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23/2021-55777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县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 2021-02-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泰顺县卫生健康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1- 02- 04 09 : 31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等精神,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疫情防控迅速有力

一是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成立“1+17+1”疫情防控组织体系,落实“一日一会商、一日一建议、一日一快报”,根据疫情发展第一时间成立并向疫情较重的泗溪镇和凤垟乡派驻工作队。在疫情防控前期,适时将县中医院医共体总院改造为集中诊疗定点医院,选派县人民医院内科护士陈斌作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第二批队员驰援武汉、内科护士吴陈苏支援温州。完成两家县级医院PCR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培养增加核酸检验人员至16名以上,并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补充核酸日检测能力协议,常态化开展市场、医疗机构等重点环境和从业人员等健康监测,确保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日检日清”、突发应急状态下5-7天完成辖区内人口最多的乡镇全员筛查任务。推动复工复产复学复游,下派驻企健康指导员282人服务指导企业2892家13735人次;抽调153名驻校助学健康指导员现场指导学校128所5020人次,巡查2472人次;圆满完成重大会议、考试、活动、防汛防台等医疗保障和疫情防控措施。

二是严格院感防控工作。成立卫健系统疫情防控指导监督组,落实县医共体总院对医共体分院开展全面院感防控督查,累计全面督查8次、部分抽查12次,督促严格落实预检分诊,住院“一人一陪护”,“扫码+测温+戴口罩”,对发热患者实行登记、询问旅居史等措施,对3家医疗机构下发“风险提示函”。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及局机关工作人员外出参加培训、会议或疗休养等外出管理,引导医务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降低院内疫情输入性传染风险。9月30日首次以无脚本实践、全程摄像的方式举行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10月10日-20日,指导全县19家乡镇卫生院245人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演练,极大提升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和意识。开展秋冬季新冠肺炎网上培训1002人次,累计开展培训1.6万人次,11月15日组织全县应急采样队伍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和现场实操。

三是强化疫情防控补短板工作。对现有防疫物资储备进行全面排摸,制定重点防疫物资60天储备清单,并积极落实县财政安排59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储备,并将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部(第二层)用于县重大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与保障仓库。确定县人民医院为收治定点医院,县中医院为后备医院,指定县体育中心作为“方舱医院”改造场地。强化流调溯源力量配备,县疾控中心设置新冠肺炎应急小分队4支16人,组建流行病学调查专业小组25支100人。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更新购置监护型120救护车3辆、负压型救护车2辆,积极落实县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东溪分院及雅阳分院改扩建专项债项目,并争取列入“十四五”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县中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县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改造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

(二)健康泰顺建设持续推进

根据县委县政府“20个专班大推动”攻坚机制,卫健系统成立健康泰顺建设工作专班,已开展对19个乡镇及重点部门四轮全覆盖的工作督导。2019年度健康浙江考核我县列全市第一。截至10月,我县健康温州建设得分901.51分,缺项40分,标化后得939.07分,排名全市第十一,9月巡查暗访评分健康温州建设排名全市第三。启动健康教育“百千万”工程,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44人,共开展健康讲座220场,受益人数达1.25万余人,发放资料40.5万份。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试点工作111家,覆盖率达66.86%。此外,全县9个康养建设项目,年度投资任务数8.45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额数约7.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92.30%。

(三)县域医共体建设纵深发展

根据县委“六重”清单的文件要求,成立县域医共体工作专班,对省定任务进行专项攻坚。制定出台《2020年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明确“施工图”和“时间表”,县卫健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医共体督查领导小组,常态化对重点任务清单开展督查,指导医共体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10月16日,启动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超声医学)试点,采取专科帮扶合作模式,逐步建立远程超声会诊系统,推广掌上超声、遥操作超声机器人。省卫健委曹启峰副主任、黄俊毅副局长等领导分别于7月、9月来我县实地调研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11月11日,全省医共体建设现场会通报泰顺县县域医共体任务完成率达91.7%,4项任务正在推进中。会后根据市卫健委要求,开展了重点任务“清零行动”,确保将在11月底完成所有建设任务。1-10月,县域就诊率82.8%,基层就诊率67.57%;分院门诊、住院人次、小手术同比去年分别增长8.3%、65%、12.3%。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强化

