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镇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镇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跨越赶超”总战略,紧密结合小城市试点培育和“最美山城”建设,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发展中克难前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开创了罗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项目建设提速发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华鸿中央广场二期、青草湾综合体等地产项目加快推进;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体及配套工程完工,人防应急指挥中心通过环保、规划专项验收;加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爱民路全部地下管线分部分项工程的90%,消防路与缤纷路改建主体工程完工进入附属设施建设,文祥大道地下电缆工程通过验收,完成城北片区10KV线路配套工程电力管线及箱涵主体建设,华鸿中央广场、新府公寓供电电源工程进场施工,新城天桥项目前期加快;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川山垟一路委托招标,氡泉大道、58省道至南院段克难推进;完成新城幼儿园配套工程施工图设计、镇二小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开挖文祥小学土石方10万方;完成文祥湖水库土地征用及工程建设8000万元,樟嫩梓水库达成保护区调整、可研文件编制及报批,甲家渡水电站、珊溪水源保护工程加快推进。 (二)生态产业加快转型。始终坚持旅游主业化,着力构建美丽经济新格局。环文祥湖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仙居生态养生休闲园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完成板场、下稔等美丽乡村项目验收,开工实施大溪源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村尾村立面改造、旧房修复及游步道建设,上交垟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完成旧房拆迁安置,仙居、洲滨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民俗体验,成功召开下洪端午民俗文化节。加快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全完善大岗背、恩岱垟等猕猴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扩大南院高山茭白基地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6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预选库筛查并委托测绘和规划编制。坚持“扶工兴贸助企”,积极谋划生态工业发展,稳步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累计建成落地企业14家、新挂牌4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新增电商49家,实现网上交易额2.45亿元。 (三)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坚定生态主体功能定位,加快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全力打造“美丽县城”升级版。纵深推进“三改一拆”“大拆大整”“无违建镇”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完成第二轮危旧房排查4000余户、腾空71户,收集意向书289份,拆除12处违法建筑3500平方米、D级危房27处1.99万平方米,合计39处2.34万平方米。拆改结合、分类处置,鼓励违建户自行拆除屋顶违章建筑,完成改造257户。全面实施“治水剿劣”,完成4处饮用水改造设计、桂坪村生态河道验收、年度农村生态河道测绘,扎实推进农田水利灌渠、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清淤河道6处1.5万立方。坚持剿劣“销号制”,完成南院杨梅坑劣V类小微水体治理,建立74个村居限时反馈机制。排查登记南门溪、学前溪112处入河排污口,会同有关部门、工程队现场研究整治方案,因地制宜采取封堵、疏通、修复、纳管等措施,完成80处排污口纳管工作。大力实施“生态大搬迁”工程,着力推进无区域生态移民区及“三村两路”建设,C-03主体全部结顶,完成内外墙装修90%,门窗、电梯安装80%,市政景观工程进场施工;完成枫树梢、川山垟、江渡“三村”改造工程土地农转用、项目立项、规划选址、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 (四)民生事业协调推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明确11个村“一事一议”项目,落实珊溪水源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55万元,推进库区70个项目转产转业。实施新一轮“三年特扶”,开展“强村惠民”专项行动,推进光伏小康工程前期,完成74个村(居)建设条件排查,登记建设场所81处、低收入农户400余户,统计屋顶建设面积3.64万平方米。坚持“全面梳理、分类要求、分步快走”,分期分批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权力审批项目163项,公共服务事项37项。坚持“窗口再调整、权力再集中、流程再优化、时限再压缩”,增设国土、住建、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综合受理窗口。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受理民生事项666件。完成利民综合市场改造提升,4处拆后地块停车场建设,加快凤凰山公园竣工验收。完成17处避灾安置场所功能设施配套及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采集并验收65个普查区,187个普查小区数据。推进粉尘涉爆企业转型升级,完成7家木制玩具厂粉尘整治。重拳整治薄弱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完成特色工业园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强化消防安全规范管理,完成3个“消防安全社区”创建、排查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及民宿2100户,初步整改率达98%。 (五)政府服务持续优化。扎实开展“强责任敢担当,治顽疾优环境”“慵懒散慢”行为专项治理等系列行动,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跑好作风建设“接力赛”,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管政府性投资项目招投标。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和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3件,答复率达100%。深化“平安细胞工程”,全力打造社会治理“一张网”,出台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全员入格、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重新整合划分网格119个,配强、配齐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村居(网格)调处化解、第三方社会力量调解、乡镇矛盾纠纷联调中心行政调解,完善三级联动调解机制,促使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扎实推进政务公开,严格依法行政,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过去取得的成绩,是镇党委总揽全局,凝聚全镇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是镇人大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热情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向关心关注罗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政策调整等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融资难度加大,部分招商签约项目落地难、推进慢,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财政保障压力逐年叠加,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显现,特别是重点工程、城中村改造、城郊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改善支出压力较大。