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龟湖镇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龟湖镇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核心战略部署,以4A景区创建为抓手,着力于“四镇联创”,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城镇化、生态化和旅游主业化的同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阶段性任务。现将2017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产业支撑这个“基准点”,抓经济 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坚决为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同时深入探索特色优势产业泰顺石资源的转型利用,实现经济更加发展。 (一)招商引资工作有突破。 一是深化“招服务”,指定专人负责招商办公室和联系对接意向企业,积极招引项目。今年来共落地“泰上黄”顶级茗茶精品示范园(一期)、泰顺牡丹庄园(一期)等项目总计3000多万元资金;二是拓展“引”工作。组织由书记、镇长带队各赴南北方向的引资行动,通过打好“感情牌”实现总部经济增收5000万元以上。 (二)重大项目建设上台阶。 牢固树立项目发展观,创新“3691”工作法推进重点项目有序建设。一是攻坚文福线疑难政策处理。成功解决文福线陈海洋安置点、龟湖大桥施工便道贯通、七星桥无偿拆除等疑难政策处理工作,保证了工程进度;二是推进泰顺石产业园政策处理。联合相关村成立政策处理工作小组,完成今年产业园一期26亩、二期120余亩征地的政策处理任务;三是深入推进生态大搬迁工程建设。牢把“五个一律”底线,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D级危房拆除87户,封存27户,C级危房修缮协议签署100户,拆除3户。投入350多万元修复地质灾害点3处,有效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动员复垦宅基地90多亩。启动避灾安置小区一期13362平方米建设;四是协助福建方推进上白石水利枢纽政策处理工作。完成龟湖村等四个涉及村入户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完成移民对象500多人的意愿调查工作。 (三)矿产资源整合见成效。 始终重视保护开发泰顺石核心资源,以发挥矿产资源优势为载体促产业发展。一是抓矿产资源保护。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常态化,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针对偷盗矿行为,组建一支集矿山巡查、治安联防、森林消防、城管于一体的综合应急队伍,24小时对矿山进行巡查。同时投入30多万元在矿区全方位安装“全球眼”,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到位有效遏止了以往猖獗的偷盗矿现象;二是抓矿企资源整合。针对历史遗留的29家“四无”叶蜡石加工企业,结合实际,出台“改造提升、转产转业”政策,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助推产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于11月20日与所有厂家达成资源整合共识并已拆除部分厂房。同时将引导各厂家整合成新的联合体入驻新园区,帮助他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找准生态发展这个“转折点”,抓旅游 积极响应“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号召,结合“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着手打造“旅游强镇”。通过一年来的发展建设,旅游主业化之路初具雏形。 (一)旅游发展前景有规划。 依托村庄规划、小城镇规划、4A景区规划等多规融合,合理提出镇域“一心两翼三带四园”空间布局,创新筹划“一核两带三轴多点”旅游发展重心(即以打造茗石风情小镇为核心,同步建设浙闽大峡谷山水旅游带和三贯溪景观旅游带两带,构建茶石旅游轴、乡村健康旅游轴和龟湖文化旅游轴三轴,发展泰顺石文旅、乡村农旅、养生康旅、现代科旅和野外探旅等旅游多节点),精心谋划“茗石龟湖”4A级景区蓝图,确定以“石茶龟湖溪”(为旅游发展主题,其中“龟”文化为主要内涵,茶石产业特色、湖溪生态休闲度假区、健康养生基地为主要方向,通过建成茗石文化吉祥风情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区,形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综合型宜居宜游基地。 (二)旅游元素建设有举措。 一是强化资源优势,创新建设“一林三馆三街区”构建集“吃住游购”为一体的泰顺石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充分挖掘泰顺石文旅内涵打造特色旅游。同时在主题公园内引入电子支付、二维码、3D地图等现代技术,与时俱进优化旅游服务,创新发展“智慧旅游”;二是打造泰顺石文旅品牌。在县委宣传部的牵头下、联合多部门操办了2017年泰顺石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跨度长达八个月的活动落幕后在省市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反响好,为打造泰顺石文旅品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推进景区开发工作。引进“白海顶”旅游开发公司建设泰顺牡丹庄园。积极对接省市文保所专家考证“七门银洞”和“太监府”文旅价值并得到高度肯定,着手遗址保护修复工作。着手交溪“U”型弯大峡谷前期开发工作,拟将该片区域打造为全县首个自驾游户外露营基地。引导上宅洋村成功建立“泰上黄”黄茶品牌,引进投资建设“泰上黄”顶级茗茶精品示范园。 (三)旅游配套服务有保障。 通过新建3个停车场、新划228个停车位,新建2个旅游厕所等深化旅游服务。出台政策扶持泰顺石文化创意街建设(该街已被列入全省首批22条文化创意街序列),引导镇域内3家农家乐、4家民宿积极“评星”培育旅游产业。当前镇域内开放景区共6处,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旅游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 三、坚持党建引领这个“切入点”,抓协调 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总纲深作“党建+”文章,“内外兼修”建设示范党建促各项工作协调推动。 (一)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对选情复杂村出台“一村一策一专班”制度并融合“3691工作法”,由党、政“一把手”亲自带头,科学配备指导力量,通过前期深入排摸、分析选情选况,加强换届政策、纪律宣传,实现选举一次性成功,特别是成功化解新湖村撤并村班子成员均衡问题,结束该村连续两届没有顺利进行的局面,实现了换届工作重大突破。 (二)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设立“干部学坛”,要求“班子带着中层学、中层带着普干学”、干部做到“人人谈心得、人人讲体会、人人做标兵”。三月初,启动佩戴党员徽章示范镇创建活动,要求全镇党员“亮身份,做示范”,五月中旬开展党员家庭户、党员示范户“两户”的授牌活动,充分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组建一支十人宣讲团,深入各村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市县各全会精神开展广泛宣讲,促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 (三)有序推进示范党建建设。 一是修好“内功”,推进三型组织创建和完成消薄任务。全镇共2个创新型组织、7个服务型组织,当前均已制定详细发展战略,依托党建联盟规划全域旅游,将以旅游产业全面提升发展完成创建任务。科学合理制定“一村一策”,通过“强村带弱村”的方式全面消除7个经济薄弱村,做到“三年计划一年完成”;二是练好“外功”,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投入60多万元在4A景区规划的基础上点缀红色元素,助推旅游主业化之路。通过努力,镇村两级党建示范带建设效果显著,在县级示范带评比中获小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四)巩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管理上,大力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出台《龟湖镇人民政府干部管理制度》、《龟湖镇机关事业干部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杜绝管理的随意性。在作风建设上,始终坚持各项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落实有奖惩。截至当前,镇纪委组织12次干部作风专项督查行动,平均每月一次,采用自查、督查相结合的形式促使干部整改“慵懒散慢”作风。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大监察、加强监管,推进“三务公开”、“五议两公开”制度落实。 四、强化“四镇联创”这个“着力点”,抓建设 融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于“四镇联创”目标,于年初举办“四镇联创”千人启动仪式,扎实开展各项创建活动,推进城镇建设。 (一)联创卫生乡镇优环境。 深入开展镇域环境治理,严格落实“路长制”、“街长制”、“门前三包”等制度,铁腕治理在册的全部78个农村旱厕,加强农村“鸡鸭散养”整治,成立市民监督团扩面环境治理监督层次,使镇域环境得到大提升,分别于今年5月份和10月份成功创建市级、省级卫生乡镇。 (二)协创“无违建”优基础。 创新“党员干部带头拆、群众代表主动拆、普通村民配合拆、疑难住户政策拆”的方式开展违章违建整治工作,新镇成立以来共处置违法建筑186处总计14756.1平方米(其中:拆除“屋顶蓝棚”96户,合计3226平方米),为“无违建”创建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创新开展拆后利用工作,融合美丽乡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实现后章岗村整村“平改坡”改造,将该村打造为“浙江省优秀宜居乡村”;在得鑫石材厂的拆除旧址上创新建设“一园多用”的得鑫“三改一拆”主题公园,深化政策宣传。 (三)争创平安乡镇促和谐。 深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划分网格14个配置网格指导员、网格长和专兼职网格员近50名展开信息排摸处置工作,全年共处置事件1125起;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完成pvc线路改造24户,配置全部合用场所防火门70扇,在学校以及部分合用场所安装烟感器300多个,在出租房等重点单位配置灭火器112个、逃生绳40余条;重视两会等重大会议活动维稳工作,在党的十九大和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组织综合应急队伍和村级志愿者开展一系列的大型平安护航行动,确保在重要节点全镇和谐稳定;重视接访解访工作,设立接访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近一年来受理信访案件50余起、答复78次,并通过信访调解专班化解历史信访积案2起。协调综合信息指挥室和信访办公室联动开展初信初访接待处置工作,截至当前共成功处理全部初信初访事件38起,其中在党的十九大和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成功处理27起。 (四)力创小城镇促发展。 通过实行“班子包项目”制促各工程保质量、保进度建设,总共上报的12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泰顺石文化园与现代廊桥公园提升等7个工程,剩余5个项目基本进度也已过半,总体进度达70%。 五、注重民生改善这个“落脚点”,抓保障 始终将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作为头号政治任务,以镇十六届人代会代表议案为导向,做群众最“盼”的事,抓群众最“怨”的事,帮群众最“难”的事。 (一)加大投入开展民生工程。 一是推进“青山白化”整治工作。组织开展“私坟建新”整治攻坚月行动共完成坟墓生态化改造35座、覆土深埋82座、拆除1座,有效遏止了“青山白化”回潮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城镇生态环境;二是完成“村村通”工程。斥资110多万元全面完成3个偏远乡村通车任务,共修复水毁道路40余处、新建挡墙22座,完善了城镇基础功能;三是跟进农田提升工作。投入300多万元建设1120亩高标农田,投入260多万元启动30多亩农田“旱改水”工作;四是深化“五水共治”工作。投入650万元建设龟湖污水处理厂,投入100多万元开展白银污水提标工程。投入22万元完成自来水厂标化工程,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并通过深入实施“生态引水”工程,积极开展河道清淤治理等,成功剿灭两条“劣V类”水体。 (二)深化宣传覆面民生参保。 充分动员村级组织力量,积极宣传参保政策。全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905人,基本实现参保全覆盖。新参保养老保险135人、新缴公积金18人,有序推进扩面工作。 (三)强化力度推动“文教卫”协调发展。 一是重视文化工作。累计为村级文化活动室增加图书达2000册;组织大型综合文化活动4次,组织小型单项活动12次,送剧下乡5次。全镇村文化活动室普及率达到80%以上。