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54/2021-55669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罗阳镇
  • 成文日期:
  • 2021-0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罗阳镇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1- 01- 29 15 : 58 浏览次数: 字体:[ ]

回顾2020年,在“两手硬、两战赢”中推动最美山城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全域联防控疫情,交出两战双赢的“高分答卷”。在发现2例输入性确诊病例的重大险情下,我镇沉着应对、果断处置,第一时间做好疫点硬隔离,对419名疫点人员实行全程管控,率全县之先设置集中留观点,率先落实疫点封闭管理,率先实施53个小区封闭管理,率先实行喜事停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率先关停公共场所及商业店铺,铁腕落实25条紧急措施、12条深化措施,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成功实现重点人员零失控、确诊病例零扩散、境外疫情零输入、稳定事件零发生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复工阶段,我镇深入开展“三强两促”专项活动,落实31名驻企责任人,对重点企业实行“点对点”上门指导服务,深入对接发展需求,准确落地惠企政策,解决难题140多个,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和贸易风险。引导帮助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加快复苏和提质升级,全面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模式,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疫情后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大干快上攻项目,打造精建精美的“最美山城”。聚焦打造温州西部重要发展极,年度投资59.7亿元,攻坚突破76个城建项目,大步拉升最美山城的能级品质。以决战决胜的力度,重点实施做大新城“五个三”工程,县殡仪馆迁建、文祥小学等建成投用,环文祥湖区块生态景观配套工程、县文化中心等全速推进,廊桥大道延伸段、栗子山路等开工建设,新城大道、文祥大道等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加快实施,城区给排水提升工程完成路面改造5.3公里,管网提升12.5公里。以破题突围的举措,强力推进做活老城“三大行动”,人民广场区块啃下12处老旧公房政策处理硬骨头,拆除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专班专岗强抓推进,年内可攻出形象。市民公园区块全力清退周边商铺,拆除周边建筑,高标准打造集“休憩、停车、商业、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乌岩岭路延伸段、建设南路延伸段、235国道牛栏岗至金北斗段如期通车,完成泰分路、东大街等“10条主干道大提升”,改造凤凰山、万罗山、奥林匹克等“5大公园”,建成“50个小游园”,做好“5000棵大树进罗阳”,老城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城外六大版块“做强乡村五年行动计划”。洲岭、下洪、南院社区驻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扎实推进,长垄至洲岭公路建设稳步实施,南院通航小镇项目积极谋划,全省首家蝴蝶谷研学基地顺利开放,碑排猕猴桃产业配套更加完善,古韵逸境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如期竣工初显成效。创成桂坪、和源等5个A级景区村庄;打造大溪源、三联、村尾等3个最美乡愁村;建成洲滨、上交垟、仙居等3个历史文化村落;新增三滩、下彩、贝谷等3个生态大道景观节点村,形成六大社区后发快赶、特色发展的火热态势。

(三)谋大招强求突破,点燃赶超发展的“硬核引擎”。以项目提速、产业提质、投资提效为主线,激活力、挖潜力、强动力,全面打开镇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攻坚重点项目,加快打造温州西南交通枢纽中心,实现溧宁高速文泰段全线通车,扎实推进235国道罗阳至司前段改建工程,破难实施樟嫩梓水库及供水等重点项目。突出强化要素保障,攻坚落实58个项目政策处理,征地4000余亩,用地保障736亩,完成土地“双清”573亩,做地储备15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300亩以上,报批组件用地980亩,融资贷款2.3亿元,土地出让5.35亿元,全面掀起新一轮的项目攻坚热潮,留用地政策取得零的突破,政策攻坚完成1.8亿元支出。转型升级生态工业,重点谋划建设温州西南生态产业集聚区,规范提升生态搬迁众创园,谋深南院石材产业园前期。提质发展绿色农业,因地制宜壮大特色水果、畜牧业等7大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打响三垟“泰之叶”、碑排猕猴桃等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全域推动旅游主业,建成投用交垟土楼文旅融合项目一期,加快推进岭上湾革命纪念公园等项目建设,谋划仙居悦容山庄、江度休闲度假区等一批用地,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专线、多元旅游套餐,全面融入“走走泰顺、一切都顺”的旅游IP。协同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泰坤数字经济产业园落地,大力发展“月光经济”“道口经济”,培育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为引领,以“泰商回归、总部回归”为重点,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深入开展专业专班招商、定向定点招商、协会商会招商,突出招引落地高附加值、高产出、高税收的重大产业项目,超额完成到位内资5.2亿元以上。聚力打造总部高地,深入推进“引凤归巢”行动,力争年内招引回归总部企业6家,创税3亿元以上。

(四)保障民生增福祉,擦亮人人幸福的“小康成色”。抓牢“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一宗旨,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享公平,坚决让全面小康底板更实、成色更足。全面落实“黄金八条”系列政策,坚决兜牢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扶贫底线,对全镇低收入农户1881户3466人,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稳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投资900万元,帮助12个扶贫重点村和22个行政村购置罗阳小微园产权,反哺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投入危房改造资金800多万元,修缮新建500多户保障低收入农户住房条件。通过资产经营、资源入股、村企共建等模式,确保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8万元以上,新增10个总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扎实推进生态大搬迁工程,建成5个搬迁小区,新增搬迁农户3800余人。强攻“县城新十大项目”,加快建设明德学校、培智实验学校、文祥幼儿园,开工建设职教中心扩建工程,鹿泰实验幼儿园等项目,深化实验二中、县艺术学校(镇三小)等前期。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主体建设、老中医院修缮等工程,稳步打响“学在泰顺”品牌。全面收官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42个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殡葬改革,加快打造北辰养老服务中心,率先推广建成区集中办丧模式。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成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面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和整改工作,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投用餐厨垃圾处理厂,创成“污水零直排区”。不降标准,坚持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整治提升城乡环境。精品创建“美丽田园”“美丽菜园”“美丽庭院”,在深化整治上下功夫,在美出特色上出新招,在美丽经济上出实效,打造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的美丽罗阳。

(五)创新治理夯基础,坚定党建领航“统揽全局”。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坚定找准换届发力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成功取得“充分实现组织意图、充分实现高票当选、充分实现平稳平静”的喜人成果,全镇70个村社党组织全部顺利完成四套班子换届,并同步实现高票“一肩挑”。创新实施党建“1235”计划,推动基层党建示范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双带融合”,打响做优“山城红”党建品牌。推动建设“新时代闽浙边合作发展示范区”,实现省际间8个村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用好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城市窗口,新建文化礼堂5家、培育10家。严格落实“人才新政50条”,全力把握政策优化引人才、产业支撑聚人才、建设发展用人才,坚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在最美山城培育实践中来。深化“一体两翼”治理模式,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创成省级枫桥式派出所,实体化运行北城警务室,新建智慧安防小区3个,增设城外监控点位300个,打通“雪亮工程”最后一公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以浙江省三年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为引领,投入整改资金800余万元,加强对辖区内涉及十大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共召集各类安全部署会议30余次,班子会研究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事项20次,排查出租房2078户,合用场所3454家,排查登记小微企业47家,改造验收老旧民房电气线路2771户,14437间,排查高层建筑59幢,辖区内有2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县级重大隐患进行挂牌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5+5”专项整治行动和危险化学品打非治违行动,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书185份,防汛防台抗旱责任书82份(社区12份,村居责任书70份),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拉横幅20余条,滚动播放宣传标语500余条,定制安全生产宣传品3000余份,并做好重点时节消防安全夜巡工作,切实把工作抓在了经常,融入了日常,取得了一定成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