三是重点项目政策处理难、建设情况复杂、攻坚任务较重,协商谈判、安置补偿等工作推进慢,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形势依然严峻。四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部分镇村干部律己不严、纪律松懈;少数干部创新力、学习力不够,改革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庸懒散慢现象依然突出。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予以解决。 二、下半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抓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虽然发展的外部环境时刻发生变化,“难和险”有所增多,但“时和势”总体有利。我们要立足县委“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结合我镇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转型为主线,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厚植生态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跨越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下半年全镇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打好产业培育、城市转型、城乡统筹、环境优化、民生改善五大战役,加快建设生态幸福和谐的最美山城。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一抓生态治理,强化红线管控,着力推进生态保护、治水剿劣、治危拆违,努力打造“美丽县城”升级版。二抓产业培育,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分别增长8%、3%、5%以上。三抓有效投入,加快24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34.62亿元、招商引资8亿元。四抓县城品质,扎实推进城乡统筹,精品化提升美丽乡村,特色化加快小城市培育,着力打造山区最美县城。五抓民生实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生态搬迁等民生工程,努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聚焦环境改善,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坚定生态主体功能定位,强化生态红线管控,全力打好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生态创建“组合拳”。一是大力度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59处农村饮用水、堤防护岸修复工程,实施13处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计划清淤9.1公里、6.7万方。加快寿泰溪城关段整治前期工作,投资232万元实施农田水利灌渠和高效节水工程,投资207万元推进农村河道生态建设,完成3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移交。加快启动泰顺污水总厂和给排水工程,着力推进旧城雨污分流改造,针对3个劣Ⅴ类小微水体,科学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因地制宜持续做好河道清淤、生态配水、管网修复、入河排污口整治等系列工作,力争11月前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体。二是大力度推进“三改一拆”“无违建镇”创建。以南院、仙稔石材厂整治为重点,成立罗阳石材产业整治专项工作指挥部,建立部门联合专班,狠抓“一户一档”“一厂一档”。坚持“严控新增、应拆尽拆”,全力治理屋顶违建、新增违建,全面落实治违主体责任,完善“危改”动态监管机制,持续打好治危拆违攻坚战。三是大力度推进“大拆大整”“生态大搬迁”。落实C级危房修缮加固、限时整改方案,严格实施D级危房五个一律。推进C-03地块11月收尾、12月竣工验收,年底前完成川山垟、枫树梢安置点地下室开挖、基础工程的30%,完成江渡村保障房工程三通一平,推进因台风受损、D级危旧房、地质灾害等三张“清单”综合治理,完成850户受灾群众灾后重建,加快文祥大道入城口和南外路拆后利用的前期工作。四是大力度推进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健全完善定岗、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考核管理“五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2017年度环境整治样版村行动计划》,加速上下交垟、毛竹下、三垟、溪坪、白溪等城郊村环境整治。开展“社区洁化”“全民清洁日”“清洁溪流”等专项行动,重点治理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清除卫生死角、路旁旱厕、生活垃圾。深入实施“四边三化”“祛疤栽花”,推进绿化补植、主干道美化亮化等工作,建立环境卫生示范责任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配齐社区专职社工,组建县城日常管理巡逻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整改。 (二)聚焦产业培育,着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坚持“两山”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导向,积极挖掘产业优势、谋划产业平台,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围绕优质服务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打造县城旅游集散中心为立足点,加强旅游区域整合协作,谋划建设环文祥湖、青草湾两大商业圈,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启动仙居村“美丽宜居”工程,建设碑排猕猴桃展示馆,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组织碑排猕猴桃采摘旅游文化节、仙稔“尝新饭”等特色节庆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与休闲养生、文化创意、民宿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围绕特色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全力打造碑排猕猴桃特色园、白溪蔬菜精品园、南院茭白示范园、洲岭水果产业基地等特色精品农业园区,深化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围绕平台建设发展生态工业。按照“适度适宜、转型集聚、限新治旧”的原则,加快罗阳小微园建设,引进10家成长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6家入驻企业开工建设。