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溪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雪溪乡紧紧围绕“创新发展、奋进共富”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加压奋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后发赶超加速度,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蓝图新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新班子新作为的新气象。我们坚持创建结合,成功创成双桥村市级达标型共享社幸福里、省级印象雪溪旅游驿站,省级森林城镇通过预验收,雪溪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列入省政府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乡镇省级评估。我们干快干成,持续加快推进雪溪乡水环境提升工程、城镇饮用水提升等工程建设,完成胡氏大院历史文化村落项目、未来乡村“溪山茶歌”武状元研学基地等建设,“山辉川媚 状元雪溪”格局初步形成。我们创先创优,重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全乡财政总收入3461.18万元,基本保持与上年度同期持平。固定投资任务完成率均超100%完成,前三季度乡人民币存款累计完成37973万元,三季度任务完成率累计排名率同组第一。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溪山小镇乘势前行,匠心打造“状元雪溪”。全力以赴谋招引、攻项目、强保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加快推进雪溪乡水环境提升工程、城镇饮用水提升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的雪溪乡水厂建设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完成政策处理并进场施工。推进建设农村交通路网16.24公里,切实提升村容村貌。项目攻坚提档加速。胡氏大院历史文化村落、蔡起辛武状元文化等项目有效推进,完成胡氏小宗祠、下垟厝等古民居修缮、推进周边庭院环境整治、道路广场提升及市政基础建设、实施双桂坊、状元步道等二十个文化节点建设,美丽城镇新格局加快形成。要素制约强力破解。坚持规划引领,无缝衔接省市层面规划,雪溪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列入省政府试点狠抓土地整治工作,启动1189亩保兴村千亩方工程,旱改水工程完成立项5个,共计107.75亩。 (二)环境革命纵深提速,用心打造“美丽雪溪”。微改精提持续提升。从小项目、微投入入手,以“绣花”功夫强化文旅融合、打造大龙口最美花园村、雪临最美乡愁村,全乡所有行政村均创成A级景区村庄,全力冲刺4A级景区镇创建。文明之风不断蓄积。以助力创建国家级全国文明县城为主攻点,深入开展“两最”攻坚整治,紧盯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实现了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排位赛、“两最”多项工作位居全县前列。美丽经济成效初显。完成后溪瀑布景区游步道及配套建设,建成“多馆合一”的小镇客厅,打造多场“万人游雪溪活动”,进一步擦亮雪溪旅游“金名片”。 (三)党建引领聚能兴村,凝心打造“善治雪溪”。聚力“强基定盘”,紧扣“3135”建设体系,扎实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全域建强、全面过硬。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打造大龙口清廉村居示范村,高质量建设双桥村“共建共享”幸福点样板、两新党建德胜农场一企一品党支部示范点,两新组织德胜农场被温州市认定2022年第一批博士创新站。打造“一村一品”品牌,以“党建圈”带动“经济圈”快速发展,今年全乡村经营性收入50万元的3个、总收入百万元以上村1个。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积极配合完成县委巡察回头看工作,通过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今年以来共化解初信初访16件,化解率100%,市县督办案件始终保持在绿码区;化解积案6起,化解率100%,第一批实现省市县积案清零;网上件化解率100%,实现信访零走访,使雪溪乡逐渐步入和谐稳定的正轨。疫情防控守牢阵地,面对疫情全球化、持续化的形势,我们坚持守好门、管好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苗接种等重点任务。果断处置“11.7仕阳”危急疫情,落实排查、劝导、管控、防聚、隔离“五到位”,沉着应战异常严峻形势,抗击新冠疫情成效显著。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雪溪乡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统筹抓好未来乡村、疫情防控、4A级景区镇创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动雪溪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在改革赋能上求突破,培育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一是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立足“泰南闽北”相对较中心阵地,在地理优势上做足文章,加强与周边对接,用好“拿来主义”,借鉴先发地区实践成熟的做法经验,鼓励扶持群众和企业立足本地资源,找到与新经济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引进成熟的产业和项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周边区域中创出特色,增强竞争力。二是精准构建产业长链条。顺应经济循环结构性变化,大力推进浙闽边合作发展,加强与福鼎茶产业对接,围绕种植优势培育高附加值产业链,打造茶叶、高山稻米、林下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引进文化旅游、民宿康养、运动休闲等中心产业,构建“组链模块”、接长“三产链条”,加速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导、休闲旅游和特色农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三是筑牢经济发展硬支撑。突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深入研究“三溪、两村、两园”(仕水、焦溪、武岭溪、胡氏大院古村、武状元古村、雪临茶韵稻香产业园、保兴千亩农业观光园)等优势产业分布特点,落实“专班招商、上门招商、对点招商”攻坚举措,精准分类对接。大力发展“泰商经济”,加强与在外乡贤联系,引导回乡投资兴业,总部经济回归。深化招商引资攻坚行动,落实领导牵头、督查调度、长效服务等制度,确保盯引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 (二)在文旅融合上求突破,打造区域旅游新地标。坚持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科学规划全乡旅游空间,强化旅游发展项目支撑,推动乡域经济强势赶超。