计划与规划、计划与耕地后备资源的匹配度。健全完善银企合作机制,逐步扩大PPP项目试点范围,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411”计划和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全面落实“人才新政”,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征地拆迁“清零”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各类“村霸”“地霸”。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新常态、增强新动力的根本之道,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有效供给,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问题。深化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健全完善“一优先五捆绑”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加快经济生态化步伐;全面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举措,积极推行具备条件的要素项目公开交易,切实提高要素分配的“生态效益”和“亩产效益”。深化金融综合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企业股改挂牌,引导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积极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大力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引导农户承包地规范流转交易;全力打通“六大通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二)优化产业融合,壮大绿色经济 加快提升生态养生旅游。全面深化旅游主业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创成氡泉国家4A级景区和竹里国家3A级景区,积极融入浙闽皖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立足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乌岩岭景区、飞云湖景区等平台,开工建设廊桥文化园主入口、筱村公社等项目,加快推进云湖天地养老养生服务中心、乌岩岭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人和旅游集散中心、红色经典景区等项目建设,着力深化泰顺国际养生长寿城、金秋休闲中心、峰文大峡谷等项目前期。积极引进特色民宿、自驾车营地、亲子乐园等“精而特”的旅游项目,大力开发温泉养生、“森林氧吧”、峡谷探秘等旅游产品,加快打造“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致力完善旅游大配套,打通吃、住、行、游、娱、购等各个环节,着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发展壮大现代生态农业。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农业“两区”、示范基地为平台,以发展电商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路径,不断完善三农配套扶持政策,积极创新农业投入方式,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000亩、现代农业园区3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10个、示范乡镇1个,培育打造一鸣亲牛园、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瑞雪公司等一批三产融合模式新亮点。深化“校(院)地合作”,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茶叶、猕猴桃等主导产业培育提升,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加大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培育力度,新增“三位一体”示范性农民合作组织1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重点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五有一追溯”产地准出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 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聚焦信息经济,加快县电商物流园建设和“我要赶鲜”“农归吧”“农特网”等电商平台开发,加强电商主体培育,深化电子商务进万村行动,力争新发展电商主体70家,新建电商服务点170个,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措施,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高度重视楼宇经济,加快泰商回归、贸易回归、电子商务、众创空间、建筑业等总部楼宇建设。加快推进泰顺石资源整合,制定出台泰顺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启动泰顺石文化创意园建设,打造泰顺石商业街区和大师创作孵化园。科学制定做地、收储和出让计划,有序有效发展房地产市场。 促进生态工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三微园一飞地”建设,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改造提升竹木制品、绿色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力推进“四换三名”“三转一市”,着力抓好工业企业规下转规上、技术改造等工作,促进规上工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争取工业飞地政策的推进和完善。大力支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全面推进建筑劳务基地培植、省外建筑市场拓展、埠外泰商回归引导和建筑业总部经济园建设。综合运用税费减免政策、“助保贷”、应急贷等扶持措施,打好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化解企业金融风险组合拳。 (三)强化环境保护,彰显生态优势 深化生态试点建设。立足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目标,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和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和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乡镇、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系列项目,加快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和提升,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运行体系;深入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烟尘和扬尘控制、农村废气控制六大行动,建立健全环保问题负面清单和环境监管网格化机制,探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深化“五水共治”。严格按照“五水共治”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以攻坚态势打好治水组合拳。把“治污水”作为“大拇指”工程,全力攻坚6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强已建项目运营维护和在建项目质量监管,确保农村治污三年行动计划完美收官;启动城关污水处理总厂迁建工程,开工建设老城区截污纳管工程,改造提升司前、雅阳、三魁等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全面建成筱村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深入实施“保供水”工程,续建筱村、雅阳、泗溪、仕阳、三魁等水源保障工程,新建司前、百丈、雅阳二期等水源保障工程,改造提升农村饮用水工程,不断强化安全饮水保障。大力推进小农水项目县建设,深入实施强塘防洪、河道综合整治等工程,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深化“水岸同治”,巩固扩大“清三河”达标县创建成果。 深化“三改一拆”。把“三改一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乡面貌的突破口,重拳出击乱搭乱建、农村非法“一户多宅”、涉及消防安全违法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类型违建,力争创成“基本无违建县”。加大城中村、旧住宅区、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力度,推进文祥大道入城口、泰景路车站段、文祥大道与泰寿路卡口旧城改造和后山、枫树梢、川山洋旧村改造,强化拆后土地规划设计和合理利用,切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泰顺 打造山区最美县城。以“小县大城、旅游小镇”为要求,深入实施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计划,着力提升县城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以城市设计强化引领、彰显特色,启动美丽县城专项景观规划编制和新城大道、老城主要干道等街景提升工程建设,打造城市地域风貌。以重点区块打造亮点、提升品位,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北入城口、东入城口、高速入城口、环文祥湖“3+1”亮点区块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以基础配套完善功能、强化保障,加快建设凤凰山公园、爱民路和消防路改造工程、县汽车综合性能(环保)检测站、罗阳片区10KV电力工程和一批文教卫体项目,提升城市服务能力。以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激发活力,着力打造罗阳小微企业园、商业综合体、县城旅游集散中心等平台,促进城市人口集聚。以体制创新优化管理、精细服务,强化城市执法、交通治堵、数字管理等重点工作,凝聚城市文明能量。 培育特色中心城镇。立足乡镇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突出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功能特色,启动编制特色小镇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注重市政设施完善,加快建设中心镇饮用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技改提升、道路绿化亮化、公园建设、农贸市场提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全面提升城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强化项目谋划包装,用足用好省市政策,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力度,全力推进雅阳氡泉小镇、百丈时尚体育小镇、泗溪廊桥小镇等省市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形成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 建设景观美丽乡村。