一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10月,泰顺县公立医院医疗总收入23546.06万元,同比下降10.35%;门急诊均次费用203.19元,同比增长5.76%,超省定考核要求0.76%;住院均次费用7420.07元,同比增长18.03%%,超省定考核要求13.03%;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137.78元,与全省1-10月平均(123.47元)超14.31元;药占比36.48%,同比下降-2.11%。1-10月,县人民医院收支平衡-1554.73万元,中医院收支平衡-415.6万元。10月,泰顺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得分68.75分,全市排名第10名(最高分是瓯海区91分),与第9名相差4.34分。

二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根据《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就医体验大提升实施方案》,深化跑改20项指标,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优化升级,强化预约挂号、预约诊疗、预约检查检验,丰富互联网医院的内涵,推进“智慧食堂”“智慧停车”建设。目前,县人民医院门诊智慧结算率71.17%,住院智慧结算56.07%,县中医院门诊智慧结算74.35%,住院智慧结算率58.5%,均达到考核要求。全面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累计受理各类卫生行政许可事项323件,按时办结率100%,卫健系统139项政务服务权力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即办件达76%,全县通办比例99%,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7%。

三是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打造县域内中医智能诊疗中心,实现了市县中医院专家与19家分院的医生进行远程医疗协助、处方审核和远程会诊“三级联动”。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中医馆设置率达100%。泰顺县中医院创成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向乡镇卫生院推广6类34项中医适宜技术,村卫生推广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疫情期间持续开展中药预防服务。县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在疫情期间免费为正在隔离点接受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等2000多人提供中药预防汤剂12800余帖。

四是推进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开展现代医院制度建设试点,召开现代医院制度建设推进会,县人民医院与重点科室签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任务责任书》,对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等具体管理和运行进行明确。加强医疗人才引留育,2020招收本科及专科定向培养医学生20名,成功引进的紧缺型人才4名,引回定向毕业生34名,2020年度县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入围52名,对驰援武汉的编外护理人员陈斌给予直接考核入编,慰问一线医护人员272名,发放临时性补助482400元。严格做好院前急救工作,从1月31日至7月17日每天安排两辆救护车在温州动车站、机场接运返泰人员,县120急救中心累计呼入量11276人次,出车3371余次。开展“护卫生命,天使血缘”、“6.14世界献血者日”等献血活动,目前,全县献血总量4281.5单位,献血任务完成率114.17%。

(五)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巩固

一是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我县已于2019年底提前完成适龄儿童窝沟封闭任务,实际完成封闭2602人;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累计完成8491份,目标人群筛查率46.70%,完成肠镜检查545例,完成率121.11%;重点人群流感累计接种4900人,全县任务数4900人,完成率100%。提前完成3岁以下托育机构建设,新增托位40个。保障血透患者需要,县中医院新购置10台血透机,目前共投入使用血透机30台,长期血透病人81人。

二是优化妇幼保健服务。持续推动重大妇幼项目落地,深化“互联网+”母子健康服务模式,继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五色”分级评估。全县共筛查高危孕产妇609人,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为100%;孕产妇死亡0例,危重孕产妇救治17例,产前筛查发现高风险49例;0-3岁儿童完成标准化发育筛查6365例,筛查率60.57%。做深做实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推行免费避孕药具快递送到家“零次跑”服务,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完成率102%。新增妇女免费服用叶酸人数1552人;婚检率为90.70%;孕前优生检测完成228人;新生儿活产数1816人,先天性心脏病“双指标法”项目筛查1811人,筛查率99.72%。全县26家接种门诊已经全部完成新系统运行。

三是逐步推行“互联网+健康养老模式”全覆盖。逐步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模式”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雅阳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基本建设70%。多学科协作推进安宁疗护发展,雅阳分院基本完成安宁疗护服务建设,县中医院也已全面启动建设。2020年全县老年人数64684人,医疗康复床位数268张(其中人民医院130张,中医院100张,三魁镇中心卫生院18张,雅阳镇中心卫生院20张),医疗康复床位数达4.14张。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服务人口数31806人,健康管理率75.57%,高血压规范管理率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1.75%和72.35%,血压和血糖控制率分别为61.15%和56.44%。

四是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协同属地公安和统计部门摸清服务人口底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助经费实行标化工作当量购买。司前、泗溪、筱村和西旸4家分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全县“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率为68.42%,确定雅阳镇中心卫生院作为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的重点培育对象。进一步加强医防融合,建设县域医共体全-专联合门诊19家,组建全-专融合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2支114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06845人,规范签约率41.75%,重点人群签约占比78.98%,完成低收入农户签约服务13250人,签约率为81.66%。向个人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开放117003份,开放率50.13%。

