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魁镇人民政府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
一、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的决策领导、镇人大的监督支持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坚持以建设“百福康旅、活力三魁”为目标,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入贯彻“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团结奋进,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任务。 (一)项目投资持续增长。坚持把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狠抓前期推进、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积极对接县“四项百亿”工程,结合乡镇“十个一”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5万元。县第二社会福利院、浙南红色体验实践基地、戬州农贸市场等项目加快建设,浙能综合供能服务站(三魁站)、生态景观大道戬州路口,庵前、戬州避灾安置点基础配套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力实施招商引资和泰商回归“一号工程”,谋划重点招商项目6个,入库2个,完成省(市)外回归到位资金8000万元,实现总部经济税收925万元;成功召开泰商乡贤新春茶话会,与会泰商达200多人,签约飞龙溪景区开发、百家宴文化创意园、总部经济大楼泰东商贸物流中心等3个项目,协议投资近5亿元。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土地“双清”,完成土地清理11.5亩、“旱改水”30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1515亩。 (二)产业培育扎实推进。大力推进旅游主业化发展,积极建立旅游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县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红军古道修复和鑫兰农业观光园一期项目,加快武状元文化园和老东家体验馆项目建设,启动飞龙溪景区、仙虹谷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浙南红色体验实践基地红军广场、红军学校改造提升。创成薛外村、上武垟村等2A级景区村,持续推进卢梨村3A级景区村和秀溪边等6个村省级美丽乡村创建;成功举办“吉祥泰顺、百家福宴”“二月二龙抬头”“2019年高山红色文化旅游节暨卢梨村第三届端午民俗文化节”“三魁镇首届畲族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张宅村源底岭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太阳能路灯工程、上武垟村农村产业化道路6000多平方米。全面落实扶强扶优政策,加快太阳山林果专业合作社猕猴桃新品种研发推广中心、温州瑞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油茶产品展示厅装修和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经营主体规范提升申报4家。 (三)镇村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推进镇村美丽联创,深入实施“三改一拆”行动,拆除违法建筑21处4225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坚持镇村联动、全网铺开,以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全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成薛外濂水桥建设、锦水路外立面改造、镇区入城口整治提升、“线乱拉”“道乱占”整治等8个项目;大力开展三魁溪两侧综合整治、镇区主要干道路灯安装、营岗店街道正面外立面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成功创成省级样板。全面铺开“两最”创建活动,重拳整治“脏乱差”,连续开展集中整治150余天,投入人力近7000人次,清理卫生死角500处,清理陈年垃圾200余吨,整治家禽家畜散养点350余处,拆除旱厕180余座、乱搭乱建300余处,打造节点50处,完成戬雪线“三边三化”整治26处,取得7、8月“两最”环境卫生评选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努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化“学在泰顺”三魁板块创建,成功召开教育发展大会,完成泰三中学生宿舍楼建设,加快镇中心小学优化扩建,不断深化第二幼儿园项目前期和戬州社区分校创建,泰三中成为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第一所全寄宿公办学校。有序推进“医共体”改革,成立教育卫生慈善基金会,新建西岙、夏家山等文化礼堂2座。开展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全力筹备2019年浙江泰顺红色古道越野赛,积极参加县全民运动会系列赛事,其中广播操、羽毛球比赛分别荣获团体第二名、第八名。精心培育“红星耀百福”乡村振兴示范带,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开展整体规划设计,28个子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垃圾分类工作,建成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加快3个避灾小区、9条“四好农村路”和10个“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启动燕水社区等4个村的农村饮用水提升项目和半岭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巧用扶贫“六法”,帮助63户低收入农户完成项目补助申报,产业就业和折股量化帮扶87户,实现帮扶到户率100%。