一是加快配套项目建设。聚焦旅游配套、交通路网、城建基础等项目,全力干好S220省道、景柘高速、翁柳线等一批重大过境项目建设工作,提升雪溪交通区位优势。推进文旅融合,深入挖掘状元文化、溪山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完成状元文化产业、胡氏大院历史文化村落、后溪旅游开发等文旅配套项目建设。推进“溪山茶歌”未来乡村项目建设,为文化和旅游发展锦上添花。二是打造特色文旅精品。包装打造仕水流域休闲长廊、溪山文化滋养长廊、千亩田园养生长廊、峡谷探秘健身长廊等文旅观光廊道,建成一条集传统文化特色、休闲观光体验和健身养生业态的精品乡村文旅路线,配套建设一批乡村农家乐餐饮住宿点,整体提升涉旅行业服务水平,让游客玩得好、吃得饱、住得下、能养生。三是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突出“旅游+”载体,推动旅游与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研学体验等领域融合互动,深度融入“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旅游大IP,冲刺4A级景区镇。推动发展月光经济,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夜游雪溪项目,打造“溪山映雪”主题旅游周边产品及沉浸式场景体验消费。 (三)在生态保护上求突破,打造美丽城镇新引擎。围绕“全域美丽”建设目标,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建设,让绿色成为雪溪最宝贵的财富、最鲜明的底色、最靓丽的名片。一是持续美化人居环境。继续推进“两最”评选活动,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不断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创成国家级卫生乡镇。创新实施美丽庭院产业化工程,促进养花、赏花、卖花一体化发展,助推美丽村庄向美丽经济蝶变。二是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树牢“两山”理念,牢记生态红线,打好蓝天、碧水、清废、净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非粮化”,稳定生态屏障。深化殡葬改革,加大“青山白化”治理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有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扎实做好改厕后续管护,有效改善农村面貌。落细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任务,深入推进“文明雪溪”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三是重点强化智治环境。深化“一体两翼”治理模式,完善“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结合智慧城镇建设,进一步挖掘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和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各类安全问题“及时发现、闭环处置、客观考评”。 (四)在乡村振兴上求突破,加快城乡发展新进程。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加快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打造辐射更广、特色更强、人民更富的新雪溪。一是推动农村体制改革。落实县委关于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各项改革举措,更高站位规划乡村体系,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科学布局乡域、中心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深入落实“扩中提低”行动,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保持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总体稳定。加快推进“富民增收”工程,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实现乡村振兴同共同富裕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乡贤重要作用,支持青年优先发展,推进网络直播等适应新时代的新兴领域发展,进一步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加强农村全面建设。全面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环境卫生设施提级、公用设施提档行动,持续深化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数字化赋能村庄建设,继续最美乡愁村建设,力争所有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实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打造品质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雪溪文化特征。高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情、一村一产业的格局。 (五)在补齐短板上求突破,增进民生事业新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谋划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现实问题,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完成雪溪乡水环境提升工程、城镇饮用水提升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农村交通路网建设,加大农业设施道路建设,大力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切实提升村容村貌。二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继续加大民生保障事业投入,全面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及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破解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难题。推动居家养老智慧化进程,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辖区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三是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抓好应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能力。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