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镇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统领,紧密对接温州西部休闲产业带示范县创建格局,狠抓重点工作责任和“营商环境提升年、改革攻坚突破年”任务,细化分解“五大任务”清单,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促发展,转变作风优发展,各项目标取得较好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一是抓生态产业转型升级。始终坚持旅游主业化,着力构建美丽经济新格局。环文祥湖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仙居生态养生休闲园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强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尾村创建AAA级景区村庄初步验收,上交垟村开展历史文化保护村申报工作。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民俗体验,成功召开下洪端午民俗文化节。加快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全完善大岗背、恩岱垟等猕猴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全面完成春播、夏播面积2万亩,申报门楼底村粮食生产功能区增补项目。完成凤阳、门楼底旺坑、碑排、北峰等四村农业产业道路硬化预验收工作。新发展茶叶面积200多亩。坚持“扶工兴贸助企”,积极谋划生态工业发展,加快南院石产业创业园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40亩建设用地已成功挂牌出让给御茗茶叶、君友玩具厂、华兴玩具厂、林鑫木制品加工厂、神坤科技等5家企业,其中:御茗茶叶厂区建设总投资3800万元的工程已于2018年6月份开工建设;君友玩具厂、华兴玩具厂、神坤科技也委托第三方中介做初步设计等。二是抓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坚定生态主体功能定位,加快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全力打造“美丽县城”升级版。完成7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和12个村工程决算。扎实开展卫片执法整改工作。在时间节点前完成我镇10个卫片执法整改任务,拆除复耕土地6.1亩(其中永农面积2.4亩),并协调解决好县老人协会临时门球场相关工作。完成镇村级河长考核办法的修订、河长制的宣传、河长制考核和管理等工作。修编一河一档及河长牌信息采集、增设班子领导担任库长。配合完成县珊管办转产转业的资料完善、仙居水库的网箱拆除、库区内涉水违章的拆除、珊溪库区内畜禽养殖摸底排查等工作。三是抓民生事业协调推进。主动承接尝试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完成罗阳镇中心敬老院“公建民营”改制工作,与温州乐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公建民营委托经营合同。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助配餐服务,新增2家助配餐服务点。“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挺进,完成全镇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实现100%行政村村(居)办事不出村全覆盖。创新开展跑小二+微服务,切实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质量。抓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巩固大规范大提升专项行动,年初与各村(居)以及辖区各企业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突出监察重点,将责任细化、工作量化,纳入村(居)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增强各村(居)抓好消防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筑牢平安维稳防线。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预案、应急方案,全方位联动,举全镇之力严格抓好维稳安保工作,确保全国两会期间、“泰马”“环浙骑游”等重大时期罗阳平安和谐稳定。 (二)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发力。今年全县30个重点项目,罗阳镇占20个。目前,各项目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污水总厂项目、泰顺县中心城区B-11地块工程开工建设;文泰高速公路(泰顺段)、235国道泰顺金北斗至牛栏岗段改建工程、月山下(高速出口)至牛栏岗段公路工程、泰顺县袁家地至长垄公路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镇二小、文祥小学改建工程完成进度较快;川山垟、枫树梢、江渡等“三村改造”工程进度明显,秋月苑竣工验收且交付使用,总共566套(其中人才房30套),已交房358套,交房率66.8%。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预计半年度能完成到位资金2.5亿元,完成任务数的30%。新签约的项目有两个,总投资合计9亿元。续建项目泰顺县欣鹏幼儿园、文祥艺术馆和泰星玩具厂有已开工建设。三是抓牢抓实固投。截至6月底,我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986亿元(不包含高速投资86087万元),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7931万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33355万元,房开项目完成63358万元。按照投资结构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个(不包括房开),1-6月共完成投资12424万元,占比11.87%;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项目同上,民间投资64456万元,占比61.6%。 (三)党建工作巩固提升。一是圆满完成省领导调研、市党建现场会和兄弟县市区考察工作。2月下旬,镇党委组建精干专班全力打造全市第一季度党建暨“双百双千”现场会南内考察点,大胆谋划的党建样板村抱团发展新模式,得到时任省委任振鹤部长、市委周**书记和马永良部长的充分肯定和详细指导。随后,文成县委徐清雨副书记、鹿城区委组织部赵晓奔部长、柘荣富溪镇和文成大峃镇等领导先后带领考察团到我镇参观学习党建领航的“红色密码”。二是村集体项目集中开工。根据省、市、县委统一部署要求,我镇10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开工,涉及56个行政村涵盖最具发展前景的村集体项目,总投资2800多万元,建成后将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50万元,为我镇各村全面实现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支撑。三是城镇党建工作稳步推进。镇党委紧密围绕新时期城镇党建相关要求,积极探索城市(镇)党建的“罗阳解法”,主要是新北社区、大深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外村城镇党建综合体,C03地块“最美山城”综合展示馆,环卫所党建综合展示馆等建设工作,以新北、大深垟社区等为试点实施红色领航“美好家园”行动,树起城市(镇)新党建标杆,下好“基层党建”“城市(镇)党建”一盘棋。四是“两新”党建巩固提升。加大党组织培育力度,新建7个“两新”党组织,实现“两新组织”双覆盖。根据现实需要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师,深化“红色动力工程”“帮扶八法”,促成20家非公企业和20个薄弱村结对,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施“红色管家”计划、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细致提供服务内容,掌握需求开展精准为企、为民服务。重点在泰顺石产业、浙江天关山酒业、白云橡胶厂等打造新标杆、“一企一品”,助力“最美山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五是党管意识形态和统战工作深化加强。