社保、征兵、宗教、公积金扩面等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五)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实施方案,率先对13个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新建党群服务中心2个,顺利完成4个行政村居撤并。扎实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防滑消薄工作,15个村抱团投资“鹿城飞地项目”。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138项,梳理“零上门”事项69项。有序推进全科网格,健全完善“四个平台”,受理“四个平台”事件9398项,帮教重点人员1368人次,走访重点场所501家,处置率和服务率均达100%,荣获基层治理信息平台技能操作竞赛全县第三名。紧抓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推介,上半年新闻信息被主流媒体采用167篇,增长157%,其中国家级媒体4篇、省级媒体67篇、市级媒体34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累计开展重点项目监督16次,持续推进县委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开展正风肃纪15次,对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41人次,责令书面检查18人次、通报批评8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 二、下步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下步,我镇将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目标,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三助三红”为重点,以项目建设、旅游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五大攻坚战为主抓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争分夺秒,主动攻坚,奋力冲刺指标“全年红”、任务“全部红”、工作“全线红”,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项目攻坚抓落实,保持发展良好态势。紧盯项目建设、项目前期、项目招商三大环节,抢抓机遇,持续发力,合力攻坚,确保项目攻坚有新成效。一是紧抓招商引资。全力打好“乡贤泰商牌”,加强在外泰商对接,争取下半年专题外出精准对接招商2次以上,严格落实营商环境“双十条”举措,提早谋划2020年重点项目,完善招商项目库,力争年末、明年初精准招引一批高质量项目。二是紧抓项目前期。积极谋划建立各村2020年项目库,力促各村建设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创新谋大谋强旅游类、产业类、总部类、城建类项目,切实为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是紧抓在建项目。严格落实专班专人项目负责制,集中精力人力,狠下决心,确保县第二社会福利院、浙南红色体验基地等一批乡镇“十个一”“四项百亿”工程11月底提早完成年度任务,实现项目“全部红”。四是紧抓要素保障。主动搭建投融平台和载体,全面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贷款资金、公司债券资金,突出招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盯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土地综合整治的机遇,确保完成宅基地复垦、水田垦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早为项目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直面项目政策处理难问题,以众志成城、背水一战的决心毅力,痛改土地政策处理“就高不就低、争当老好人”的思想,形成全镇“统盘平衡、公开透明、一致一贯”的政策处理导向,全面助推项目建设发展。 (二)强化旅游攻坚抓落实,增强经济发展支撑。紧紧围绕“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努力在旅游业态发展、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人气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紧抓四大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浙南红色体验基地红军学校、老革命根据地展馆建设,争取建成红军广场、红军古道、挺进师纪念碑、民宿改造等项目,初步形成集党性锤炼、教育培训、红色旅游、特色民宿为一体的红色体验产业群。紧抓全省实施年味江南精品旅游体验项目计划机遇,完成百家宴年味江南示范基地设计方案,完成百家宴古宅整修和百家宴街立面改造,对接引进青旅运营管理团队,争取在2020年首推一个星期的“百家宴”,积极打造集百家宴非遗研学体验、商贸旅游、特色餐饮民宿于一体的天天百家宴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力争完成魁商回归签约飞龙溪景区开发设计方案,完成游步道、通景公路等配套建设,启动北坑底特色生态民宿群前期工作;加大仙虹谷景区建设力度,启动双桂书院、双桂坊、蔡家井等武状元文化园项目建设,完成仙虹谷景区部分游步道、旅游公厕建设和通景公路政策处理工作,切实形成景区建设的新热潮。二是紧抓旅游实体打造。继续深化营岗店历史文化名街区建设,启动营岗店码头步道建设和夜景建设,筹备营岗店特色街招商运营方案,全力打造建城区的最亮景点。建立健全民宿农家乐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老东家体验馆、锦溪1号等民宿建设,积极招引民宿集群开发,努力以民宿发展带动旅游人气。加快实施村庄景区化工程,努力实现旅游景区村全覆盖。三是紧抓旅游营销活动。积极打造运动休闲、生态体验等“旅游+”产品,全力办好2019年浙江泰顺红色古道越野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讲好三魁小镇故事,完成“小城整”“重走红军路”等系列宣传片拍摄。 (三)强化城镇建设攻坚抓落实,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承接小城镇综合整治的良好态势,紧抓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的契机,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实现美丽城镇建设更上新台阶。