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龙霖(原瑞昌)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发布日期:2020-01-03 10:14:15 浏览次数: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 字体:[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4号修订),现对泰顺龙霖(原瑞昌)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自公告日20200102日起,截至20200115日,共10个工作日。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泰顺龙霖(原瑞昌)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泰顺龙霖水电站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次增效扩容改造工程,新建拦水坝、输水隧洞、升压站及管理用房,改建电站厂房,其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37.20m,死水位为329.50m,装机容量2×1600kw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1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位置或范围

规模

保护要求

备注

水环境

水库库区

坝上水库库区

/

确保水质满足III

/

牛渡潭溪

水库坝址下游牛渡潭溪

/

确保水质满足III类,确保坝址下游河道水量满足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

生态环境

水生生态

水库库区及坝下河道

坝上水库库区、坝址下游牛渡潭溪

/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保障区域原有水生生物物种不消失,保证足够的水生生物资源量存在,维持水生生物种群结构的稳定

水生生物资源

陆生生态

水库淹没区及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水库淹没区、大坝、引水隧洞、电站厂房等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

/

保护工程区域的陆生生境,保护山体风貌和自然植被

陆生植物与动物资源

水土保持

水库淹没区及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水库淹没区、大坝、引水隧洞、电站厂房等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

/

减少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量增加,全面恢复工程区水土保持设施,使土壤侵蚀强度恢复到工程建设前

/

注:施工区四周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工区周边400m和施工道路两侧200m范围无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及噪声对附近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影响具有临时性,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长远影响,并且随着施工期间相应环保措施的落实和施工的结束,环境质量基本可得到恢复。

2)施工期生态环境明显受干扰的地区主要位于坝址区、上坝道路、厂区和施工临时占地区。由于库区植被的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其间分布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不多,小范围内植被的减少及施工干扰对动物产生的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

3)在大坝施工期间,上游来水通过电站水库大坝拦截后由输水渠道送至下游电站发电,发电尾水排入牛渡潭溪河道,与现状一致,不会影响下游高山电站发电,且大坝下游至水电站区间内无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需求,用水需求主要为河道生态用水,故施工期间对大坝下游用水影响较小。

4)工程施工期间,58省道的货运量不会带来明显的增长。水电站附近的仕阳至柘荣的县际公路交通量将较工程前大大增加,工程区附近公路平常仅供周围居民日常生活使用,工程建设运输量的增加会对这些公路运输产生一定的压力。工程完工后,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

5)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为诱发滑坡、崩塌,降低土壤肥力,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电站增效扩容工程完成后,通过放空管全年不间断下泄0.23m3 /s流量,以满足下游河道生态需水,使坝址至水电站范围内河道径流变化平稳。不会对下游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带来不利影响,不会影响下游高山电站发电。

2瑞昌水电站运行后,水库一日来水量基本与发电引水量相等,水库内水体交换明显,由于水库水域面积变得更加宽广,水体容量增大,流速减缓,水体停留时间加长,预测水电站增效扩容后水库水质较现状会略有改善。丰水期将多引走一部分水库水量用于水电站发电,故坝址到水电站范围内河道水量较现状丰水期减少,但厂坝间两岸没有污染物排入,河道水质会维持在现状水平。平枯水期由于放空管常年不间断向坝址下游泄放0.23m3 /s流量,坝址到水电站范围内河道水质有一定改善。瑞昌水电站下游河道水质几乎无影响。

3)工程建设对泰顺县的森林资源影响很小,对当地野生植物群落的负面影响很小,对于区域森林碳汇、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效能的影响甚微,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甚微。工程建设有利于河道内水生生物的栖息繁育生长,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工程实施和运行不会改变区域的模地地位,对区域自然体系的景观质量影响不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小。

4)水库蓄水后不存在库水外渗问题,水库抗渗条件良好,库岸条件良好,总体稳定,水库蓄水后无浸没问题。工程建设对坝址下游区域地下水影响很小,工程对隧洞沿线近表层地下水影响较小,基本不会对隧洞上方山林植被产生影响。

5)工程建设对当地森林生态景观类型影响不大。

6)运行管理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生活垃圾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电站厂房运行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基本无影响,但会对电站厂房内现场操作人员产生影响。

3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

电站退役后应将废机油润滑油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报废机电设备的主要材料为金属,应拆除后回收利用。遗留的电站厂房可进一步作其它用途或拆除,废弃的建筑垃圾可作填埋材料进行综合利用。