始终抓牢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外宣工作,持续加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进5家新建文化礼堂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所辖12个社区分别成立了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形成了全覆盖的统战工作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以“民族团结、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目的,打好一系列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向农村蔓延、妥善处置洲岭、下洪、岭北、南门东门教堂等宗教领域重点维稳、民间信仰场所编号登记、场所安全检查和视联网安装等“组合拳”。六是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1.通过构建菜单履责“全留痕”模式,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2.创新监督执纪方式,研究制定《镇领导干部运用“四种形态”谈心谈话制度(试行)》等制度,分层分岗开展常规约谈62人次;积极探索建立“四种形态”大数据平台,运用“四种形态”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实时监督,从严查处干部作风问题7起,问责12人次,第一种形态占比呈100%,实现“抓早抓小”新态势。3.稳固纪检监察“基础工作”。建立案件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新模式,提升纪检案件“含金量”。通过落实包案领导、组建化解小组、召开“信访听证会”等形式,摸准疙瘩、找准症结,有效解决1起“钉子户”信访积案,息访率达100%。构建“镇社村(居)”三级立体监督网络,完善“一表格一承诺一清单一档案”信息库,以“一把手”“分片区”“五分钟”“双检查”“逐个评”创新村(居)监督主任考评模式,逐步形成工作联动、力量联合、信息联通、内外互补的村务监督闭环体系,打造出“最美廉哨”。 二、下半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工作思路: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变,聚焦聚力“最美山城、旅游主业、投资招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五大重点,牢牢把握新城区、老城区、北城区“三区并进”,统筹推进城内、城外“两域联动”,奋力谱写生态幸福和谐的最美山城新篇章,勇当泰顺绿色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年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工作。一切以项目为中心,唯项目论英雄。做好项目的规划、机遇的把握、目标的明确,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以创新性思维提高项目谋划能力,持续做好包装梳理,纳入罗阳镇项目库和招商库,持续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战。二是强化项目招商推介。强化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协调力度,全镇上下言招商、抓包装、重落实,抓好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地开工,切实增强工作调度督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在民资项目上下功夫,全力主攻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努力形成做强一个、带动一批的招商引资格局。三是强化投资项目代办服务,落实专职代办员,主动对接服务,当好项目代办“四大员”。四是全力抓好南院石材小微园项目前期,继续加快罗阳小微企业园供地招商,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争取罗阳小微园新引进企业6家以上,推进3家已受让土地企业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其余7家有意向企业。 (二)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跟踪项目审批动态,该履行的程序及时走完,该完善的资料加快补齐,能并联推进的统筹安排好。坚持问题导向,主要领导一线抓,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前期的问题和困难,真正把事情全貌搞清楚,把问题本质把握准,把解决对策研究透。二是狠抓政策处理攻坚。对标高速政策处理攻坚力度,造浓公开公正、提速加压的政策处理氛围,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克难攻坚常态化机制和扫黑除恶政策处理保障制度,深入持续开展征地拆迁“清零”和“项目建设送服务”活动,创新项目管理运行、协调推进及责任激励机制,奋力跑出重点项目“拔钉清障”加速度,以高压态势完成全年政策处理任务,切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重点项目班子成员挂钩制度、协调推进例会制度,建立责任传导机制,确保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有行动,每一个项目都有清晰的目标,每一个节点问题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切实提高项目落地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全力抓好落地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严厉打击“村霸”“地霸”,确保在建项目无障碍施工。 (三)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到突出位置,聚焦企业需求,全镇上下一心打好营商环境建设的攻坚战、决胜战。全面落实县委深化改革优环境10条举措,全面加强对基层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深化基层站所专项整治,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实行严肃追查、“一案双查”,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围绕“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专项整治督查,着力整治执行不力、服务不优、作风不实、行为不廉四个方面突出问题。要求各村居提高工作认识,发扬“主人翁”意识,把营商环境建设、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作为本村发展的“重头戏”,以作风增效能,以服务赢点赞,确保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一是加快村庄规划提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传统村落、特色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完成编制20个村庄规划;完成仙居村、大溪源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争取打造1个村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二是加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年计划新建5家文化礼堂(文化家园),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全力推进东盛华苑和阳光家园文化家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培育打造成县、镇的地标性文化礼堂。三是深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项目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要求,实行联系片领导与项目一对一“包干落实”,组建科室、社区专班具体抓,通过主动作为、联动推进,确保我镇阳光家园项目、光伏小康项目等10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高质量实施推动村集体持续“壮大”。四是深入推进北城城乡融合示范带、东部农旅结合示范带建设。 (五)深化大党建工作。坚持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的十九大精神锤炼,层层担实党建、意识形态、统战工作责任制,打响“中国氧吧·康绿泰顺”为统领办好系列镇级文化“软品牌”和公共“硬设施”,做好非公经济统战、党外领域、对台外事侨务等其它工作。同时每年努力统筹资金,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滚动壮大,争取在2018年底实现村级基本阵地90%以上达标。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和“温州三十条”,牢牢对接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以实施“红色领航计划”为载体,把“基层党建”和“城市(镇)党建”做细做美,努力实现各个示范点集中爆发、多点开花。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