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教育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泰顺教育秉持“立德树人,至上教育”理念,以创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为主目标,紧紧围绕“泰顺教育发展一二三”工作思路(一条龙统领、两轮驱动发展、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四进校园”(茶艺、篆刻、国学、技艺)特色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得到顺利推进,为全面完成年度教育工作目标和创建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县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68所,其中民办中小学4所,分别有小学52所,独立初中10所,普通高中3所,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1所。全县在编教师2872人。在校学生36050人。全县共有幼儿园48所,其中公办园12所,民办园36所,在园幼儿9774人。 一、主要工作 (一)一条龙统领,创省基本教育现代化。 一是精准发力,考核工作有效落实。紧紧围绕考核工作,年初做好任务分解,每季度召开局务会进行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推进。对26县考核指标和市对县考核,我们更是紧盯不放,26县考核涉及教育有两项,分别是“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率”和“等级幼儿园占比”,经努力,今年,我们实现了幼儿园等级占比达100%的目标,罗阳二小已在11月份迎接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等待省里发文。局领导多次到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对接考核工作,今年26县考核新方案征求意见阶段,我们就第一时间赶到省教育厅对接,了解考核新动向。截至目前,各项考核工作都有条不紊地推进,如学校基本建设、规范招生工作、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等一些考核项目均达优秀。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已提前完成,县民生实事项目中的泰顺中学宿舍楼、罗阳二小改建、泰顺三中宿舍楼等项目都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其他项目也有序推进。 二是群策群力,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根据省里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县积极实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的创建。2016年12月,泰顺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将“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县“十三五”发展的五大战略重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我县教育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为更好地推进基本教育现代化创建,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基本教育现代化创建专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郭素琴副县长带队到景宁、云和、瓯海等地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今年4月,全县召开了基础教育发展大会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的动员会,时任县委书记董旭斌和县长黄阳栩就创建工作作了动员部署;5月,组织召开了教育系统“千人大会”,对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做了进一步动员、部署和落实,县级以上人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中层以上干部等15类对象参加会议。创建期间,郭素琴副县长多次召集人大、政协、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召开教育现代化创建协调会,解决了一系列问题,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启动“三十”工程。列出财政投入追补工程、队伍结构优化工程等“十大攻坚工程”;形成了月专题会、百名干部联百校、每月宣讲、每季督查反馈、论坛宣讲制度、责任追究等十大制度;成立十个创评工作小组,挂图作战,明确时限,确保教育“三个增长”等重难点问题在申报之前全面达标。 目前,我们已基本完成申报前的各项工作,将向省市提交申报材料。 (二)两轮驱动发展,教书与育人两手抓。 一是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德育特色。建立了30位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委宣传部牵头22个部门建立了“泰顺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全社会育人体系;县教育局将“学生素质养成”列入泰顺县学校发展性评价评估主要考核内容,构建学校德育长效机制。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践行“四品八德”,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室、进头脑。在筱村镇小举行筱村学区、司百学区片开展了“四品八德”教育工作展示活动。我局定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五大系列主题教育。 二是以“做实课堂”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学新常规达标校和样板校建设,实施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成功举办了县小学深化课程改革现场会暨课堂变革研讨会活动。通过全方位的调研,“学为中心”与“轻负高质”的课堂初现成效,评选出第一批教学新常规达标校37所、样板校9所。泰顺六中、泰顺四中成为全市教学常规先进学校,泰顺四中就教学常规工作在温州市课改总结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乐清、文成等兄弟县(市)专程到泰顺四中等校观摩学习。印发了《泰顺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学年)》,召开了泰顺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对质量提升行动动员部署,对教育教学质量作了再三强调和安排,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以“四进校园”为特色,弘扬本土文化。立足本土实际,着眼未来发展。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立足我县实际,我们印发了《泰顺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四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将“茶艺”“篆刻”“经典”“技艺”进校园,确定18所学校作为首批“四进校园”试点学校,县委宣传部在全县召开了总结、推进会,分类聘请“四进校园”活动指导师,对各试点学校的开展进行精心指导,不断提炼学校办学文化内涵,打造泰顺本土的特色教育文化。半年来,我县“四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深受县领导的关注、学校师生的喜爱。得益于德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违法犯罪事件。 