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以创建高水平创新型强县为目标,主动融入温州“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发展格局,谋深谋实谋准年度任务,以“起跑即冲刺”的拼劲、“出手即出彩”的决心、“干事即干成”的昂扬姿态补短板扬优势,夯基础提能力,努力交出高分报表。现将202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 按照上级要求,依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分工和本部门工作职责,县科技局承接着26县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任务3项,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7项,市对县考核指标任务4项,市科技局考核任务7项。纳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3项,县委十四届第十次全会报告任务3项,“六重”清单4项,“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行动4项。 一是科技重点指标实现“半年红”。今年以来,县科技局紧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科技重点指标,全力以赴强保障优服务,各项指标呈现出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完成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企业上报1.78亿元(未核减),占GDP比重为1.46%;1-5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89万元,同比增速39%,全市排名第1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9.42%,全市排名第7位;1-5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780万元,同比增速207.1%,全市排名第2位;1-5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2240.5万元,同比增速43.98%,全市排名第7位;5月,规上工业企业“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上线率实现100%,全市排名第1位。 二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带动作用,以“集聚高端人才、转化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优化我县“R&D”研发经费结构,助力我县传统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谋划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新年伊始,局班子多次带队赴周边县市开展高能级创新平台考察学习,深入走访3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难题及服务需求调研,征集技术难题及服务需求29条,人才需求23条,意见建议6条;相继与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双边高能级创新平台合作洽谈,在全国泰商大会上与浙江农林大学、温州理工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走访竹木企业,征集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意见和建议11条,拟定《竹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方案》。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落实装修、技术平台搭建经费方案,完成山海协作项目立项前期准备工作,研究院装修设计方案经多轮对接,已出平面布置图和效果图。6月24日程义副县长召集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等10家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对《共建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合作协议》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科技企业雁阵梯队不断壮大。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规上企业和高新企业“双迈进”计划,做到早谋划早部署,实现新突破。密切部门合作,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扎实开展重点企业核查,定期组织专题业务指导。实行“清单式、保姆化”服务,梳理难题清单精准辅导,动员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企业研发中心。钜恒源管业、顺威新材料等9家企业成功认定为第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康鸿天然护肤品研发中心成功认定为第一批市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瑞发科技、卡达阀门等6家企业申报第二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栀子花精油冷凝皂、竹条(砧板坯料)申报市级专利产业化项目。 四是“科技e联”党建联盟服务持续优化。自2020年7月率全省之先成立“科技e联”党建联盟以来,县科技局不断优化延伸服务的深度广度,丰富科技特派员帮扶形式,升级“1+2+3+X+Y”结对模式,根据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和技术资源优势,组建茶叶、中药材等5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多学科荟聚融合组团服务,打造新时代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升级版”。协调解决铁皮石斛含片加工、豆腐柴粉末研制、夏秋茶开发利用等“急难愁盼”问题9项,入企技术服务100多人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38项,开展茶叶、果蔬、中药材等人员技术培训8期600多人次。 五是学党史不断汲取砥砺奋进力量。建党100周年之际,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积极安排部署,狠抓学习质量,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立柱架梁,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有力。制定《泰顺县科学技术局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学并行,扎实开展理论学习研讨。采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必读书目和“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学习载体,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干部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落地见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线,全面拓展“三服务”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促进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二、存在问题 一是科技重点指标面临新压力。因纳统企业数量减少、纳统企业产值不高、统计数据被核减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社会R&D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多项科技重点指标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全社会R&D经费指标结构不合理。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自报1.78亿元,其中规上工业0.53亿元、特(一)级建筑业1.25亿元。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少,在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比低,建筑业研发占比高,基础研发台账支撑不足,核减概率较高。2019年申报1.32亿元,核减后为0.66亿元,核减比例为50%,占GDP比重0.6%,按今年破“1%”要求,单一年度提66.7%,提升幅度过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标占比难提高。工业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引进偏少,2021年全县有32家规上工业企业,列入高新统计目录的只有11家企业,当年新增规上工业8家,能纳统的企业仅3家,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随着分母增大数值下降。生命健康制造业总产值指标短板。全县生命健康制造业企业明显偏少,后备企业基础单薄,梯队结构不理想,目前规上企业仅天关山酒业1家企业,1-5月产值785.7万元(2020年该企业总产值2157万元),离年度考核任务3000万元尚有较大差距。 二是科技赋能发展面临新挑战。2019年,县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0.15亿元,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为0.95%,比温州全市低4.69个百分点,比全省低4.18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就从源头上动力不足,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等重点科技工作,缺乏长效协调机制,科技招商缺乏有效抓手。 三是科技创新创业氛围不够理想。我县企业大多尚处在生产能力提升与资金积累阶段,资金实力不强,企业发展提速上还有差距,具体体现在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研发投入少、研发项目少等方面。另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信息和沟通纽带,地理位置不够优越和政策扶持力度无明显优势,导致企业难以招到适合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企业难以形成良好的人才结构,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发展,现状在短时间内较难改变。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全力冲刺重点任务指标新突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做好“招强引高”,招引培育“高、精、尖”科技企业,真正改善产业结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激发研发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指导企业做好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申报,实现月度增速正增长。全年预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0.7亿元,同比增速40%;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积极招引培育优质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认定力度,积极对接县经信、统计等部门做好企业在上规前将符合高新产业目录的企业纳统。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速2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积极对接县发改、经信、城建中心、环保、统计等部门,加大在库投资项目指导力度,挖掘新投资项目入库纳统,实现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去年有较大增速。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6亿元以上,同比增速达20%;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实时跟踪指导已入库的浙江天关山酒业有限公司应统尽统,联合经信等部门积极培育扶持康鸿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瑞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规下生命健康企业转规上企业。 二是致力构建科创平台体系新格局。用好现有平台,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2018年泰顺县与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合作签约,成立“泰顺县现代农业与休闲产业发展研究院”,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合作开展产学研活动和科技人才培训,开展农业技术难题攻关和全产业链服务,推进成果转化落地。打造全新平台,推动竹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进程,尽早完成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和泰顺竹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装修和落地运营,开展竹木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推动泰顺县传统竹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竹木生态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泰顺竹木产业发展的展示窗口。对接区域平台,主动承接平台“溢出效应”。市域高能级平台有30余家,与泰顺县产业发展对口的高能级平台,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等,重点服务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结合泰顺县产业发展需求,主动承接市级平台“溢出效应”,切实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为泰顺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是着力培育企业雁阵梯队新阵容。完善“微成长、小升规、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打造梯度结构合理的科技企业雁阵梯队。持续挖存量,引增量,通过引进培育、孵化器孵化、回归泰商创办、传统企业改造提升、高新企业派生等方式,不断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择优扶持做强一批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储备充足的种子企业;加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头部企业”。2021年,力争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市级研发中心2家。 四是奋力书写创新理论新篇章。依托“科技e联”党建联盟,推动“单人单点”服务向“组团联动”服务转变。加快科技信息交流共享,“在线推送”科技新政策、新技术、新成果,“在线征集”一线技术需求,“在线解决”技术难题,科技服务组团开展,达成技术需求和服务的快速精准对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资源优势,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打造一批科技特派员农业特色品牌,形成科技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沿袭泰顺县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优良传统,实践“将论文发表在乡村田野上”,持续擦亮科技特派员这块金字招牌,迸发出新的活力。 初心不渝勇奋进 砥砺前行显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县科技局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和市科技局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紧抓实抓细各项指标实现进等升位,奋力开创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彰显建设“重要窗口”的科技担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