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垟乡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包垟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县委“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及打造“两地一级一区”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发展信心、牢树必胜决心、抢抓高速机遇,保持疫情防控的良好态势,取得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共同富裕,奋力冲刺全年红,全力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疫情防控的力度不变,创新机制筑牢安全屏障。坚持“应知尽知、应种接种”的安全理念,全力推动疫情防网络全覆盖。一是全面动员宣传。全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23次,实时传达省市县委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大旗,充分依托“今日包垟”微信公众号,转载中央、省、市、县权威媒体平台关于疫情防控的科普和自我防护知识,实行重点场所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控制农村“红白喜事”,累计动员取消24场,入户发放宣传单2032份,累计悬挂横幅42条,推进疫情宣传全覆盖。二是配强网格落地。为更好落实落细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我乡以网格化的方式配强工作队伍,共建立大网格队伍8支,小网格队伍20支,建立单独微信群每日按时上报排查信息。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细致排查,共入户排查30余次,排查总人数8271人,重点地区返乡人员6人,全部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做好群防群控,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三是加强疫苗接种。第一时间启动疫苗接种工作,锚定任务目标全力攻坚,按村分配任务数,做好接种底册,挨家入户动员宣传。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接种,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全程接种率100%,3至11岁儿童疫苗接种全覆盖,全乡第一、二针剂接种率全县排名前3。10月份全面启动加强针接种工作,通过微信群、短信、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加强针接种宣传,接种人数稳步上升,建强精细化防疫“堡垒”。 (二)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变,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升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一是做好农产农耕工作。组织乡林业站对松材线虫病开展防治工作,完成了全乡8117棵枯死木的砍伐和处理工作。抢抓文泰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文成开展合作引入糯米山药,发展种植基地50余亩。二是加强本土人才培育。省科技特派员王长春教授多次到横溪村指导小番茄育苗及种植工作,确保了嫁接苗存活率在95%以上。联合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泰顺县包垟乡杨梅生产技术培训班”,邀请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杨梅种植专家吴振旺教授为100余位种植户传授技术。三是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累计投入500万元,完成数字经济产业园科技大棚建设,5个大棚全部投入使用,新引入草莓大番茄、玲珑等多个小番茄新品种,发展水果小番茄8亩,上半年产出5000多斤,累计发展小番茄、网纹瓜、彩椒等无公害大棚果蔬种植18.25亩。四是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成功举办包垟乡第三届湖畔杨梅节活动,与温州广电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旅发展。活动当天网上接受订单1500余单,销售额达到15余万元。累计网上售卖3500单,销售额超70万元,能过线上红推动线下红,全乡杨梅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三)坚持大干快上的力度不变,项目攻坚提升乡村品质。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进“六重清单”看落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3万元。将2021年全年工作重点归类为年度十个重大项目,组建十大攻坚专班抓推进。在招商引资上,以茶山墩抗震安置小区落成为契机,引入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企业温州辉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小区,打造电子装配销售终端,消化空闲劳动力15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挂牌成立华蒙建设(浙江)有限公司,实现产业链的融合与创新。谋划花漫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项目正在设计阶段。在交通建设上,完成包垟店至陈坑后、涂山头至朝头垟两段“四好农村路”建设。总投资90余万元,落实实施少年洋美丽码头建设。在饮水保障上,今年累计投入500万元,基本完成供水水源一期工程建设,铺设饮水管道3.5公里,水厂完成已蓄水池底板和池壁施工,已准备投入使用。累计投入1200万元,于10月份完成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包括完成一二级泵站的基础建设和运输缆绳安装,完成镇墩基础挖掘清理和运输,铺设水管约6公里,智控系统投入生产。在安居圆梦上,累计投入2600多万元,加快避灾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小区主体建设。 (四)坚持生态宜居的目标不变,标本兼治保持环境常新。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协同抓好环境整治和思想除尘,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抓基础提升。总投资2000万元,实施包垟乡美丽城镇项目,对建成区路网及污水管网进行提升,建设邻里中心,建立综合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总投资1000万元,落地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对老街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包垟产业示范带,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加速推进最美乡愁村二期前期。二是抓旅游建设。总投资700万元,实施林秉权故居(红色旅游精品景区)项目建设,按照修旧如旧、恢复生活场景的标准,对林秉权故居、林超故居、老校舍进行修缮,多方面挖掘林秉权红色史料,编排林秉权情景剧,打造“六个一”党史研学路线。总投资800万元,实施星火小镇(泰东北)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工程建设,目前项目已进场施工。动员群众,统一思想,打造美丽入城口百亩美丽田园。由林岙村集体流转农田60余亩,统一种植红米,打造林秉权美丽田园。三是抓长效治理。制定出台了《包垟乡2021年度“两最”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和《包垟乡“三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日督月考季评”的模式,常抓“两最”创建。累计开展集中整治200余次,打造美丽庭院500余处。每季度开展乡村两级美丽家庭、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评选,引导群众改变环保习惯。全力攻坚“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划分乡干部责任区,每周开展集中治理,拆除违章建筑8处,全面拆除中心村旱厕和畜禽养殖棚,取缔建成区畜禽养殖。 (五)坚持群众满意的标准不变,普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以全面坚持小康社会为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各项工作,平安护航建党百年。一是持续系紧扶贫纽带。完成232户327低收入农户“浙江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应用系统”录入工作,成功申请低保户3户4人、特困户9户9人、低保边缘户1户2人,退出低保户2户2人、特困户2户2人、低保边缘户1户1人,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每月走访。申报扶贫项目4个,临时救助26户47人,发放临时救助金63500元,对12位困难老人申报适老化改造。