四是以“五节四杯”系列活动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序开展“五节四杯”(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信息节;“实中杯”田径运动会、“泰中杯”乒乓球赛、“城中杯”篮球赛、“育才小学杯”棋类赛)等全县中小学生系列活动,学生参与率达80%以上;不断完善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4大领域为依托,设置了国防教育类、生活实践类、拓展训练类等16个课程模块74个项目;充分利用本土社会人文资源,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体验式项目,如:提线木偶表演、廊桥编制技艺等特色课程。西旸实践基地年接待学生20000多人次,先后被评为“全国基地课程联盟会员单位”、“温州市优秀基地”等。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教育部装备处处长杜艳、市委常委、宣传部胡剑瑾部长等领导先后到基地指导工作。 五是均衡为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2018年,出台了《泰顺县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措施做出具体部署。目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1%,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93%,专任教师持证率达到91.6%,中心镇幼儿园建园率100%,实现无证幼儿园零存量。2017年5月16日,全市第二轮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在我县举行。郑朝阳副市长和市委编办、教育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会议,这既是对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我县进一步推进学前优质发展的鞭策。义务教育: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城乡携手 同步课堂”试点工作,助推薄弱学校提升,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泰顺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结对帮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携手共进。强化资源保障,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各学校在教育用房、仪器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实现义教阶段学校校际间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我县现有3所普通高中,均已被评为省二类特色示范高中,省特色示范高中占比达100%。近年来,我县高考质量显著提高,2017年,我县高考一段线上线151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2018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普通类考生一段重点线上线173人,艺术体育类一段重点线上线131人,考生上线率99.4%。泰顺中学、城关中学分别获得2018年温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一等奖、三等奖,育才高中美术学科成为浙江省学科教学基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重点做强学前、农业、建筑等传统专业,做优旅游、石雕等区位优势专业,尤其是石雕专业,我们聘请了陈小甫、潘成松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石雕学校兼职副校长,聘请陈学农等八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兼职教师,分步骤有序推进潘成松大师工作室、优势特色专业民间传统工艺(石雕方向)等两个项目建设工作,有力推进石雕学校的专业建设。近两年来,石雕学校学生技能风采大赛成绩喜人: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国家级三等奖1人次,省级一等奖2人次,省级二等奖1人次,市级一等奖12人次。加强与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衢州学院等14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14个专业开展合作办学,每年实现高职升学学位465人以上。2017年6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了12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作为成员单位的“泰顺职业教育联盟”,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县职教中心被评为2017年度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考核优秀单位。 (三)“三大体系建设”,增投入强基础提技术。 2018年,全县教育系统政府投资项目为文祥小学建设工程、罗阳镇第二小学改建工程、罗阳镇鹤巢小学扩建工程、县培智实验学校迁建工程、幼儿园建设工程、全县中小学校薄弱学校改扩建工程等22个项目,总投资45970万元,其中市重点项目1个,县重点项目1个,列入县民生实事项目16个。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多元,截至10月底,教育系统政府投资项目已完成投资9500万元。列入前期项目共4个,分别为新建北辰学校、扩建县职教中心、新建雅阳镇第二小学、新建泰顺县文祥幼儿园。 引进社会资本,丰富办学机制。2017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温州早培教育集团的青草湾早培幼儿园于2017年秋季开始招生,泰顺县欣鹏幼儿园将于2019年春季开始招生,2018年9月招商引进华鸿幼儿园,项目投资达5000多万元;2018年投入300多万元改扩建民办幼儿园1所。引进明德学校,该学校办学规模60个班(小学36班,初中24班),将于2019年开工建设,有效补齐了县城教育短板。 (四)以“8760”为平台,深化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是《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推行的两项改革工作。2018年7月,我县司百、筱村、泗溪、雅彭、仕阳、三魁等六个学区共4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400多位教师参加了县管校聘改革,占全县学校总数的72.7%,教师总数的55.5%。1350多位教师本校竞聘上岗,112位教师跨校竞聘交流,6位教师落实组织调剂,教师由真正由“学校人”变为“教育(系统)人”,“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2018年12月,即将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健全完善管理体制,促进中小学校长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进一步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校长治校管理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水平高、职业空间广、办学业绩优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助推教师成长,认真做好“三个层次”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评选、考核和培训工作。2016年评选县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21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2名。