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浙南边陲的泰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区位条件差,山高路远成为了几十万山区百姓发展的最大的难题。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泰顺调研时留下了“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九字方针。自此,一场声势浩大的“下山脱贫”行动在泰顺县吹响号角,拉开了泰顺生态保护、除险安居、脱贫攻坚的序幕。经过近二十载努力,泰顺通过下山移民、分流安置等方式,让10余万农民实现了异地搬迁、安居乐业,山乡面貌也随之发生巨变。
日前,记者来到了这个“共富大搬迁”的先发之地,看泰顺是如何从“穷在山上,苦在路上”,蜕变到让村民在家门口驶上共富“快车道”的。
分类施策,资源集聚,让山上人愿意下来
如果说泰顺是全省“共富大搬迁”的先发之地,那么司前畲族镇便是先发之地的“先飞之鸟”。
19年前,司前畲族镇带动原峰门、黄桥、竹里乡一并纳入建制镇范围,率先打破户籍、农房、土地的限制,在全国首创实施了新移民模式——“一镇带三乡”,依托司前镇已有的公共资源、区域环境优势,把周边小乡纳入全局性规划,形成“一盘棋”建设。
位于司前畲族镇的峰门新村一期,正是这一模式的发源地。2004年,第一批安置房刚建成,222户农户就迫不及待搬进了新家,夏有红正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老房子在山坳里,年久失修,存在很多隐患,想来镇里办个事也得花上大半天的功夫。”夏有红回想起当年的情形,仍十分唏嘘。她坦言,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自己也曾打过“退堂鼓”,担心要是下了山,过得不好可怎么办。
为了让村民们能有迈出大山的底气,泰顺县根据搬迁对象意愿和经济条件,分类提供了自行购房、集中安置、廉租房等多种搬迁方式,并根据拆除危旧房的类型、建筑面积、拆除时间节点,实行梯度奖励办法。这些政策的推行在大大降低村民搬迁成本的同时,提升了集聚效率。
“现在出行很便捷,菜场、超市、医院都在家附近,政府的补贴也帮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有红欣喜地说。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泰顺县又将灾后重建、抗震抗台、异地搬迁等工程有机整合,陆续实施了无区域生态移民区、抗震安居小区、乡镇异地避灾移民小区“三个1.5万”生态移民搬迁平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如何让搬下来的村民,住得自在舒服,成为当时泰顺县委县政府亟待破解的新难题。
“阳光家园”小区是坐落在泰顺县中心地段的一个无区域生态移民区。所谓无区域,指的是这里居住着从全县各地偏远山区、自然保护区等下山进城的居民。对于住户韦开波而言,下山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孩子教育的高质量保障。
“原本的老宅在罗阳镇鹤联村的深山里,已经属于D级危房了。”韦开波告诉记者,那时山高路远,两口子又在外乡打工,对于孩子的读书问题,曾几度犯愁。“现在好了,我站在家里的阳台上,都能看见孩子从学校放学。”韦开波打趣说。
“地广人稀,资金与资源无法支撑公共服务全覆盖,曾是我们的一大短板。”泰顺县县长李剑锋告诉记者,随着大搬迁与城镇化发展。县里的资源、资金由分散投放转为统一谋划,对公共服务的覆盖提升有着很大帮助。
走过19年搬迁路,老百姓对下山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惴惴不安转变为信心满满。据统计,目前,泰顺已将35538户农户共10万余人迁往山下集聚安居,实现23个行政村和361个自然村整村搬迁,46个自然村自然消亡。
权随人走,产业富民,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安居方能乐业。搬迁下山后,住房改善了,生活便捷了,可习惯脚踩泥土地的农民下山后该如何谋生?山上的地又该如何处置?
