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文〔2022〕72号
胡文奇等十四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古民居建筑修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顺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这些象征着民族文化的遗存,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保护我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建筑的保护,2007年至2011年我县组织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经普查登记,我县三普登录点共计1194处,基本摸清了我县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民居)的分布和保存情况。但受城乡建设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古村落古民居遭到拆毁和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和开发利用依然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县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古民居的保护力度:
一、加强古民居保护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可以申请国家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在地方财力有限的现状下,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古民居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在泰顺现存的古民居中,有许多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例如雪溪的胡氏大院、罗阳的上交垟土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泗溪的前坪张氏厝屋、筱村的新厝下林宅、仕阳的严山董家大院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旸的厝基底庄宅、柳峰的国岭王宅和王维亮故居等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利用国家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修缮的古民居有前坪张氏厝屋、新厝下林宅、胡氏大院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严山董家大院、泰顺土楼之下洋寨土楼、半月坵土楼、双路土楼、黄沙坑土楼、玉岩包氏宗祠等已列入维修计划中,一批重要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12月16日县政府公布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其中筱村镇梨垟村梨垟古建筑群、罗阳镇洲滨村周湾古建筑群、仕阳镇龙头村清贡生杨文璧宅等古民居列入新增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加大保护古民居力度。(一)对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我局将加大执法力度来规范其保护和修缮行为,防止古民居被建设性破坏,督促文物所有人加强文物的修缮保护。(二)为了加强文保单位安全保护管理,我局建立人防和技防措施,人防方式主要是业余文保员和乡镇文旅员常态化开展巡查、局检查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技防方式主要是安装监控视频,安排人员24小时监控视频;以及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应用,去年以来我局先后对15座国保廊桥、6座国保土楼、雪溪胡氏大院、玉岩包氏宗祠等文物开展了消防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三)为了加强我县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文保单位所在地村都配备了业余文保员,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每年都给予一定补贴,同时我局每年都会组织一次业余文保员和乡镇文旅员培训工作,提高文物保护队伍素质。(四)2019年,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老旧民房电气线路改造工作,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完成12526户、57669间古民居电气线路的免费改造,给古民居安上防火墙。
三、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大对古村落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近几年,我县随着塔头底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项目保护开发,墟里·徐岙底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项目开发,交垟土楼项目开发,千年库村修缮项目等一批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开发项目的不断推进,这些古老建筑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泰顺正不断探索极具自身特色的以合理开发促进更有效保护的古村落、古民居活化应用之路。
四、关于建议里提到的仕阳镇溪东村古民居建筑群提升改造事宜。该古建筑群虽然是我县的三普登录点,但是三普登录点只是作为一个登记名单,并没有定级,相关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缺乏一定的扶持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如果该古民居建筑群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局作为文物主管部门,将在方案评审、保护规划、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在经费条件允许下给予一定的支持。
非常感谢你们对泰顺文化旅游的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关心支持我县文化旅游发展,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单位:泰顺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联系科室:泰顺县文博馆
联系电话:0577-59295889
泰顺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