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县31亿金融“活水”浇灌经济社会发展 | |||||
|
|||||
2020年,面对困境,泰顺县金融系统积极担责、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活水浇灌”作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金融总量、结构、服务“三提升”。 一、增总量: 新增贷款3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幅20.57%,高出全市3.1个百分点。 2020年末全县存贷款总量为450.24亿元,同比增加53.88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68.08亿元,同比增加22.81亿元,增幅9.3 %;各项贷款余额182.16亿元,同比增加31.07亿元,创历年新高,增幅 20.57%,高出全市3.1个百分点。 二、优结构:新增贷款超九成为生产经营性贷款。 全年新增生产经营性贷款27.9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95.05%,其中民营经济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贷款、涉农贷款、企业贷款分别新增18.32 亿元、14.56 亿元、1.27亿元、24.57亿元、8.89亿元,增幅分别43.6%、36.86 %、49.22 %、21.14 % 、57.96%,均高于全部新增贷款增速。 三、提服务:走访企业447户,为 360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共5.94 亿元。 通过走访调研收集、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提供的三张企业名单开展精准支持,持续开展“百地千名行长助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和“三服务”活动,全年累计走访企业447 户,为360 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共5.94 亿元;辖内所有银行机构出台并公示授权、授信、尽职免责“三张清单”,让客户明明白白贷款。落实“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要求,做到权限内贷款办理时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不超过9份、办理环节不超过4个,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精准定位企业名单大力拓展首贷户,提升市场主体融资获得率,全年累计办理首贷户154 户,贷款金额3.4亿元,首贷率26.24 %,居全市前列。 四、争政策:争取到位再贷款资金5.59亿元,信用贷款占比位居全市第一。 全年争取到位各种再贷款资金5.59亿元,银行机构利用再贷款资金共发放贷款4863笔、5.7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84%,为小微及民营企业等节约融资成本近0.1亿元。两项创设政策工具高效落地,办理享受激励政策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本息合计2.62亿元、 1586笔,累计延期率97.36%,有效缓解还款压力;累计发放符合支持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5.65 亿元,支持户数3725 户,信用贷款占比为51.8%,居全市第一。 五、强扶贫:启动金融扶贫3.0版,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亿元。 启动金融扶贫3.0版,明确精准扶贫四大重点对象,实施“结对低收入农户、结对易地搬迁点、结对省重点扶贫帮扶村”三大结对工程,专门推出“生态搬迁贷”、“暖春贷”、“养老贷”、“美丽乡村贷”等产品精准对接,助推全县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0亿元,扶持低收入农户1730户;两家法人金融机构运用扶贫(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5.93亿元,支持5093户农户创业增收;发放69个省重点帮扶村集体贷款0.29亿元。 六、降成本:普惠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31 个百分点。 积极落实LPR形成机制改革政策,引导融资成本稳步下降。2020年全县银行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39%,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9%,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全年共为小微企业减息让利0.4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