突出农村基础地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和农房设计,协调发展旅游主业和特色产业,实现村庄风貌、设施功能、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深入实施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工程,完成生态景观大道规划编制,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四个一万”工程和林相改造,致力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把沿线建成风景长廊,把县域建成美丽景区,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精品线1条。深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依托罗阳村尾村、司前圆洲、雅阳塔头底、筱村徐岙底和库村、仕阳胡氏大院等资源,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古村落古民居。 (五)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惠民生、补“短板”的首要任务,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建立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库,创新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分类扶贫等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着力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开工建设文祥小学、罗阳镇二小改建、鹤巢小学扩建等工程,全面建成“一中心镇一公办幼儿园”工程,落实住宅区公建配套幼儿园政策。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和“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加快县中医院迁建、县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启动体育产业规划编制,开工建设户外运动基地二期、百丈水上运动基地、环飞云湖慢行绿道等项目,积极申办全国青年U16赛艇锦标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下乡等工程,开工建设县档案馆、县职工服务中心,建成县图书馆和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全面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保基金“阳光监管”机制,落实社保基金预决算制度;启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行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和按单病种付费。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和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异地容灾建设,有序拓展市民卡应用功能,逐步建立“全覆盖、保基本、惠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就业创业导向,重点扶持农村电商、来料加工、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推进珊溪库周群众和水库移民转产转业。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狠抓企业欠薪防范处置,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健全完善社会联动机制和立体化防控体系,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第五张清单”改革,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器、培育基地、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分类分步推进社区、村居建设,整合提升社区、村居服务功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体系。建立健全物业区域管理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住宅小区业主自治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不断深化金融监管、信访维稳、殡葬管理、优抚安置等领域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司法救助、社区矫正、立人集团资产处置等工作。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全力支持驻泰部队建设,切实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经济新常态、改革新任务、法治新要求,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我们要充分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攻坚克难精神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动政府转型,努力建设效率、法治、廉洁政府,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打造服务到位、执行有力的效率政府。效率,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为短期利益所惑,不被形象政绩所迷,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追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业绩。充分发挥“十三五”规划等战略规划在政府运行中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从机制上保障科学发展、高效发展。深化“四单一网”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务管理方法,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治理新模式,深化“网上开证明”“网上办证照”改革,拓展审批事项网上一站式受理办结范围,推动政府治理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健全重点工作督查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政府层级管理,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进展情况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敢于亮剑转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直击痛处软肋,对庸、懒、散、浮等不良作风导致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严肃问责,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二)打造公正公平、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法治,是执政根本、善治根基。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做好建议提案办理,有效畅通和及时回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批评。建立健全法治政府考评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自由裁量权,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法制队伍建设,改进行政复议工作,着力预防、化解和减少行政争议。推动政府法制工作创新,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原则,加快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运行,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监督,切实解决多头执法、不执法、乱执法等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机制,加大普法宣传教育,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三)打造运行透明、从严治政的廉洁政府。廉洁,是为政之德、从政之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完善内部流程控制,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政府投资行为,健全国有资产、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监管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笼子”,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加强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审计问题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大力度推进资金整合,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建立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压缩政府行政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到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加强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运行阳光透明。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勇当先时不我待。站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新起点上,转型发展的责任激励着我们,破冰前行的挑战考验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泰顺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勇挑重担、勇往直前,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为全面夺取“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11日印发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