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旅游业业化进展情况 |
2017年上半年,我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步伐进一步加快,后发优势突出,预计上半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2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超12.5亿元。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全域谋划,坚持规划引领。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深度挖掘,开展泰顺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加快推进“多规融合”,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完成《泰顺县旅游主业化发展方案》、《泰顺县红岩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和《泰顺县生态景观大道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二)强化机制创新,推进合力兴旅。成功召开旅游主业化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动员大会,出台关于推进旅游主业化发展“1+10”政策文件,旅游专项资金增加到3000万元、统筹建设资金提高到1.2亿元,与乡镇签订2017年旅游主业化工作责任书、在19个乡镇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和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在11镇1乡专设旅游管理员岗位,对27个涉旅部门和所有乡镇开展旅游主业化工作考核。发挥旅投公司的投融资主平台作用,完成泰顺宾馆、氡泉承天大酒店、氡泉地热矿等全县涉旅资产整合,公司资产达到1.39亿元,注册资金和实收资本达1亿元,完成县旅投公司重组。 (三)狠抓要素配套,突出投资拉动。2017年由县旅游局(廊氡管委会)承担的在建项目18个,总投资1.38亿元,目前,完成松洋集散中心上企东路一期工程、氡泉景区创4A工程等6个工程,廊桥文化园主入口和承天游客中心主体工程已经结顶,预计9月份完工。其他12个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乌岩岭黄腹角雉主题馆建成对外开放,竹里畲乡创4A和百丈飞云湖景区创3A配套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南浦溪景区开发、塔头底温泉古村、筱村公社、山茶岚牧场等一批在建招商项目加快推进。悦榕山庄、彭溪大峡谷等项目正式签约。 (四)打响旅游品牌,拓宽客源市场。围绕“中国氧吧,康旅泰顺”旅游品牌,按照“立足浙南闽北、拓展长三角、面向海内外”的市场开拓思路,不断扩展市场空间。一是坚持节会造势。成功举办“元宵节•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氡泉稻草文化旅游节”、“彭溪栀子花节”等各类节会,精心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会、博览会。二是善于借力借势。配合市旅游局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投放旅游形象广告。组织参加温州动车旅游专列暨杭州东站汇客厅启动仪式、赴宁德地区参加温州市航空旅游推介会,在杭州东站客运枢纽中心设立旅游互动展位,完成2017年版泰顺导游图、氡泉景区导览图制作。三是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完成“泰顺旅游信息报送系统”开发、调试、上线及发布;完成乌岩岭景区户外高清全彩LED屏的建设、调试和验收;完成廊桥文化园、氡泉景区、乌岩岭、竹里景区的客流量分析系统建设方案及与市信息中心数据对接准备工作。 (五)加强行业监管,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平安旅游创建,上半年共接到投诉件2件,旅游案件处理率100%、有效投诉件处理率100%和零安全责任事故。认真落实《浙江省民宿(农家乐)治安消防管理暂行规定》(浙公通字〔2016〕60号),规范扶持民宿发展助推乡村旅游精品提升,开展星级农家乐、特色旅游客栈创建,按时完成“最多跑一次”等行政审批改革相关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县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与发展机遇不相适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县旅游产业规模小,精品少,处于“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状态;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滞后,“旅长游短”问题突出;三是项目推进难,项目用地难、政策处理难和审批手续繁锁等问题严重;四是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制约旅游主业化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重点要“抓好两大投入,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两大投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1、加快廊氡度假区主平台建设。推进廊氡度假区“一核两小镇” ( 即松垟旅游集散中心、泗溪廊桥风情小镇、雅阳氡泉小镇)建设,投资4200万元,完成松垟集散中心游客之家、自驾车营地、停机坪、基础配套(水、电、路)等工程建设;投资2200万元,建成廊桥文化园主入口一期工程、雕塑工程,启动二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投资2900万元,完成氡泉景区承天游客中心、氡泉景区停车场工程、宝林峡谷景观工程(索桥、栈道)、公厕等工程建设,并创成氡泉国家4级旅游景区。 2、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进南浦溪景区、塔头底温泉古村、筱村公社等项目建设,争取完成南浦溪景区和塔头底温泉古村一期并对外营业。做好招商项目包装选优、推介洽谈,组织参加全省旅游项目推介对接会,积极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完成交洋土楼、琴桥文化园等招商项目正式签约,并开工建设,做深做细悦榕山庄、彭溪大峡谷项目前期。加强业务指导,推进泗溪、竹里和龟湖旅游风情小镇、雅阳氡泉小镇、百丈时尚体育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 (二)推进六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争取省市政策支持,补足旅游发展短板。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车俊书记在泰顺调研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旅游局谢济建局长来泰调研和对接会精神,积极做好省、市对接争取政策支持,推进泰顺旅游加速快跑。 2、坚持科学合理规划,优化旅游发展格局。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重点,全面启动《泰顺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使旅游规划成为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各个专项规划的“上位发展规划”和“多规融合规划”。同时,完成《泰顺九里谭景区建设规划》、《泰顺县老鹰岩景区总体规划》、重点旅游乡镇规划、旅游景区景点规划等10多个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3、创建一批旅游品牌,擦亮旅游名片。加快推进三级创建工作,重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创成氡泉4A级旅游景区,提升廊桥文化园4A景区品质,培育创建龟湖、竹里畲乡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加快新型旅游产品创建,指导福梅旅游社区、塔头底特色旅游村、小松坡和莲云谷自助旅游营地驿站以及泰顺县石文化创意园特色旅游购物场所等创建工作。全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旅游厕所8个、改建6个。开展美丽交通走廊建设,提高旅游景区之间通达性。 4、建立旅游宣传营销网络,推介旅游品牌。按照“政府营销形象、媒体营销内容、企业营销服务”的思路,制定旅游宣传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2017年度旅游宣传营销方案。一是举办廊桥文化旅游节。以泰顺三座国宝廊桥重建完成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造势,提升泰顺廊桥品牌吸引力。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营销。组织参加各类展会、博览会,开展旅游产品参展、企业对接洽谈。邀请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和客源地旅行商到我县踩线、采风,推荐我县旅游产品。开展上海高铁“诗画浙江—泰顺行”活动,为泰顺旅游融入长三角热身。三是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完成廊桥文化园、氡泉、乌岩岭和竹里景区的客流量分析系统建设;完成乌岩岭景区视频监控和廊桥文化园视频监控、广播设施等建设;搭建全县旅游管控中心平台框架,实现全县3A级以上景区的集中监控、客流量分析及其他智慧旅游管控功能。 5、开展村庄景区化创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围绕省里提出全省要创1万个A级村庄、1000个3A级村庄,挖掘各地特色民俗、特色村落、特色餐饮、特色商品以及特色活动和特色服务等,努力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创建一批村级A级景区。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要素融合发展。规范扶持民宿发展助推乡村旅游精品提升,认真落实《浙江省民宿(农家乐)治安消防管理暂行规定》(浙公通字〔2016〕60号),开展星级农家乐、特色旅游客栈创建,全年新增民宿(乡村客栈)床位200张以上,全县民宿床位达1000张以上。 6、加强市场行业监管,推进平安创建。依法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营造旅游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氛围。扎实开展节前检查、旅游市场整治、行风建设和投诉处理等工作。抓好开展旅游合同、旅游广告、旅行社责任险投保、旅游安全等检查,及时处理旅游投诉案件,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强人才素质提升,加强与高校对接合作,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