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
2019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盯省市考核目标任务,持续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全县工业商贸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企业主体,抓好培育与提升。一是加大工业企业分类培育力度。精心筛选纳入“小升规”培育企业8家,完成入库企业6家;列入温州市领军企业1家、高成长型企业1家;申报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家。二是加大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力度。按照“接近限额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思路,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8家。三是大力培育电商主体培育力度。引导实体企业开展电商应用,推动2家外贸企业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大与在外泰籍电商企业的对接联系,3家电商企业计划迁回泰顺。四是加大低效企业(项目)整治提升力度。完成“低散乱”企业整治87家和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整治29家,旧厂房改造3万平方米;完成低效工业项目整治234.2亩和空置、出租及不规范使用厂房整治6.78万平方米,完成率排名全市前三。五是加大工业企业环保水平提升力度。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家;创建市级节水型企业1家;开展涉企污染VOC整治企业3家。 (二)围绕产业平台,抓好建设与谋划。一是加快在建小微园建设。我县现有3个在建小微园,即罗阳小微园、司前小微园和彭月小微园。罗阳小微园新规划区约62亩土地以工业地产模式进行集中开发建设罗阳小微万创园,总投资2亿元,争取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御茗、君友、华兴、林鑫、神坤等5家入园企业开工建设,部分已完成主体工程。司前小微园(青年农民创业园)落实用地指标50亩,完成土地政策处理,启动环评工作,新引进的温州甬泰竹材首台(套)技术装备应用项目已开工建设。彭月小微园超诚、顺泰木业、亚飞、际华、哈尔德、永晨管业、康鸿、欧莎、洲昂等9家企业开工建设或续建,完成部分地块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工程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新落地企业3家,出让工业用地4宗74亩;完成原泰运地块收储并出让,拟开发建设小微园,已完成地块规划设计方案初审。二是做好新园区谋划。为进一步提升我县产业承载能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完成了泰顺县小微园及工业布点规划调整和小微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编制,根据乡镇当地资源优势,在龟湖、包垟等乡镇规划了特色小微园;同时重点新规划了南院石材产业园和温州西南生态产业集聚区等2个小微园。南院石材产业园占地200多亩,主要用于解决全县“低散乱”企业和环保督察问题石材加工厂的整治和入园规范发展,目前已完成南院石材产业园预可研编制,罗阳镇向县政府提交了林地征收、审批费用申请;温州西南生态产业集聚区谋划总面积约3500亩,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及创新基地,重点发展竹木制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石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电商物流、总部经济等产业,目前处于土地规划调整和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前期阶段。 (三)围绕商业体系,抓好转型与管理。一是推动批发零售业项目改造提升。推动建成青草湾邻里中心,形成一站式“社区型”生活服务中心;继续打造提升“百家宴”福宴和廊桥文化旅游节、金秋购物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的促消费活动平台。二是推动商旅整合。推动建设“塔头底”氡泉古村、筱村公社、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项目游客中心C区世贸酒店、主体乐园等一批商旅整合项目,全年累计投资商业6.39亿元。三是探索传统零售转型。我县与鹿城区政府在天雷巷农贸市场合作打造了“泰顺-鹿城山海协作优质农特产品直销中心”,建设高标准、高品控生产基地和农旅体验基地为保障,面向温州市民直销泰顺县优质、生态农产品,并以一品一码、扫码支付等二次引流的方式,布局生鲜农产的线上电商。四是加强成品油市场管理。对全县7座加油站的质量、计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审核;完成县域内所有加油站防渗池改造。五是妥善处理日常投诉咨询意见。2019年累计收到商务投诉咨询件31件,其中处置单用途商用预付卡纠纷21件、汽车销售纠纷7件、废品回收纠纷2件、商务合同纠纷1件。 (四)围绕对外开放,抓好市场与帮扶。一是鼓励内转外工作。2019年新增备案外贸企业7家,实现外贸出口0.91亿元。二是引导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全年5家企业7个摊位参加1月份香港玩具展、2家企业4个摊位参加华交会、3家企业4个摊位参加2月份德国纽伦堡玩具展、8家企业10个摊位参加广交会等,进一步开拓市场。三是组织参加上海进博会组团采购。组织县域内15家企业27名专业观众参加进博会,其中温州企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金499万美元,同比第一届增长185%。四是有效推进市场采购贸易工作。发动潜在外贸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现在已经发展1家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累计出口金额达到180万美元,积极探索生产型外贸企业发展市场采购贸易,同时以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保障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五是开展外经贸企业服务工作。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时刻关注国际动态、准确把握商务部门政策,组织涉案企业参加相关培训,处理涉案企业的各类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中美贸易我县情况,争取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六是做好服务外包工作。预计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500万美元,同比增长95.8%。 (五)围绕数字经济,抓好基础与项目。一是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基础。一方面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设置7个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具体负责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牵头、协调和落实。