一是谋实谋细美丽城镇建设。紧抓以“公园城镇、景区城镇、文化城镇”建设为主导方向,以“街、溪、景点、庭院”为重点,以张宅百家宴年味江南示范基地、刘宅武状元文化园、薛外营岗店历史文化街区、秀溪边最美廊亭为支撑,全面塑造美丽三魁新形象。二是真抓真干片区建设。紧抓戬州片区区位和窗口优势,紧盯戬雪线亮化工程、最美戬州溪,努力在街溪打造上胜人一筹;紧盯泰东物流商贸城、总部经济园、飞龙溪景区开发等社会资本招商项目建设,努力以商业项目集聚发展带人气;紧盯第二幼儿园建设、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和业态整治、交通入口整治和路面修补等项目建设,努力在市政配套建设上更上一层。树立“互融机遇,共生发展”的理念,积极把上武垟、下武垟、庵前片区整体道路框架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按“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要求推进溪流整治工程,充分挖掘各村优势形成互补发展、融合发展片区。三是敢想敢做特色村庄。紧抓“两最”创建的有利机遇,按照村村“有文化入村口”“有多个景观节点”“文化底蕴挖掘深”“环境整洁”的四个要求,着力打造曲尺潭最美景区村、卢梨红色体验村、黄沙坑象棋文化特色村、薛内现代农旅村、燕水西岙田园精品村、山水特色产业发展村等美丽村镇样板。 (四)强化乡村振兴攻坚抓落实,实现农村发展突破。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机遇,全面实施三魁“红星耀百福”研学体验产业示范带建设,努力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环境优美。一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批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戬州官垟美丽田园320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家,着力构建以茶叶、水果、高山蔬菜和生态畜禽为重点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品牌战略,深化“彭家堡”“瑞雪宝”“牛顶峰”“卢峰”品牌建设。积极推进馨兰亲子智农园建设,探索推广亲子体验农业发展新模式。二是做深做细精准脱贫。健全完善低收入农户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扶贫六法”,加大劳动年龄人口学历提升、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产业帮扶带动、创新创业引导力度,不断提升农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和增收致富能力。三是做实做好基础文章。充分发挥利用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的有效作用,努力使村规民约变成推进移风易俗、形成良好村风村貌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完善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和“三位一体”组织的利益联合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五)强化民生事业攻坚抓落实,切实增强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全面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全面加快文教卫各项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医共体”改革,完成镇中心小学优化扩建,继续推进县第二社会福利院、镇第二幼儿园、西岙和夏家山文化礼堂等项目建设。按照年初目标,紧盯时序进度,完成地质灾害点核销和10个“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年底实现戬州农贸市场开业。二是积极推进防污治水。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供水水源工程、张宅等4个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和半岭坑水库除险加固,积极谋划推进建成区与戬州片区饮用水一并解决方案,扎实推进建城区城镇、戬州片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创成燕水居委会“污水零直排”示范区。三是不断强化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扩面、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培训等工作。 (六)强化作风效能攻坚抓落实,提升政府新形象。坚持以作风效能建设为切入点,继续实施政府系统“两强三提高”建设行动,着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坚定不移抓好主题教育。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记为民宗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活动,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二是坚定不移抓好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三是坚定不移抓好务实担当。深入实施干部责任捆绑、“严管厚爱”机制等措施,强化责任担当,克服“求安稳”“畏首尾”的消极心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和善闯敢拼的锐气,切实激发干部求真务实、奋勇向前的干劲,着力打造一支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动真碰硬的干部队伍。四是坚定不移抓好基层治理。围绕巩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抓好“全科网格”,持续深化“四个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一三五”应急处置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