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残联2019年工作总结 |
2019年,泰顺县残联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指导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扶残助残服务体系,狠抓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压实责任不懈怠,残疾人工作亮点纷呈有突破。 1.安置就业“零”突破。一是首次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1名。上半年,在市委组织部和市残联推动下,泰顺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成功招录1名残疾人公务员;二是首设1个事业编制岗位招录残疾人。在县组织部及县残联的努力下,下半年我县事业单位招聘中,泰顺县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县地名管理服务中心成功招录1名残疾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2.社会保障“量”突破。一是两项补贴全覆盖。截至目前,为4056名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3904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两项补贴共发放资金1800万元。另外,今年还实施提标扩面,将568名对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中需要长期照护的一、二级听力、言语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对象。二是住房保障全覆盖。依托在我县生态大搬迁政策和浙江省慈善助残危房改造项目,帮助我县特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解决所有符合对象危房问题。全县“生态大搬迁”项目中,涉及到残疾人危房改造322户、异地搬迁268户;个别存量危房问题,依托慈善助残危房改造项目,新建20户,在建9户,基本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三是保险补贴全覆盖。我县持证残疾人享受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覆盖率达100%;为全县残疾人购买大病医疗、意外身故商业保险,目标人群覆盖率100%,2019年截止到11月底,共理赔对象229名,医疗理赔金额达54.2万元;个体就业和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助比例为60%,今年共计发放补贴88人,补助资金28.86万元。 3.精准康复“质”突破 。第一,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继2018年被列为市级自闭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后,今年再次被列为市级智力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中心已累计为41名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有效率达100%。第二,我县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实现“一次领办”。出台了《泰顺县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服务实施办法》,办事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以上到实现“零等待”,为残疾人办事带来极大便利。第三, 积极持续推进我县社区康复站建设,2019年成功创建2家社区康复站。第四,创新性开展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为我县143户重度残疾人家庭送去器材与服务。 4.文体事业“点”突破。第一,成立首支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金拐杖”残疾人志愿服务队,并定期在我县各乡镇开展志愿巡回服务,累计服务人数1500人次。第二,在第十届全国残运会中,我县选手谢毛三荣获女子单人皮艇两枚金牌,并于今年8月份顺利取得东京残奥会入场券;胡小雯代表参加的浙江聋人女篮队获全国残运会冠军;陶春玲荣获全国残运会女子盲人柔道48公斤级银牌;浙江省人民政府给予我县运动员谢毛三记二等功1次,胡小雯通报褒扬。第三,举办我县首届“最美残疾人”评选活动,评出10名“最美残疾人”, 并通过新闻媒体平台宣传报道最美残疾人事迹,充分展示我县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 (二)咬定目标不放松,残疾人重点工作落实有成效。 1. 三条举措落实“残疾人之家”建设。一是出台“1+1”政策。1个“星级评定办法”、1个“运行经费补助办法”保障机构的建设与运行。二是落实 “督+导”制度。不定期开展指导,定期开展督查,保障机构规范化建设。三是推出“优+特”服务。按照“八个有”标准建设,开展送餐到家、送就业到家、免费接送、免费租房等优质、特色服务,解决我县“山区”人散路远的问题,保障机构正常运营。截至目前, 完成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7家,为111名残疾人提供庇护照料服务,保质保量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任务。 2. 三项机制落实改革发展,一是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今年,为重度肢体、精神残疾人开展上门评定11次,上门办证83人,上门送证355人,真正实现助残服务“零次跑”。二是建立“1+x”联办机制。优化残疾人证办理,全面梳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22项助残服务事项,设置目录式清单,实现“一次性”集成办理,让残疾人评残办证、申请补助只跑一次。三是建立“一件事”工作机制。实施“助残一件事”、“身后一件事”,与县民政、人力社保、医保、卫健等部门流程交互、数据共享,实现7个助残事项残联受理、内部流转、联合办理,死亡人员及时注销。 3.三个主动落实精准康复。一是主动推进任务落实。我县市级重点工作康复任务数为531名,全年为1458 名残疾人提供贫困残疾人配发轮椅、盲人智能眼镜、安装假肢、验配助听器、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等各类康复服务,超额174%完成任务数。二是主动转变康复服务方式。除了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外,还主动查找可以服务的对象,使康复工作得到更好的提升。目前,我县康复服务率达99.72%,辅具适配率达100%。三是主动加快工作进度。原计划于10月底完成的无障碍进家庭项目任务,于9月底提前完成。同时,为107户残疾人家庭个性化适配或家庭环境适应的无障碍改造,超额47%完成任务数,基本解决了贫困残疾人出行难、洗澡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 4.三大整合落实教育就业,一是资源整合,营造就业创业氛围。通过整合部门、企业、人才、助残志愿者等资源,创新开展创业创新大赛、残疾人就业创业座谈会、“十佳”创业能手评比等活动,帮扶残疾人创业。二是需求整合,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补助,落实补助资金31.8万,惠及179人。根据残疾人特点和需求,组织茶叶制作、蜜蜂养殖、电商等四期培训150人次。同时,推送残疾人参加省市盲人保健按摩、电商客服等各类培训33人次。三是内外整合,落实就业创业工作。内:培育149名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户,发放补助资金51.1万元;外:依托省级残疾人电商孵化示范基地开展“0”元创业计划,孵化32名残疾人电商就业。 (三)坚定信心不动摇,残疾人事业发展根基有筑牢。 1.夯实残疾人基层组织基础。全县19个乡镇均建立残联组织,每个乡镇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均有配备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定期举办业务交流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残疾人工作者服务水平。同时,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每人每年从7200元提高到10000元。 2.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将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与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有机结合,全年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共推送我县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235篇(其中残联公众号117篇)。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泰顺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篇专题报道,连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残疾预防知识、残疾证办理、残疾人就业创业等一系列知识问答活动,参与人次近万,积极向社会传播各类惠残政策及相关残疾知识,营造扶残助残的浓厚社会氛围。 3.健全残疾人基础数据库。严格落实省、市残联要求,组织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本年度完成8248名在册残疾人调查工作,入户率96.87%、APP录入率99.74%。同时,做好我县5个乡镇142户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监测工作,为分析预测我县残疾人状况变化与发展趋势、评估有关政策的成效以及上级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 2020年1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