报送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就读大学教育阶段助学补助2人。二是推进教育卫生发展。报送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就读大学教育阶段助学补助2人,总投入800万元的乡公立幼儿园主体及装饰装修工程于9月份完成全部建设,10月份投入使用,解决全乡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三是全面构筑平安环境。深入“一岗双责”责任体系落实,组织防汛防台及消防安全演练三场,每月与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中队等对燃气供应站、合用场所等进行联合执法,开展“反诈骗”、“国家安全日”、“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安全护航建党百年。推进“343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运行,细分9个大网格为21个“微网格”,组建了21个“微网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组。建立每日一研判、一周一会商、一月一分析的信访工作机制,构建“党建+信访”格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起、化解25起。严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全面推行中心村丧事集中办理。四是稳步推进文化繁荣。全面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立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端午节、母亲节、国庆节等文化驿站系列活动15场。 (六)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不变,建强队伍凝聚干事合力。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服务效能升级。在基层党建上,全面构建大党建格局,深入开展“三创一转”行动,打造林岙红色美丽精品村,建设包垟底村村民中心,打造两个村级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服务活动15余场。严把党员入口关,建成全域党建联盟,跨县域与文成黄坦镇组建党建联盟。纵深推进《温州市村社组织“健康运行指数”评价办法(试行)》落实,抓好新一届村干部履职践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各领域“党群心连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每月开展党建督查,每季度举办村村擂台赛,选送优秀行政村参加县级村村擂台赛。在政府建设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营造“干中换、换中干”的换届氛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规范执法,培养干部自觉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财务管理制度、工程建设发包制度,强化对重点领域监管工作,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落实《包垟乡领导干部一包五必抓》制度。有序开展老龄、共青妇、民兵、民族宗教等工作,自觉接受乡人大监督,全力配合支持人大依法履职。在乡镇换届上,新一届党委班子满票当选,全乡党代表换届、人大代表换届平稳有序,并成功推选出新一届县级党代表、人大代表。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包垟乡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建设“重要窗口”的重要发展时期。2022年,全乡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生态优先、红色引领、创新驱动、和谐智治、人才兴乡”五大举措,稳步建设现代化未来乡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建设美丽、共富、幸福、红色四个包垟。 (一)乘势而上抓攻坚,持续夯实城乡基础。持续发挥好“十大专班”在重大项目攻坚中的推进作用,挂图作战、合力攻坚,高质量完成“六重清单”各项任务。完成供水水源一期工程和应急备用水源两大工程投入使月,装配泵站远程自动化控制、水位监控、远程视频监控和水质水量监控四大系统,全力打造数字化供水体系,构建“一主一备”水源保障格局。协调建房户需求,加快推进避灾安置点工程推进,完成外立面建设。推进东山避灾安置点挡土墙建设,保障民生安居。稳步推进少年洋美丽码头建设,集中开展道路护栏违规拆除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乡贤资源作用,多举措开展招商选商工作,谋划好花漫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护航项目顺利落地。加速推进包垟乡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前期,计时明年初启动项目施工。落地美丽城镇项目建设,实施新岭线路网改造工程、康养路路网改造工程、公立幼儿园路段路网改造工程,新建3处生态停车场,对建成区1.5公里主干道进行景观节点及人行步道提升,建成邻里中心,完成综合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建设。 (二)保持定力抓产业,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全面做好新年杨梅采种植管理工作,抓好病虫害防治。做好糯米山药基地、豆腐柴种植基地的培育工作,确保糯米山药保底收购落实。推进横溪村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完成科技大棚数字化提升。完成智能控温系统、自动化水肥灌溉系统、手机APP一键操作等大数据技术搭载,实现在手机上就能一键式调节监控包括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引入大数据溯源系统,用数字技术串联产、供、销环节,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加速推进林秉权故居(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完成林秉权故居陈展建设。依托红米美丽田园,将老发电厂改为老碾米厂,复原传统农业技艺。以抗震安置小区为基础,委托专业团队,以独具特色、较高标准为目标,打造可接待旅游团队的民宿村。立足飞云湖生态资源,以马迹渡口最佳观湖点为基础,建设富有特色、较高等级,以异域风情为主题的自驾车营地项目,打造网红打卡点。谋划开展好农民趣味运动会等旅游活动,做大全猪流水宴旅游标签。 (三)持之以恒抓整治,持续打造美丽乡村。持续抓好“两最”创建各项制度落实,高质量组织好每月、每季度的评选工作和“三美”创建工作,争取“绿码村”数量增加。全域抓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重拳推进鸡鸭散养、违章搭建防反弹工作。加速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落地,完成老街改造工作,打造成为最具浓郁乡愁的古街打卡点。推进抗震小区入口、原垃圾焚烧炉等节点打造,建设生态停车场。加速推进横溪村最美乡愁村二期建设,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灌溉用水设施、生态公厕、长廊游步道、微型生态停车场等附属配套设施。在村尾龟文墩区块搭建捉泥鳅、摸田螺、垂钓等功能的农趣体验活动场所,实施“全猪宴”配套建设工程,对全猪宴场所周边进行景观提升,推进横溪村小微节点改造。 (四)行稳致远抓民生,持续发展社会事业。高标准抓好消薄防滑工作,以“一户一策一干部”低收入农户帮促,抓好产业、就业、安居、医疗、就学等多方面的实施帮扶。落实落细“雨露计划”、“安居圆梦”等政策落地,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推进家门口就业。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打好产业增收、抱团投资组合拳。全面抓好全乡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全力推进移风易俗,指导各村做好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绷紧神经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举措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加强针种率在100%。全域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好消防安全、防汛防台各项工作,抓早、抓小各项矛盾化解,构筑“党建+信访”工作机制,为建设平安包垟保驾护航。 (五)提高标线抓建设,持续激发创业激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力度,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全面从严治理庸、懒、怠现象,着力解决好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凝聚合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坚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务环境。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