2018年获评市学科骨干教师(班主任)34名,我县现有正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3人,市级三个层次骨干教师325人(市名师5人,市三坛80人,市骨干教师240人)。依据泰顺县《关于实施“人才新政十条”引进培养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积极推荐符合人才新政申报资格的教师,2018年共引进人才8人。 三是重视年轻干部培养。为构建更为合理的教师管理队伍,加大人才队伍储备。2018年,选拔了43名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开班培训,这些干部现已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中坚骨干作用;现在正在实施“8760”工程,在全县差额遴选1987年以后优秀年轻干部60人,优化了后备干部人才梯队建设。 (五)“五大抓手”促发展。 落实红色领航、清廉学校、质量提升、平安校园、德育特色五大抓手,推动我县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多方联动,扎实落实校园安保工作。全力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结合省市县“护平安 树标杆”平安建设明查暗访工作,紧紧围绕创建“等级平安校园”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已配备140名学校安保人员,争取2019年按省定标准配备184名(增加44名)。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点做好学校“三防”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活动,联合县综治办、县公安局等单位以及各乡镇开展校园反恐防暴专项行动;5、6月期间,联合公安交警、运管、安监等部门到各乡镇开展专项督查活动,着力构建平安校园长效机制。 二是红色领航,党建工作“出实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利用周一夜学,先后邀请了县纪委、县委党校、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内务司法委员会领导、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依托“泰顺教育论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目前“泰顺教育论坛”已举办17期,受教育达6000多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8年7月,召开了全县学校党建“互学互比”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教育系统所有党支部就党建工作作了展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林丹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并就学校党建工作作了部署。组织全局机关干部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全面落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三是全力推动“清廉教育”建设。成立了教育系统“清廉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清廉学校”建设。10月,召开了学校(单位)党组织书记座谈会,研究细化清廉学校的考核评价办法,出台了《泰顺县教育系统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泰顺县“清廉学校”建设评审赋分细则》,印发了《2018学年度学校(单位)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清廉学校”建设的要求纳入学校党建考核,进一步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成功召开了泰顺县“清廉学校”现场推进会,全力推动了“清廉学校”的建设。12月12日将于县纪委一起在实验中学召开“清廉学校”现场推进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定困难: 一是教师待遇有待提高。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幼儿园非在编教师人均收入达不到当地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以上。 二是资源配置依然不均。目前我县虽然“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是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家长不惜代价让子女进城读书,县城教育资源比较紧张,农村教育资源多而不优与城镇教育资源优而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总体良好,但质量提升仍面临较大压力,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外流现象依然突出。 三、2019年工作思路 (一)抓创建工作,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向省市提交创建申请后,继续做好迎接评估验收的各项工作,尤其是针对一些薄弱项和一票否决项,如教育投入、教师待遇、均衡系数等,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在2019年通过预评估。 (二)抓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19年,鹤巢小学改建(一期)投入使用,明德学校(招商引资)即将动工建设;2020年文祥小学、文祥幼儿园投入使用;加快北辰学校规划建设,培智实验学校建设,南浦溪镇、东溪乡等一批公办乡镇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校网资源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职业教育中心扩建力度,进一步提高普职比。加大对教育设施设备投入,提高教育发展硬实力。 (三)抓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紧紧抓住教学质量提升年这一契机,以“泰顺县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着力点,夯实教学常规、推进课堂与评价变革行动。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进“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教师活力,挖掘教育发展潜力,提升办学水平。 (四)抓文化建设,创新特色校园。继续提升办学文化内涵。紧紧围绕全县“立德树人,至上教育”理念,继续推进“四进校园”工作,加强该项工作与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综合实践、一校一品等工作的相互结合,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文化内涵。 (五)抓队伍建设,激发内在动力。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考招聘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师队伍;抓好教师常规培训,每年从县财政划拨约400万元的培训经费,用于教师培训。继续搭建“泰顺教育论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校长、教师队伍。 (六)抓督导检查,促进规范办学。继续实施泰顺教育发展性评价,加大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过程、办学行为等督导检查力度,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实现一校一品一特色,为提高我县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泰顺县教育局 2018年12月10日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