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教办函〔2022〕67号
翁士刘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全县学生数在200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共计26所,其中大安乡中心学校等6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附设初中班)的初中部学生数均在200人以下;全县学生数在100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共计10所。
另外,全县还有柳峰乡东梧小学等5个村级教学点,其人数均在100人以下。
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生源还将会逐年萎缩。特别是农村偏远学校与县城周边农村学校生源萎缩较快。如南院小学2015秋季还有101人,到2022年春季只剩下19人。
农村小规模学校各年段基本上均有设班级,但班级人数相对较少,造成师资配置资源使用有效性不高,难以营造学校教科研浓厚氛围,不利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小规模学校人数少,一方面师资只能按班师比配备以保障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的基础建设和设备添置却依然要足额投入,造成师资和基础建设等配置资源使用有效性不高。小规模学校运行经费远高于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平均水平。
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小而散,教育投入效益低的情况,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注重政策扶持和引导,通过优化校网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城乡教共体建设等措施,妥善平稳地开展工作。
一、加大现有小规模学校政策支持
(一)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近三年,农村学校教学装备共投入约1200万元,2021年农村“小而优”学校改造21所,投入近320万元。
(二)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待遇。制定了泰顺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三)定向支持,进一步巩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队伍稳定。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在名优教师评选中,明确农村学校教师通过率不低于县城学校;在培养、培训方面优先安排农村学校教师参加。另一方面建立农村教师定期服务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师资均衡,每年新考录的师范类毕业生95%以上分配到农村学校。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规定新分配到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当地服务期限至少为3年。
二、进一步优化农村校网布局
采用政策引导,结合社区及家长意愿,妥善地做好小规模学校的撤并工作。
(一)升撤结合。近5年来,我们先后撤并了横岗、夏炉、积库等教学点,2021年春季撤并了百丈镇小。将富洋小学、五里牌小学两个教学点升格为完全小学。
(二)停招分流。从2020年秋季开始,下洪中心校和大安乡中心校的初中部七年级停止招生,新生由罗阳二中承接,有序地解决农村附中教育资源浪费、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
(三)政策引导。建立5人及以下学段的动态数据库,加强政策引导,及时掌握社区及家长意愿,妥善推进小微学校的虚拟撤并工作。
三、积极探索农村学校全寄宿制
开展农村学校全寄宿管理是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县教育局已在农村初中学校开展全寄宿管理,翁山小学更是成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寄宿制促使生源回流的实践样板,为我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出路提供了方向。通过导向激励,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扶持力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激励政策,全力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涉及食宿等方面的现实困难。下一步我们将选取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全寄宿制管理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四、全面开展城乡教共体建设
对于当前撤并条件不成熟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我们结合省市教育部门提出的城乡优质均衡的工作要求,做好三个百分百。一是将26所学校100%开展市、县“小而优”学校创建;二是100%参与和鹿城及本县优质学校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活动;三是100%参与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和集团化办学。
针对您在建议件中所提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等技能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的现象,县教育局从本学期开始,利用“空中飞课”全面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美术和音乐课程难以开设的现状。下一步我们也将利用教共体和您所建议的“联校走教”的形式,有效地破解小规模学校专业教师紧缺的难题。
感谢你们对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
泰顺县教育局
2022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工委。
泰顺县教育局办公室 2022年6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