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06/2017-54511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扶贫办)
  • 成文日期:
  • 2017-10-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县委农办(农业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17- 10- 23 14 : 48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泰顺县委农办(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基础,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优化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发展更快。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升。春粮生产面积稳步增加。今年春粮面积达到4.2万亩,其中春旱粮马铃薯面积增加0.06万亩。积极开展各级水稻高产示范活动,结合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今年在罗阳镇、筱村镇、凤洋乡开展3个省级水稻千亩示范片高产创建,面积4300亩;在其他乡镇建设10个水稻县级高产示范片,面积1200亩以上。在筱村镇翁山开展省级旱粮高产示范方创建1个,面积200亩。完成省级旱粮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个,面积120亩。二是中药材生产前景看好。中药材是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预计今年生产面积稳定在24000亩左右,比上年有所增加。产值预算比上年有所增加,主要是品种结构有所调整,市场销售平均价格略有上涨。三是茶果生产势头良好。全县茶园总面积7.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6.5万亩。今年春茶产量(干茶)1350吨,比上年1252吨增7.8%;产值2.5亿元,比上年2.29亿元增9.1%。红茶产量110吨,产值28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6.8%和7.7%。全县果园总面积6.45万亩,预计今年杨梅产量1.45万吨比上年增4%,产值0.88亿元比上年增10%。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三农”工作更优。一是科技下乡送服务。五月份完成了“全县春耕备耕服务月暨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广大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帮扶、生产指导工作,并拨付5万元资金提供农资、农机、种子及市场信息等赠送服务。二是组织培训送技术。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农广校中专学员技能培训51人,其中37人通过理论与实操考试,并获得植保工四级农业技能证书;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400名;推荐市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做好茶特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推广服务工作,上半年累计组织或参与举办茶叶水果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200人次。三是加强宣传送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标语横幅、现场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农业政策、工作制度、补贴标准等,让农民了解相关补贴政策、产品目录、标准和申办程序。

(三)加大改革力度,农村发展活力更旺。一是“最多跑一次”落实有力。参照兄弟市县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经验,再三地编制优化办事指南,核对完善权力事项库,保证了改革顺利有效的展开。等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整理许可、年检、备案、审核转报、其他5类审批事项29项35小项。对初次申请办理兽药经营许可、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动物诊疗许可、农药经营许可4个事项,授权商事窗口进行统一,最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二是保险“提标扩面”全面推开。为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降低农民风险。全面开展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及杨梅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已经参保的面积为26817亩,还有几个乡镇正在紧张的上报中,预计今年的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面积达40000亩。杨梅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面积为1865亩,该项工作还在继续参保中,预计保险面积达3500亩。三是“三位一体”改革扎实推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会4家,今年累计发放互助金674.2万元,组建合作社信用部12家,今年累计发放互助金60.2万元。制定了信用合作相关管理制度,搭建了泰顺县农民合作组织信用部监管系统,实行合作社(联合社)、乡镇、县三级联网,达到实时公开,实时监督合作社社员情况和互助金投放情况。申报“三位一体”体系建设项目的合作社5家,截至5月底项目建设已经全部完成,由各乡镇负责验收。

(四) 强化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更稳。一是开展农产品抽检和检测工作。上半年县级农产品定量风险检测99批次,合格率100%。县级监督抽检5批次,市级蔬菜风险抽检13批次,草莓抽检5批次,草莓监督抽检1批次,省级蔬菜风险抽检30批次,省级动物产品抽检30批次,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农业执法大队对农药投入品抽检50批次,已送省级检测部门检测。开展新建乡镇速测室建设,并举办了一期乡镇检测员培训。二是开展无公害认证和培训。组织了4个乡镇的两区无公害整体认证和8家合作社无公害认证或续认证。组织全县103人参加了省级无公害内检员培训,为下步无公害认证打好基础。三是开展全县排雷“百日攻坚”行动和草莓、杨梅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了各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了部署工作会议,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开展了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实施多次执法行动。上半年出动执法人员108人次,对全县77家种养殖基地、27家重点农业生产企业,畜禽屠宰场(厂)、18家农资生产经营场所,开展了执法检查。

