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泰顺石鉴定、分级及命名工作新闻发布会,很高兴跟大家在这里会面。下面,我就泰顺石鉴定、分级及命名工作有关内容,向各位新闻单位朋友们作简要介绍。
泰顺石,是中国珠宝玉石系列中以泰顺县地名命名的宝石品牌名称,学名“叶腊石”(Refractory),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泰顺叶腊石储量极为丰富,县域内从北到南均有分布,主矿区位于龟湖镇龟湖村。该矿脉长5580米,矿区面积3.6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储量在1亿吨以上,素有“世界腊都”之美誉。泰顺石是我县的特色矿产资源,在工艺、工业、产旅融合等产业领域用途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因其质地温润似玉、细腻剔透、纹理精美、色泽雅丽、软硬适中,具有宜雕琢、宜制印等工艺美术特点,极具文化艺术创造和收藏价值。
经调查发现,不同品质的泰顺石价值相差甚远,泰顺石因为不同的质地、颜色、图纹,往往具有不同的分类名称,其对应的价值也是相差巨大。目前泰顺石当地市场上根据颜色、质地、图纹差异,共有200多个品种名称。泰顺石的分类和命名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泰顺石名称多样复杂,让普通爱好者一头雾水,甚至连部分商家也混淆不分。由于,市场没有统一的命名规范,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将普通质地的泰顺石命名为“冻”,定价也不规范,让爱好者望而却步。命名的不规范,不利于泰顺石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其中的特色品种、稀有美石也未得到有效推广。
为全面规范泰顺石分类命名和维护泰顺石品牌建设及产权,2019年11月,泰顺石产业研究院委托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泰顺石标准制定工作,对泰顺石200多种样品进行采集和化验分析,深入了解矿区现状和泰顺石的产状及成因,系统收集泰顺石各个坑(产)口的典型样品118件,通过对收集的泰顺石样品进行手标本观测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了解样品的特征。组织地质领域、珠宝鉴定领域、市场监管领域和工美美术雕刻领域等专家对收集样品中具有代表性特征的样品进行初步分类,按质地、颜色、图案及矿物特征等选取典型样品,进行岩石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带EDS)、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分析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测试,深入探索泰顺石的矿物学特征,并由泰顺石产业研究院组织泰顺当地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和雕刻大师以及泰顺石经销商对涉及商贸的分级和商贸名称进行多次讨论。
2020年11月18日,经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正式发布了由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和泰顺石产业研究院为主起草的浙江测试团体标准《泰顺石鉴定、分级及命名》(标准编号:T/ZJATA 0003-2020),标准将于2020年12月18日起实施。
《泰顺石鉴定、分级及命名》按照“浙江测试”标准的定位和要求制定,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采纳了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和雕刻大师,泰顺石经销商,泰顺县市场监管部门,浙江省各个检测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在标准工作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方法验证。该标准将泰顺石分为青玉冻、红花石、金玉石、多彩石、紫藤、青花石、木纹石、花乳石八大系列,其中青玉冻中的极品称为灯光冻、红花石中的极品称为状元红、金玉石中的极品称为黄金耀、紫藤中的极品称为梅花枝、青花石中的极品称为蓝带。因泰顺石品种丰富,标准对八大系列以外、产于浙江省泰顺县,以叶蜡石、伊利石(绢云母)或地开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玉石,统一命名为泰顺石。除此之外,该标准涵盖了泰顺石鉴定、分级及命名的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鉴定特征、鉴定方法、分级要求、鉴定分级证书等内容,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再现性,标准图文并茂、特征表述清晰,适应性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填补了泰顺石鉴定方法及分类命名方法标准的空白。
该标准的制定、发布与实施有利于规范泰顺石生产、贸易、质量评价,促进泰顺石产业和文化发展,为泰顺石的市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让每一件用于销售的泰顺石产品都有“身份证”,保障泰顺石品牌正常秩序和产权,进一步扶持品牌建设,提升“泰顺石”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