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阳镇2021年工作计划 |
一、坚定不移抓防控,稳控疫情提振经济,争当“两战”双赢新窗口 抓牢“两手硬、两战赢”的要求,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强化底线思维,提质提速助推经济复苏,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展主动仗。强化精密智控,深入实施雅阳5G智慧城镇建设,强化精密智控机制,全面排查全镇104个微网格,持续下沉、不漏一人,力保平稳阵地。扶持企业发展,深入开展“三服务”专项活动,落实25名驻企责任人,对重点企业实行“点对点”上门指导服务,深入对接发展需求,准确落地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和贸易风险,渡过难关。助推经济发展,全面刺激消费,指导帮助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加快提质升级,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疫情后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大建设促进大投入,从而实现带动大发展。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建设好“1个百亿、2个十亿、2个亿元”产业大项目,持续推进松垟花开、莲头养生生态园、90米通景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雅阳至管阳连接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温州泰顺学校、黄坑水库及宝林湖水库等五大水库、沙埕港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大项目谋划招商力度,深刻理解重要窗口的内涵,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产业发展导向,谋划、引进和实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县重点建设计划盘子。优化投资建设环境,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招商项目落实,强化要素保障,破解要素制约,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月、征地拆迁“清零”等专项行动,集中力量破难攻坚,确保项目建设零障碍。 三、坚定不移抓主业,统筹推进其他业态,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聚焦旅游主业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加快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促进资源互补,实现合作共赢,加快沿线村庄景观节点打造,完善景区道路、绿化、停车场、旅游公厕和智慧旅游等配套服务设施,力争创成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省级农业强镇为载体,推进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电商等特色化转型,新建一批个性化、特色化生态农庄,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民宿等产品,深入实施农业精品主导产业提升,着重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做优做强雅阳茶叶产业。推进其他业态融合发展,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以氡泉养生、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为主题的规范化、标准化养生养老体验基地,继续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多功能利用森林古道培育彩色森林,增强氡泉旅游文化品位,积极为旅游创收。 四、坚定不移抓城建,夯实美丽城镇内涵,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 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颜值”,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标准化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对标“五美”要求,实施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五大提升行动,重点推进“十个一”,实现雅阳旅游城镇品质跨越式提升。常态化推进“两最”评选,推进“厕所革命”行动,加大农村公厕、户厕改造力度,加强农村农业污染治理,加大违建拆除治理力度,减存量、防增量、提质量,全力巩固“无违建镇”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排摸,加大新增危旧房治理改造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化建设最美乡愁、美丽田园等“美丽系列”,将“美丽”系列创建与华东大峡谷、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相结合,统筹整合社会资本、财政资金以及各项政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建设新路子。 五、坚定不移抓民生,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群众新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办好公共服务,进一步发挥雅阳教育发展基金会奖教奖学作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营,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高层建筑、居住出租房与合用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老旧民房小区等场所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优做强社会保障,完善供水、供电、道路、通信、仓储物流、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安全生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提标扩面、退役军人事务、妇女和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实施雅阳叠石管阳三地的省际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发展,为新时代闽浙边合作发展先行区打下基础。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加强信访积案化解,深化平安雅阳建设,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等犯罪活动。 六、坚定不移抓党建,增强主责主业担当,切实提供组织新保障 一是抓示范引领。2021年党建深化推进“1167”工程,打造氡泉小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示范品牌。建成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实用性强的示范型党群服务中心,充分体现党建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环境整治等工作成果,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抓干部队伍。坚持在实干中破解难题,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最前线,动真碰硬,主动担当起项目攻坚、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的使命。同时把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班子成员、党务工作者、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肩上,并将党建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福利待遇的首要标准,形成“众人齐心抓党建”的工作氛围。三是抓基层基础。整合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师等力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党建联盟工程,建成一批有需求、可操作、有效用的党建联盟,促进各领域联防联治、交流学习、互惠共赢。大力推广“能人治村”工程,注重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化落实党员工作月公示制度和发展对象历练制,强化基层党员管理,做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整镇提升。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