(五)突出精准扶贫,农民增收路子更宽。一是开展精准识别,认定扶贫帮扶对象。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与县民政等部门紧密协作,通过“三个加强”积极指导各乡镇有序开展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认定工作。截至目前,预计最终认定的低收入农户人数在16300人左右,其中现有低保人数6711户9523人,低保边缘户2344户3278人,其他经济困难户1420户3498人,数据审核汇总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导入省扶贫信息系统数据库8786人。二是谋划光伏扶贫,拓宽精准帮扶渠道。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制订泰顺县实施“光伏小康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除省级财政承担相应的补助金额外,剩余资金如市、县级财政承担部分由县财政局统筹安排,农户和村集体自筹部分可通过光伏贷、中标企业或国有企业投资入股等方式筹措。三是专项特扶规划,助力农户增收致富。我办依托“两山一类”特别扶持政策优势,制定了新一轮低收入农户扶贫小额信贷、扶贫资金互助会、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大病和意外伤害补充保险、雨露计划等项目三年规划,计划从2017年-2019年三年共安排41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项目。

(六)狠抓环境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更美。一是开展畜牧业水环境治理工作。我县紧紧围绕全省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以巩固提升治理成果为目标,以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无害化处理为主线,全力推进畜牧业水环境治理工作:全面落实资源化利用“一县一方案”,完成率100%;完成巩固提升“一场一策”方案13家,完成率100%;完成沼液资源化利用量2.4吨,完成率46%等。二是做好拆治文章。持续打好“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大拆大整”“治水剿劣”等环境治理“组合拳”,完成良种场危旧房拆除  处。开展泰顺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仪式。强化举措、倒排时间,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截至6月份,我县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运维125个村,完成97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台风受损复核,同时完成20个村修复工作;完成2017年度提标改造项目施工图设计3个村。三是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按照“修旧如旧”、“修古如古”原则,着力改造村落人居环境。按时完成2015年度下达的和平村等等5个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修缮及验收工作;全面推进2016年度下达的仙居村、左溪村等8个古村落的修缮工作;及时开展2017年度下达的省重点村库村及东洋村、徐岙村、百福岩村、峰文村等4个省一般村保护利用工作。

(七)强化基层基础,农村集体经济更强。一是大力开展“强村计划”工作。今年全县转化经济薄弱村任务数为80个。为保证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一是统一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继续执行奖惩激励机制,县财政年共安排200万元奖励资金,对当年经营性收入增长达到1万元以上的291个省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并经有关部门审核属实的,按经营性收入新增部分的2倍予以奖励, 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二是有序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5月底,泰顺县共有283个村开展确权工作,开展率94.65%,其中全县已完成51394户承包方调查,完成率66.61%;完成承包地测绘222462块,完成率54.86%;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90061亩,实测地块原合同面积70199.6亩,完成率55%;完成审核公示40个村,完成率13%。三是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通过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做到了全县299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穿插进行,与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同步开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委员会同步产生,选民同步登记,股东代表与村民代表同步推选,监事会与村监会的候选人同步推荐、审核和公布。同时组织开展新一届村干部财务知识培训,培训达3000多人次,为这届村集体财务规范化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八)开展创先争优,机关干部作风更实。一是抓学习,净化干部思想灵魂。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全局学习、工作之中,根据年度计划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扩大会,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以及落实周一夜学制度,有计划地学习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中纪委十八届七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一系列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精神,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等,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抓基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出台《泰顺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的意见》等,严格规范村级组织资金管理,出台《泰顺县代理村级财务中介组织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村财中介代理组织的监管,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推行电子触摸屏、村务公开栏、网络实时公开等方式,不断完善村财公开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季度抽查、三年一轮审等手段,层层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三是抓督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严格执行《泰顺县机关工作人员“庸懒散慢”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严肃查纠“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今年以来共开展4次明查暗访,出动人员12人次,检查单位29家(次),重点加强对干部职工出勤情况,上班期间网络聊天、电脑游戏等情况的检查。认真实行廉政谈话谈心制度,今年以来共谈心谈话提醒20多人次。加强对制度建设的废、改、立工作,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执行力,严格执行新出台、修订的《泰顺县委农办(农业局、扶贫办)工作制度》、《机关干部作风日常行为规范细则》等10项制度,以制度促规范,持续深入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推进中心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抓特色促转型,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提升。做好夏秋粮生产管理工作,完成2017年度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建设工作。抓好冬种生产,争取完成冬种示范片10个,面积1200亩以上。继续司前镇、三魁镇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创建工作;继续落实生态循环农业6个主体建设工作;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完成本地黄茶树、香菇寮白毫良种母本园建设。全年完成新发展良种茶园1000亩,改造中低产茶园1500亩。启动泰顺(交垟)御茗村食品科技园茶叶加工中心和东溪乡周大风茶博园建设。组织企业参加有关茶事活动,加强茶叶“三杯香”品牌宣传,筹划“2018年泰顺三杯香品牌推介宣传方案”及组织水果企业参加“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等活动。