另一方是由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数字经济工作推进会,制定了《泰顺县2019年晋升目标清单及工作方案》,明确了2019年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每月通报工作完成情况。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应用上云业务。全县新增上云企业202家。三是扎实推进通信基站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制定《泰顺县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泰顺县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成通信基站新建改造318个。四是加强数字经济企业(项目)招引和培育。一方面是加强招引,成功引进泰坤数字经济总部产业园项目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浙江骐盛电子有限公司,达成了云岚大数据总部产业园项目招商合作协定。目前骐盛已完成一期20亩工业用地的招拍挂程序,预计2020年初动工建设,现拟租用彭月产业基地闲置厂房先行生产,有望在2020年实现我县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破零”。另一方面加强培育,加大对现有已投产的企业的挖潜培育工作,如浙江哈尔得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端、高产品附加值且符合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目录的企业。 (六)围绕电子商务,抓好“进村”与培训。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总投资200多万元、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泰顺县农村电商新零售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入驻企业20余家,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已有7家天猫优品店正式开业,为农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购物和物流服务体验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罗阳镇东外村申报创建淘宝村。二是做好电商人才支撑。组织开展全县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和“抖音·创作进化论”培训,160余人次参加。 (七)围绕民营经济,抓好服务与减负。一是深入开展专项行动。牵头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专项行动,累计排查企业难题38个,化解销号38个(包括全市集中交办的4个问题),问题销号率100%,极大地改善营商环境,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受到广大企业主的好评。二是强化政策体系支撑。牵头制定《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企业降本减负和发展扶持力度;组织县内企业申报网络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扶工兴贸政策兑现,预计全年兑现各类奖励补助资金450余万元,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三是牵头做好企业降本减负和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工作。牵头、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各项降本减负政策,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约2.27亿元;牵头各乡镇部门排摸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2402.83万元,清偿率100%。 二、2020年工作思路 (一)主攻生态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企业“上规”培育。精心筛选2020年“小升规”培育对象企业,落实专人负责动态监测管理,力争企业“上规”5家。二是加快产业平台谋划建设。积极搭建生态工业“2+2X”产业发展平台,继续推进罗阳小微园二期建设,把好企业准入关,入园小微企业10家以上;推动彭月小微园原泰运地块的投资建设,力促浙江骐盛电子有限公司完成厂房主体,康鸿、超诚、欧莎、洲昂、钜恒源、际华等6家企业竣工投产;推动司前镇青年农民创业园加快建设,推进甬泰竹业新建和泰丰竹业技改续建;积极对接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罗阳镇等有关部门乡镇做好南院石材产业园和温州西南生态产业集聚区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部分用地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三是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依法依规对已进行综合评价的企业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扩大评价范围,开展新一轮企业综合评价,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四是做好低效和“低散乱”企业整治工作。通过帮扶提升一批,倒逼规范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努力实现“低散乱”企业和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市场出清或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小微企业规范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五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加强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节能指导工作,坚持源头把关,从用地、能耗、环境等方面,严把新项目准入关,并配合发改局做好工业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六是开展低效工业项目整治。结合工业用地调查成果和亩均论英雄绩效评价,2020年完成低效工业用地100亩以上,低效工业厂房面积5万平方以上。七是做好工业投资。推动企业新技术应用,指导工业企业技术改造,2020年计划完成技改项目10个,技改投资5000万元。预计开工工业投资项目6个,投资额10.7亿元。 (二)力促数字经济破零倍增。一是实施核心制造业“破零”行动。一方面是做好2019年已招引的浙江骐盛电子有限公司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争取早日投产并“上规入统”。另一方面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挖掘培育力度,在浙江哈尔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自动控制印刷设备)等企业中挖掘有数字经济潜力,做好服务工作,争取纳入核心制造业统计库。二是实施核心产业增加值提升行动。促成招引云岚大数据总部产业园,做好泰坤数字经济、云岚大数据总部产业园的服务工作,协助引进若干家数字经济类总部企业,确保我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较大提高。