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60/2021-55714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百丈镇
  • 成文日期:
  • 2021-01-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百丈镇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1- 01- 07 10 : 05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面战胜疫情、确保平安稳定的基础上,坚决做到“两战”并重,奋力实现“两战”双赢,坚定年初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加强复工复产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好企业指导服务,特色小镇创建、农业生产、企业复工、项目推进、景区服务均有序推进。

坚持产业融合,不断丰富特色小镇内涵。今年是我镇创建市级特色小镇和省级运动休闲小镇的决胜之年,我们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新型项目,巩固赛事品牌,发展大众体育,融合产业发展,不断为特色小镇注入新动力,加大品牌效应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一是不断完善两大基地基础建设。完成辽宁冬训基地垒球场、国青基地设施提升,新增垒球运动项目。疫情期间,辽宁队垒球、皮划艇、曲棍球项目和浙江队水上项目等300多名运动员有序开展训练。年底,辽宁皮划艇队、曲棍球队、垒球队350多名运动员持续入驻冬训。二是不断探索专业体育向大众体育拓展。我们在举办各类专业高水平赛事,提升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成功举办鸟人飞行大赛、无人机航拍大赛、捕鱼嘉年华等大众体育赛事活动,积极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打造“温州体育人社区”,推出首届“冠军之路”体育嘉年华体验营,策划跑游百丈时尚体育小镇等活动,丰富小镇体育产业业态,增强游客导入动力。三是不断探索农体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赛事活动、发布旅游线路,策划“让‘梅’好再延续”“湖光秋色,此刻最美”等直播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提升百丈知名度。引导农企合作,深入挖掘飞云湖茶产业文化内涵,精心培育飞云湖茶区特色的绿茶品牌,开展杨梅干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有效提高百丈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加强媒体宣传,促进乡村观光采摘游和“一日游”发展,帮助茶农果农推广杨梅、白枇杷、蓝莓、脐橙等特色农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杨梅和脐橙采摘期间,日均游客量达3000人次以上。

(二)坚持克难攻坚,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我们坚持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以更强力度、更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开展项目攻坚专项活动。我们以更大的定力、更足的信心、更实的措施,深入开展“项目大攻坚”专项活动,成立项目攻坚领导小组,实行项目建设“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主体、一个包项目领导、一个攻坚专班、一张攻坚计划表。共计实施类项目36个,结算类项目35个,谋划类项目8个,实行挂图作战、周例会研判、月指数排名、定期通报等制度,实现推动一批项目开工、加快一批工程进度、完成一批项目结算、谋划一批项目前期的总目标。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今年3月20日启动环湖慢行道东侧一标段路基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7公里;完成建成区上改下基础工程一期,完成江园路1公里管网建设;完成朱垟村亭上亭下抗震安置小区外立面、百莲路抗震安置小区外立面、呈公坑外立面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建成区外立面改造22幢310榴建设,时尚、动感、清新的湖滨小镇建筑风貌在青山绿水间亮丽展现。三是民生项目成效明显。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公共服务提质扩面,累计投入630余万元,完成“四好农村公路”项目3个,实现建制村客车“村村通”;投资175万元,实施饮用水项目5个,全面解决低收入农户饮水问题;完成渡口渡埠改造、污水提升工程、农贸市场等建设,建成莒云村、双岭村、横辽村等3个村文化礼堂,完成台石村文化礼堂主体框架工程,顺利推进朱垟村、洪秀村文化礼堂项目前期,力争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四是重大项目期间进展顺利。成立政策处理专班,完成抽水蓄能电站、重点招商地块及环湖慢行道等重大项目政策处理、要素保障等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司筱线改造政策处理工作。推进百丈海棠湾度假康养中心及体育文化创意街区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下月,中心城区海棠湾即将发布招拍挂公告。

(三)坚持整创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再获金名片。我们以“两最”“五美”评比和国家园林城镇创建为抓手,以“精致化”理念推进城镇建设,全面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国卫国园双双获评。通过打造边坡绿化、湖岸整治、绿地公园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城镇绿化面积和绿化景观,成功入选“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评,创成温州市首个国家园林镇。二是全力推进“两最”“五美”创建。深化“最美村庄、最美网格、最美村民中心、最美站所、最美办公室”为主要内容的“五美”评比活动,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每村打造1至2个亮点项目、美丽庭院或美丽田园,紧扣“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要求,突出各村特色,如打造商旅文化朱垟村、畲家风情建民村、“仙人掌”主题南坑垟村、最美乡愁阳山村,推动各村特色发展。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自觉践行“一江清水到温州”的发展承诺,健全完善环境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河长制、路长制等城镇秩序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库周畜禽巡查整治,关停整治大洋沙场,飞云湖水质全年保持Ⅰ类以上,有效保障了温州500万人的饮水安全。