(六)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

一是开展卫生创建,雪溪、东溪乡通过创建国卫乡镇省级考核,三魁、西旸、柳峰等3个创国卫乡镇和彭溪、包垟、西旸、柳峰等4个省级卫生乡镇复审通过市级考核,申报健康乡镇4个,健康村19个,健康单位19个,健康家庭1900户。二是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组织各乡镇开展越冬蚊、早春蚊和夏秋季蚊虫消杀、春季灭鼠、清除“四害”等活动,累计投入药物3756公斤,消杀面积达187.8万平方米,清理病媒孳生地17928处、垃圾180余吨,使用灭鼠蜡块、饵剂等2540公斤,并对19个乡镇开展实地督导和技术指导72次。三是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现已完成改厕140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5%。

(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

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完成投资约2450万元,完成主体结顶及部分安装工程。筱村镇中心卫生院扩建工程投资1421万元,老中医院修缮工程投资约183万元,现均已完工。县人民医院门诊扩建工程完成投资约600万元,完成主体框架四层。提升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投入250万元完成筱村镇章前垟村、彭溪镇富垟村、仕阳镇严山村、彭溪镇五里牌村等4个村卫生室两层主体框架施工。提升建设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目前我县建设母婴设施18家,完成率100%(其中规范化公共场所母婴设施7处)。改造提升村卫生室50家,标准化率达到94.43%,就医环境、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新增辆流动服务车8辆,构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巡回医疗服务站点”17个,每两周赴山村开展巡回医疗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实时医保报销、慢性病随访、健康宣教等服务。

(八)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

强化卫健系统党的组织领导,28家公立医院党支部实现全覆盖,全系统新吸收预备党员15人,转正17人,入党积极分子28人,构建层级向下贯通、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的“1+2+X”党群服务体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定期召开局党委会,主持召开大型学习会、“一把手”上党课及民主评议会等5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牵头走访调研百丈、大安、西旸、司前、仕阳分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和扶贫联系村筱村镇翁家山村8次,组织起草调研课题2篇,“学习强国”APP100%覆盖在职党员。全面落实“红色领航、厚德精医”、“三亮一树”等行动,全系统创建示范党支部1个,6个党支部、15名党员因疫情防控表现突出受县委表彰。推进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1-11月,累计开展监督检查56人次,问责处理17人,发出廉政建议书13份,退回红包、卡券等14人次14980余元。此外,有效妥善处置网络舆情2起,化解办理信访件22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9.55%。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严格落实疫情监测、风险评估、院感防控以及重点地区返泰人员管控等措施,高度关注农贸市场、医疗机构、物流等重点场所及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根据要求按时报告发热门诊患者和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自愿检测人群检测结果,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做到“人物并防”,严守院内“零感染”底线。

二是抓好防控补短板工作。做好流调、检测、医疗救治等人力储备、培训和演练,储备十合一混采检测设备等满足6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的防疫物资和技术,每年至少开展1次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及个人防护培训,县级医院感染性疾病专业人才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不少于1名,开展检验工作的基层分院配备有PCR检测资质人员至少1名,根据疫情发展及时启动社区全员核酸筛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编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健全网络直报、舆情监测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逐步在设立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慢性病首席专家,培育首席卫生监督员、专业骨干等,全面推行“两员一中心一团队”的专业公共卫生融入医共体,县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各乡镇分院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率达到100%,完成卫生行政执法机构“七室一中心”规范化创建。

三是推进疫情防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尽快配齐发热门诊独立CT等设施设备,更新配置120救护车3辆。落实县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工程、雅阳分院改扩建工程和泰顺中西结合医院建设工程等专项债项目,并争取列入“十四五”建设规划,明确方舱医院改造建设方案,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改扩建工程项目和东溪分院迁建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县中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工程竣工使用。同时,投资200万元对泰顺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泗溪分院、仕阳分院、凤垟分院及泰顺县中医院医共体司前分院、彭溪分院等进行修缮维护。