三是实施两化融合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企业开展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应用,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2020年力争培育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家以上。四是实施推进企业上云行动。分解企业上云任务至各乡镇,加大与本地云服务商和各乡镇的沟通对接,努力调动云服务商开展上云工作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县内企业上云。五是实施通讯基础设施筑基行动。分解基站建设任务至各乡镇,及时帮助铁塔公司协调解决在推进5G基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考绩手段加快推进基站尤其是5G基站的建设工作;积极协调解决5G信号对广播电视接收信号的干扰,稳步推进5G应用。 (三)驱动电子商务创新升级。一是坚持项目引领,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1.开展电商示范村、示范服务站等创建活动。严格按照电商示范县创建要求,以“一中心五体系”规范化建设为目标,继续夯实电商基础,强化各体系服务能力,壮大电商专业运营团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2.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抓好已开业的7个天猫优品服务站运营工作的基础上,尝试互联网+农产品上行模式——淘宝“村播”,引导农村电商企业或规模种植户利用自媒体、社群(社交)电商等平台进行绿色生态质优的农产品网络销售。结合阿里村播计划,帮助农村在当地培养(签约)自己的网红主播,实现农产品电商直播自运营。二是完善园区建设,提升服务电商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泰顺县农村电商新零售产业园各项管理制度,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服务电商企业。同时督促浙江万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更好地发挥创业园区的聚合效应。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大企业招引培育力度。加强与县外电商群体的联系,扩大优惠政策宣传引导,争取引进较大规模电商企业1-3家,新增“网零”3至5亿元,为“网零”增长提供支撑。同时加强与县内较大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联系,引导企业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上开设网店,进一步增加“网零”。四是加快梯度培育,推进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电商专业型人才引进,特别是软件研发、美工设计等方面的中高端人才;加强电商人才系统培训,科学设置培训期限和课程,分层次、分类别做好培训,整体化提升我县电商运营能力;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积极参加省市创新创业大赛。 (四)保持内外贸易繁荣稳定。一是提升商贸发展水平,壮大流通主体。谋划建设特色街区,推动新的商贸项目建设,完善现有商贸设施,培育新的商贸经济增长点。修订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布局,谋划建设华鸿中央广场小吃街、横街—洋心街母婴用品街、人民路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街区;推动总投资14亿元中农德胜浙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建成累计投资4亿的筱村公社、长垟开臣璞居精品名宿、凤垟云海等项目,推进投资8亿元的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C区世贸酒店、主体乐园项目;完善青草湾邻里中心、提升新城商圈;建设柳峰加油站,建成筱村、三魁、龟湖综合功能站;实现批零住餐企业限下转限上6家。二是开展促进消费活动,培育消费热点。引导开太、多方城市广场、人本超市、新城财富广场装饰城等商超举办促销活动,组织开元、中益等酒店举办特色美食节;利用县内各类大型综合活动,穿插举办促消费活动。三是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管理。规范餐饮、二手车、再生资源、加油站等行业安全管理;做好再生资源统一谋划,完成分拣中心与分拣点的布点,实施再生资源运营服务体系采购服务;妥善解决各类商务纠纷,稳定商贸流通秩序。四是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多渠道拓展市场。举办“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培训1期;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美国汽配展、香港玩具展、法兰克福汽配展等展会;探索我县生产型企业以温州市场采购试点方式出口,全年力争市场采购100万美元;全年新备案外贸出口企业5家,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2家,培育亿元外贸出口企业1家;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金额320万美元。五是推进外贸预警平台建设,稳定外贸市场。县域内所有外贸企业加入“订单+清单”预警系统;针对“订单+清单”预警系统任务比较重实际,通过省商务促进财政专项资金切块补助等方式加大企业扶持;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完成订单+清单各项任务。 (五)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做好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制定2020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年度实施计划。二是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专项行动。督促全县115名助企服务员滚动排摸企业问题,加大销号化解力度,力争问题销号率达95%以上;积极做好“帮企云”平台宣传推广,发挥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引导企业直接在平台反馈问题,在线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三是强化政策体系支撑。一方面是加大《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办﹝2019﹞11号)《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泰政办﹝2019﹞64号)等新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另一方面是指导企业申报2019年度网络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扶工兴贸政策兑现,及时兑现各类奖励补助资金,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四是牵头做好企业降本减负工作。继续督促税务、水利、住建、电力等相关部门持续做好各项企业降本减负工作。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