(四)坚持精准帮扶,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一是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机制。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成立脱贫攻坚工作专班,举全镇之力全面深入实施“联村包户”“一岗双责”“一户一策一干部”等责任机制。4月份以来累计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专题会35次;60名干部结对低收入339户实现干部帮扶全覆盖,累计开展低收入对象关爱大走访活动6100余人次,发放困难慰问物品436份、7万元,因户制宜为结对低收入农户量身定制帮扶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帮助低收入农户摆脱困境。截至目前,我镇4户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8000元农户全面消除;今年累计新增列入低保对象7户17人,新增临时救助对象20户3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24万元、大病救助金5.72万元、残疾人补贴17.9万元,低收入家庭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0%,12户五保对象全部实行集中供养;1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其中飞云湖50.27万元和朱垟村50.37万元;11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其中飞云湖27.27万元。二是全力推进农村困难家庭无房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危旧房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全镇共梳理21户农村困难家庭无房户,通过自行建房(6户)、投亲靠友(14户)、养老院安置(1户)等方式,已全面实现“清零销号”。全力推进台石村地质灾害安置点建设,落实班子成员包幢工作制度,实行挂图作战,全程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截至目前,全部8幢主体工程已完成结顶,其他配套工程已完成预算审价,正全力以赴推进。三是狠抓产业帮扶补齐经济短板。因库区乡镇产业发展受限,种养殖业产业发展空间小,符合补助农户少。4月以来,投入产业帮扶资金共22万元,帮助113户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同时鼓励低收入农户发展来料加工、蜜蜂养殖等产业,加快低收入农户产业项目发展;流转村内闲置土地谋划村集体增收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让贫困户有事可做,让产业为扶贫造血,从而增收脱贫。四是强化多方扶贫提升造血功能。全面排查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情况,落实低收入农户子女就学扶贫政策,确保55户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不失学、不辍学。通过“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加强低收入农户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累计开展低收入农户、残疾人等专业技能培训100多人次,其中低收入农户参与免费就业培训30人,已全部安排就业。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下步,我镇将以全面小康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为起点,继续围绕时尚体育小镇建设总体目标,纵深推进体育、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时尚体育小镇”升级版。

(一)建设两大重点项目,谋大镇域空间布局。百丈镇建成区规划建设面积仅0.48平方公里,随着小镇建设不断深入,城镇发展空间受限,现已难于满足时尚体育特色小镇长远的发展。在新一轮城镇规划中,我镇将叶岸山地块列入建成区规划,形成一湖两翼的发展新格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叶岸山大桥建设已列入县“十四五”规划谋划。下步,我们将此项工作作为我镇的重点工作来推动,通过多渠道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早日启动大桥建设,为时尚体育小镇建设拓展空间,为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实现新突破,为库周群众转产转业和增收致富打开通道。同时,拉高标杆谋划建设好环湖公路,以环湖公路为纽带,扩展小镇空间布局。按计划完成一期7.813公路路基工程,争取年内启动二期14公里建设。路基工程建设完成后,根据体育赛事活动和旅游发展的需求,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露营观景观赛平台、驿站等基础设置,并同步对湖岸生态进行修复,设置标识标牌,布置灯光夜景,打造最美环湖景观带,为下步培育马拉松、骑行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和休闲旅游产品奠定基础。

(二)打造农体旅产品,谋大特色产业格局。坚持时尚体育小镇特色,在打造产品、增加体验、品牌赛事、提升人气方面再发力,促进农体旅融合发展。一是不断擦亮“时尚体育”品牌。不断完善两大基地建设,引进更多专业队伍和特色项目,丰富时尚运动元素。继续培育小镇品牌赛事,定期举办“挑战自我 记录百丈”2020百丈时尚体育小镇体育嘉年华,组织环湖山地挑战赛、青少年轮滑迷你马拉松比赛、游泳精英赛等系列活动,记录百丈体育项目记录,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到百丈打卡超越,进一步打响“时尚体育”品牌。二是持续增强游客导入动能。积极对接辽宁队、旅行社、体育协会,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推出曲棍球、皮划艇体验营,打造运动研学、健康养生游、户外运动等以渠道获客的业态产品,推出一日游和两日游旅游线路,增加游客导入,切实提高小镇旅游人气。做好做足招商前期工作,谋划成熟地块,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海棠湾度假康养中心、体育文化创意街区、精品民宿村等旅游配套建设,逐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体验,夯实体育小镇产业基础。三是全力推进生态农业品牌化发展。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特色水果产业链,引导农特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东魁杨梅、茶叶、脐橙、杨梅干等农产品品牌,争取更多百丈特色农产品列入“泰顺Lang系列伴手礼”;建立农业基地+旅行社模式,深入谋划农业观光采摘游活动,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三)聚焦重大项目,谋深小镇颜值品质高度。坚持紧扣目标任务,将“精致化”理念贯穿整个景观营造、城镇建设、项目实施各环节,真抓实干、全力攻坚,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一是高品质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围绕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旅游厕所、游步道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完成游客中心、标识标牌等提升工程;完成“温州大道”古道修复12公里,叶岸美丽渡口创建;启动百胜路改造及景观提升、智慧城镇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区道路改造及景观提升、渡口码头地块运动休闲公园等项目,建设1万方湖畔阳光沙滩、江滨路2万方阳光草坪等滨湖景观带休闲运动体验节点。二是高定位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对照标准指标计划投入2000万元,推进田园步行道、亲水平台、观光采摘休息驿站、农业园区标识标牌、体验娱乐等休闲设施建设,打造一条集比赛训练、运动休闲、康体养生、旅游度假、观光采摘打造最美沿湖观光带。投入520万元,充分挖掘阳山村“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改造的司筱线区位优势,打造具有三生融合、美丽田园特色的最美乡愁村。三是高标准推进“两最”“三美”评选工作。强化考核奖惩结果运用,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推进“最干净、最脏”乡镇(村居)评选,全力推进最美庭院、美丽菜园、美丽田园、最美乡愁村等最美系列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精品村,争创一批A级景区村。四是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抽水蓄能电站、司筱线改造、重点招商地块及环湖慢行道等重大项目政策处理、要素保障等工作。积极谋划体育综合场馆建设,做好朱岭、叶岸山等地块、金坑湿地公园等项目招商推介,积极招引一批户外拓展、运动休闲、极致体验类项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