(二)加快建设健康泰顺。将健康泰顺建设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美县城、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创建、“两最”评比、乡镇十大亮点项目建设等有机结合,出台《健康泰顺行动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健康浙江26项行动,全面推进健康泰顺建设。由县政府牵头召开健康泰顺推进会、迎检会等,开展对健康浙江指标自查工作,组织对各乡镇、部门单位开展专项督查,邀请省市专家开展政策解读,组织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业务培训及健康知识讲座,完成2020年度健康浙江自评上报及健康浙江信息管理系统的填报,确保获得年度优秀等次。同时,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凤垟、大安、雅阳、仕阳等4个乡镇申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筱村、泗溪、凤垟、大安、雅阳、仕阳等6个卫生乡镇通过省级复评,创建健康乡镇2个、健康村30个、健康单位30个、健康家庭3000户,国卫巩固暗访评分达到800分以上,县域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三)建设高质量县域医共体。根据省定任务清单要求,制定出台《2021年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明确“施工图”和“时间表”,实行“一季一部署,一月一小结”工作机制,常态化对重点任务清单开展督查,做好每月省市卫健委联系督导等迎检工作。抓好医共体基础巩固和内涵建设,通过“满意医疗”“智慧医疗”“平安医疗”“和谐医疗”等四大医疗主线,巩固省定55项和48项任务成果,探索医共体模式下的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人事薪酬制度、基层补偿机制、信息化建设、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医防融合等体制机制改革,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及相关指标等进行重点指标监测和日常动态综合评价。因地制宜深化医共体建设亮点打造,以三魁、雅阳、泗溪、筱村、彭溪、仕阳、司前等分院为重点,通过医共体总院与分院的精准帮扶和协同发展,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21年要力争医共体年度考核优秀,并积极争取市、省卫健委推荐,获得省政府对县域医共体建设激励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提升医疗卫生救治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继续深化医改“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监测评价体系40项任务清单,推进现代医院制度建设,2021年将县中医院纳入县现代医院制度建设改革目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完善总院及分院药品带量采购制度,定期公示、监督及监测医疗总收入、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均次费用等重点且影响较大的指标,确保2021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达到85分以上。持续巩固深化近三年20项改革任务成果,加大跑改领域事项向基层的延伸,积极改造提升医疗机构环境及就医流程,提高公共停车位流转、残疾人设施、就医流程、老年人服务等公共区域场所服务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信息化硬件投入,到2021年底,基层各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智慧结算率分别达到40%、30%以上。利用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契机,依托“互联网+5G”平台,建设县域远程超声等项目体系多点建设,加快培养基层专业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专科的能力。2021年力争完成并通过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县域就诊率同比提升1%以上、全力冲刺90%目标,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

(五)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市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托管关系,积极引上海中医药大学、市附一医、市附二医等上级医院对我县的帮扶合作力度,争取成为上级医疗机构或高等院校的教研基地,促进本土重点专科和人才建设。积极争取开展“卫生健康三年行动”,落实专项资金,在县“人才新政50条”等政策基础上对人才待遇进行再加码,赴各地医学院校开展针对性人才招聘,柔性引入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型人才。主动对接省市卫健委和县有关部门,争取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公开选调,规范系统内人才流动途径和渠道,完善干部选拔竞聘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推进医共体内优质资源下沉,健全“名医工作站”和医共体“人才池”等机制,实施医疗技能模块化培训,优化医共体高级职称自主评聘方案,医共体内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交流优先向临床一线及基层倾斜。2021年,计划引进紧缺型人才3名,招聘医疗卫生技术人才50名,全系统中高级职称达360名,占比达25.9%以上;医共体总院专家下派天数同比提升10%以上,其中职称晋升的中级以上人员每年下派天数需达30天以上,基层分院每年到总院进修学习人员不少于总数的5%。

(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院内考核与数据质控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三魁、司前、凤垟分院“全-专融合门诊”特色亮点创建,全县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率达50%以上,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以上。强化妇幼健康服务,扎实推进艾梅乙母婴传播消除及城乡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等项目,完成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工程建设,建设3岁以下照护服务机构1家、托位30个。深化老年健康融合发展,培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项目雅阳分院示范点,实现“互联网+健康养老”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平台全覆盖,指导推进县中医院、雅阳分院安宁疗护国家级试点,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8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1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推进重点疾病防控管理,迎接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扩项省级复评;强化艾滋病、结核病以及新冠肺炎、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及相关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评估、预警等工作;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疾病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和救治救助措施,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疏导专家组和心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实施尘肺病防治专项行动;开展饮用水水质、空气污染(雾霾)、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达到省定参考品目的80%;强化控烟工作,推进无烟机关等无烟环境建设。

(七)纵深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做好系统高知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县域医共体党的建设,推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改革、全面过硬。持续深化红色领航“厚德精医”行动,推广支部建在科室做法,打造一批党建特色品牌。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卫生等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并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改革,落实“互联网+监管”双随机抽查、医疗执业等专项监督,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疫情防控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挖掘、表彰和推广力度,开展“仁心仁术”优秀医务工作者和“十佳医院”评选,推进健康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新风尚。

泰顺县卫生健康局

2021年2月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