为此,泰顺将“富民安民”的目光瞄准到身后那片绿水青山之中,以“农户下山、产业上山”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建立起了“权随人走”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把搬迁群众留在山上的土地、林地资源,通过租赁、流转等方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自然村的消亡,带来了产业的复兴。下山搬迁后腾退出的深山密林成了司前畲族镇徐宅村村民严立超发展养蜂事业的“甜蜜谷”。
记者在山林间见到严立超时,他正在逐一检查摇蜜机里的蜂板出蜜情况。“2005年前我一直在外打工,收入不算高。”严立超告诉记者,徐宅村山多人少,生态好、植被茂盛,养蜂条件一顶一的棒,搬迁后,自己成立了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创建了品牌,成为村里颇有名气的“蜂王”,先后带动村里300多户低收入农户一起养蜂增收。
严立超无疑是泰顺县“农户下山、产业上山”发展理念的受益者。放眼全县,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同时,泰顺积极实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大力整合县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资源,让越来越多的山珍走出了大山,“搬家不搬田”的发展路子深入人心。
此外,面对搬迁后留下的山间旧屋,泰顺县鼓励村集体对闲置资源进行集中收储,走出了一条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盘活利用模式。
百丈镇飞云湖村依托宅基地改革政策,采用“农户+集体+合作社”三方联动,签订委托流转协议,让闲置房化身村民致富的“加油站”,“空心村”摇身成为休闲旅游的度假村。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整个城镇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改善,重点围绕时尚体育小镇这个主题,大力开展大众体育,举办了骑行赛、游泳比赛、马拉松赛等一系列赛事。”百丈镇常务副镇长林燕微说道。
如今,百丈镇的好生态吸引了一批体育赛事落户。全国青年U16赛艇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赛艇训练营、中国温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系列品牌赛事相继在这里举行,“百丈体育小镇”已声名鹊起。
人才回归,三产融合,在家门口实现共同富裕
生态的复苏、产业的发展,引得不少乡贤人才回归创业。
“我原先在福建做竹产业加工生意,2017年赶上县政府招商,想都没想就回来发展了。”温州甬泰竹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正汉告诉记者,家乡的毛竹存量大、品质好,在本地建厂发展可以减少运输成本。“现在我这里的工人70%都是本村人,不仅能为老乡拓宽收入,还能省去员工宿舍的投入。”陈正汉如是说。
据了解,去年,“甬泰竹业”的年产值达到了8000多万元,员工的平均年工资能有5万元左右,技术型人员收入更高。
如今,司前镇有近3000名下山村民在镇里的小微创业园、竹木产业加工园上班;泗溪镇的来料加工点数量超过30家,带动周边乡镇2000余人就业……从“看天吃饭”到“朝九晚五”,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山美了,水秀了,路宽了,原本略带冷清的村庄大变样了,加之泰顺县76.94%的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环境空气质量,“浙江生态第一县”的美名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大搬迁是我们进一步深化‘两山’转化的有力助推,更是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苏志利说。
风景秀丽的左溪村地处珊溪水库源头飞云江上游,是浙江省畲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村。2011年以来,村里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委牵头形式成立了乡村旅游运营公司,将民宿进行统一品牌化管理,逐步形成了民宿集群产业链。
“你看我们村房子美、风景美,还有文化公园、文化礼堂呢。”左溪村村民蓝雪燕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后毅然决定回乡创办民宿。“过去我们两口子在温州开小卖铺为生,奔波一年也挣不到10万块,现在一年的收入能翻上一番,而且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顾得过来了。”蓝雪燕说。
借大搬迁的机遇,泰顺19个乡镇加紧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民宿经济,盘活山林地、古民居等沉睡资源,招商引资,拓宽强村富民之路。此外,泰顺县还创新推出“双百返还”机制,将经常性收入超收部分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0%返还给乡镇,进一步壮大乡镇经济。
山上的产业红红火火,山下的日子蒸蒸日上。农民下山,产业上山,门前创业,进城就业,全新的共富模式已在这里徐徐铺开。
去年,泰顺县被确定为缩小地区差距领域全省试点。这个曾经落后的山区县正以“奔跑者”的奋进姿态,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26县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