(二)抓服务建体系,在指导农业生产上有创新。继续做好2017年夏粮生产田间管理指导工作,积极调动农户夏、秋季粮食种植积极性。帮助药农分析中药材市场行情、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培训。完成2017年浙江省农林大学定向招生代培工作及2017年中专招生计划数;做好农广校中专招生宣传工作;继续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与省有关培训学院对接,完成“2017年浙江省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任务。开展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引进、应用工作,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继续完成推广、示范各类农机具1300台(套),使全县机耕面积达到7万亩以上,茶叶机剪机采1万亩,茶叶加工达到智能机械化水平。

(三)抓改革促活力,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强化土地确权的督查、考核、通报机制,将按省市的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倒排时间,加快进度,迎头赶上。围绕发展村级物业经济、挖掘集体三资潜力、探索光伏产业、在外泰商项目合作等内容,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加快推进县农合联筹建工作、规范实体运行镇(乡)农合联工作。加强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区域性服务组织“三位一体”建设,下半年将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县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以上。

(四)抓监管保安全,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上见实效。开展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续认证。下半年推广实施县级农业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6家以上,全县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2%以上,继续加大无公害认证和续认证数量。“三品”认证率要达到55%以上。加强检测,加快九个乡镇的速测室建设,每个乡镇建立速测室并免费对外开放,各乡镇速测不少于300批次,县级定量抽检检测不少于400批次。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争取将全县县级以上合作社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新增设10家以上可追溯合作社,提高追溯率。

(五)抓扶贫促发展,在农民增收致富上谋良策。全力推进光伏扶贫和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工作。积极对接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协助宇丰集团制定相关的招投标文件并开展公开招标工作。同时,探索光伏扶贫和财政资金量化折股进行有效衔接,开辟扶贫开发工作新途径,进一步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健康和教育专项扶持力度。通过对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家庭实施商业医疗保险全覆盖,最大限度减轻低收入农户家庭教育和医疗成本支出。进一步实现扶贫资金精准到户到人。健全完善来料加工业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全县来料加工业务接洽、加工分配、运输整合的分工协作平台,不断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最大限度地惠及低收入农户。

(六)抓治理优环境,在农业绿化农村美化上求变化。把好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质量关并强化日常运维管理工作。对不符合质量规范,达不到验收标准的一律不予通过验收,严把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3个精品示范村、4个左右精品村(特色村)、1个标杆乡镇、1条精品线创建,及开展村级A级旅游村创建6个左右。抓好美丽生态畜牧创建,进行牧场设施改造、环境整治与制度完善,建成“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生态牧场。制订《泰顺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争取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出台相关补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七)抓作风严督查,在作风效能建设上出实招。在落实政策中转变作风。组织开展《泰顺县机关工作人员“庸懒散慢”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学习,深入学习该类文件精神和内涵,学深学透,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在整改问题中转变作风。以2017年县委作风巡查组入驻巡查为契机,针对巡查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并积极做好下步整改工作,以此次整改加快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切实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在提升服务中转变作风。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坚持抓早、抓小、抓常,紧盯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重点加强对我办(局)落实公务接待、服务办事窗口和干部职工工作效能等情况的明察暗访,严肃问责不作为、乱作为等干部,营造勇于担当、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