投资30万元建成龟湖镇文体中心;投资20万元完成董陈文化礼堂建设;二是重视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团委作用关联镇域学校,全年志愿者一对一结对贫困学生28人次。投入30多万元启动中心校厕所新建工程。完成9所D级、4所C级危旧校舍整治工作;三是重视卫计工作。大力支持卫生院完成院所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认真宣传贯彻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鼓励“二孩”政策,工作中注重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树立风清气正的“生育管”。 (四)扩大广度保障民兵武装有序推进。 完成年度征兵、民兵整组等工作。建立了民兵组织,配齐配强了民兵干部,对民兵连部进行完善。扎实开展“双拥”工作,为来年做好民兵武装工作奠定基础。 六、深化政务改革这个“结合点”,抓服务 将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转换政府角色、职能的重要契机,始终围绕改革工作提升效能、突出服务,让群众尽享改革成果。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 积极贯彻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推动“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倒逼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积极推进浙江政务服务网向乡镇、村延伸。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51项,涉及行政权力的有25项,其他代办、咨询、服务类的公共服务事项26项;完成“最多跑一次”简易办事指南制作。完成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 (二)“四个平台”建设 一是完善制度基础,让平台有序起来。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建立属地考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全科网络,让网格立起来。成立了龟湖镇综合信息指挥室,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配置33个“平安通”手机。推行“以奖代补”奖励机制,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信息收集能力;三是完成乡镇权力库的同步工作。根据省政务服务网的统一标准对现有的县、镇、村三级联动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 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虽然我镇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主业化转型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效益不足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镇级财力薄弱,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推进进度不够快和成效不明显。三是民生保障力度仍需加强,镇域文教卫基础配套力量薄弱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2018年工作思路 明年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做强实体经济。 一是抓项目推进。加码政策处理力量,为泰顺石产业园、“文福线”等重大项目工程保驾护航,确保无障碍施工;二是抓招商引资。抓住春节等传统节日泰商返乡契机,以举办茶话会等形式对接泰商招引资金项目。三是抓一三产业。加大对铁皮石斛等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强点;鼓励支持旅游配套产业的建设,依托旅游资源,跟进“美食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二)做细旅游文章。 一是启动“中国印林”工程,进一步深化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二是跟进龙垟村泰顺牡丹庄园、章荣村泰顺兰谷等旅游项目建设,以这些项目为纽带打造全域旅游;三是跟进“泰上黄”顶级茗茶精品示范园建设,并以此为依托谋划全县首个茶文化基地建设;四是加快脚步申报“中国石雕小镇”、“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等名片。 (三)做好创建提升。 一是提升卫生乡镇创建胜果。“趁热打铁”继续保障“路长制”、“街长制”和“门前三包”等制度的实施,成立工作组争创国家级卫生乡镇;二是巩固“无违建”创建成果。继续落实防违控违系统巡查机制,对违章建设采取“零容忍。同时借“无违建”创建之势推进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加快推进全镇项目建设;三是攻坚小城镇创建。继续落实“班子包项目制”,于年底完成小城镇各项目建设,明年初主要做好项目扫尾工作,确保通过验收完成全市计划第一批小城镇达标任务;四是加大平安乡镇创建力度。一方面完善网格治理体系,加码网格人员力量,深化隐患排查工作;另一方面更加突出节点维稳,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做好初信初访,确保社会面和谐稳定。 (四)做实民生保障。 围绕改善民生这个主题,加大对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发挥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更加积极地开展法治宣传,为群众维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五)做深党政工作。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全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组织建设。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廉洁龟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逐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三是加强政务改革。完成“四个平台”建设,有效提高事件响应率、处置率和群众满意率。更加主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浙江政务服务向乡镇延伸,配齐全镇9个村代办员,真正做到“办事不出村”。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