继续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完善落实扶企、惠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审批、建设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三)聚焦有效投资,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主引擎,深入开展“政策处理大扫除”和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专项行动,讲求方式方法,采取“一种政策不同对策”,对拆迁项目突出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专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依法处理、各个击破,强力推进在建项目政策处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零障碍。加快文祥湖水库、县殡仪馆迁建、垃圾无害化处理、仙居悦榕庄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推进文祥小学、新城幼儿园、镇二小改建及鹤巢小学扩建工程,助推罗阳二中、城关中学、洲岭小学、下洪小学等学校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维修。坚持“交通建设”为龙头,重点抓好溧宁高速罗阳段、235国道县城过境段、52省道至长垄公路改建、文祥大道高速延伸段等项目政策处理,抓紧修复因台风受损的农村公路、水毁工程,加快推进洲岭、碑排、仙稔、南院、岭北五条对外交通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华鸿中央广场、青草湾综合体等地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县中医院迁建、樟嫩梓水库、生态流域治理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加强项目储备,谋划推进廊桥大道接52省道、建设路延伸段、南外路劳动路拆后地块、泰庆北路原弹药库及无区域B-11地块建设。 (四)聚焦“两城”联动,着力推进人居品质提升。坚持新城、老城联动发展,深化县城控规修编和城市设计,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致力打造宜居宜游品质山城。坚持“以景区标准建设城市”的理念,加快编制环文祥湖修建性详细规划,突出景观产业相融,启动环文祥湖生态文化休闲区、南外环建设,打造城市商贸综合体和核心商务圈,推进三大入城口改造、卧龙山文化高地建设。打通通道、串点成线,协调推进新老城发展,加快交垟土楼、历史文化街区等老城“先行区”“起步区”建设,稳步实施泰景路车站段拓宽改造、氡泉大道、鹤垟路和川山垟一路工程。注重灯光与建筑的和谐统一,点亮新建楼盘外框灯,扮靓主要街道和公园广场,打造富有魅力的城市夜景。完善“数字城管”模式,加快停车场设施建设,强化县城咪表、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日常监管,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及时修缮各类市政设施,扩大城区保洁范围,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五)聚焦民生保障,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发展社会事业,深化社会治理,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坚持就业、社保、民政救助“三位一体”,实施“一户一策”帮扶机制,积极落实各项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着力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推进社保扩面1000人以上,力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全力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突出“社区再就业”援助重点,以创建“五星级充分就业社区”为载体,开展更多形式、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文体事业发展,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组织文化走亲、文艺汇演、公益培训等活动30场次,加快碑排、关山、金湖3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避灾安置场所扩面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点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一年实施两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17处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和18处危险隐患点避让搬迁,持续加强防洪堤、灌溉渠道、山塘水库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四个平台”管理考核机制,完善综合信息指挥室功能,加大线上收集流转处置、线下综合执法力度,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落实镇、社区、网格员(村居)三级责任,推进资源力量入格、职责权限入格、督导奖惩入格,加快构建网格员为信息排摸人、网格指导员为排查化解责任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建设品牌调解工作室,推进“一三五”应急维稳体系规范化建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开展“基层平安共建”“平安宣传百千万”“平安明查暗访”三大行动,切实推动平安罗阳建设迈向新台阶。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关键在干、重点在人,迫切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要加倍珍惜全镇上下宝贵的发展势头,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勤于苦干,更好地服务群众、加速发展。 (一)坚持立说立行,深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办”的优良传统,真抓实干,雷厉风行,铁腕治理“中梗阻”。全力加快工作节奏,及时把目标任务和安排部署细化量化,坚持挂图作战、倒排时间,争取工作主动。改进文风会风,提倡短文短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转型、谋发展、惠民生上。继续完善督查督办机制,落实职能绩效考核制度,努力营造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务。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县、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民生民利的重大事项,主动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意见,真正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举措应民而出、工程设施为民而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拓展政务公开,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政府公信力。 (三)坚持廉洁从政,维护良好形象。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绝不让违法违纪行为干扰转型发展大局,影响政府形象。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做到筑牢思想防线、坚守道德底线、不越法规红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扎紧“钱袋子”,会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切实以勤俭节约的行动和艰苦奋斗的本色凝聚人心、赢得民心。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进一步振奋精神、和衷共济、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为建设生态幸福和谐的最美山城而努力奋斗!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