采取上述处理方法后,电站退役后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时段

序号

项目

措施

预期效果

施工期

1

废水

1)施工污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或排放溪流,沉淀池沉渣定期清理,运至施工场地堆置。

2)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委托环卫清运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对周围水体无影响

2

噪声

1)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

2)禁止爆破在夜间进行,爆破前对附近居民进行公告,并尽量减少炸药量。

3)施工车辆通过居民区时控制车速在20km/h以内,禁鸣喇叭,控制夜间行驶。

4)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排放标准》(GB12523-2011

的标准和规定。

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 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

废气

1)对施工作业区开挖、填筑产生的粉尘,大气粉尘含量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

佩戴防尘口罩。

2)场内外交通道路硬化,对路面加强维护并保持清洁,场内施工道路和对外交通道路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

3)对主要施工运输道路及多粉尘作业面的施工场地,实施洒水抑尘。

4)对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临时设施和临时堆料场远离村庄居住区布置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4

固废

1)施工弃渣通过外运综合利用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施工生活区设置垃圾站,及时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合理处置

5

交通

1)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制定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在施工附近路段设置警示牌。

道路畅通

6

风景

1)保护好施工区附近现有植被和地貌景观,施工场地要做好装饰性围栏措施,

保护景观

7

生态环境

1)减少对作业区周围植被的破坏,严禁施工人员采伐周边树木和抓捕动物。在施工时若发现有保护价值的植物和野生保护动物,应及时通报林业、渔政与环境保护部门。

2)夜间22点以后和早上6点以前禁止强噪声机械作业。

3)施工场地按照标准化工地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钢筋加工厂、砼骨料场进行水泥硬化处理。施工单位应做到文明施工,加强污废水处理设施管理,确保废污水达标排放,尽量避免泥沙散落进入水体而对水生生物和鱼类资源造成影响。

4)临时性占地尽量缩短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8

水土保持

1)施工管理措施、大坝及隧洞进水口防治措施、厂房及隧洞出水口防治措施、水库淹没防治措施、临时施工场地防治措施、临时堆料场防治措施、临时堆土场防治措施及临时施工道路防治措施等。

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量

运行期

1

水库与河道水质

1)建议在水库坝前增设一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每年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2)加强库区集水区内的自然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禁止滥砍滥伐,禁止毁林开荒,

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保护自然植被和水源林,减少水土流失入库。

3)可适量养殖一些草、鲢、鳙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不投饵),防止水库富营养化。

4)加强水库上游污染源的控制和集雨区内的土地利用管理,减少入库污染物总量。

5)为使牛渡潭溪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需完善沿岸排水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扩大污水收集纳管范围、加强污水收集纳管率以及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仕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减少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排放量,规范沿河排放口,杜绝乱排放。

水库及河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

调度运行

1)为保证下游河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用水及生产生活用水,水库每日下泄的流量为0.23m3 /s,并安装生态流量监测监视设施。

满足生态用水要求

3

运行管理

1)生活污水收集后委托环卫清运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2)生活垃圾由当地城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或填埋。

3)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电站厂房的墙壁可选用吸声材料处理。

4)加强管理区的绿化工作,做到点线面结合,乔灌草结合,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色彩的景观绿化。

5)设备检维修产生的废机油润滑油、废抹布等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对周围水体无影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退役期

1

固废

1)电站退役后产生的废机油润滑油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报废机电设备拆除后回收利用。

合理处置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省的产业政策导向,选址基本合理,工程实施十分必要。对龙霖水电站增效扩容,可消除电站安全隐患,充分开发牛渡潭溪流域的水力资源,提高水量利用效率,发挥更好的效益。同时,水库水质可保持现状,不影响下游用水,通过下泄生态流量可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因工程施工对工程区周边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可以使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泰顺龙霖(瑞昌)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范围主要为项目附近的居民、单位和团体。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对当地环境质量的认可程度,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的满意程度,对建设项目的支持态度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发表对建设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也可直接拜访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的联系人,当面反馈意见。

、环评单位、审批部门、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温州市府路同人恒玖大厦20楼   联系人:    联系方式:0577-88989575

审批单位: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              联系方式:0577-67599676      

建设单位:泰顺龙霖水电站     联系人:       

、明确在报送审批或重新审核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向公众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项目在报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审批前,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将在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全本公示,公众可进入查阅报告书全本。

 

公示单位:泰顺龙霖水电站                                                                       

二〇〇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