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直通车|泰顺:优化服务 赋能绿色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11-23 09:59:4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生态环境 字体:[ ]

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率全市之先出台十条措施,着力在打造“专家+专员”环保助企服务团上落笔发力,实现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一网通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企业改善环保状况,营造良好区域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稳进提质。

十条措施齐抓共管,夯实服务“定盘星”

市生态环境泰顺分局率全市之先制定《关于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共有十条,包括“推进环境审批制度集成改革、实行‘三色赋码’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实行‘轻微违法免于处罚’制度、实行小微危废统一收运体系”等十项措施。

在十条措施中,“实行‘三色赋码’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整合了生态环境、群众投诉等多方面数据,动态评估辖区企业环境管理水平,赋予企业“红黄绿”三色环保码。“绿码”企业列入“正面清单”,无事不扰;“黄码”企业存在轻微环境问题,提醒及时整改完成后恢复绿码;“红码”企业环境问题较严重,列入重点管控对象,限时整改。自实施“三色环保码”管理以来,针对红/黄码的企业出动58人次就信访投诉、信用评价体系提升、应急预案编制等方面进行帮扶,解决问题19个,4家企业由红/黄码转为绿码,有效助力企业减轻环境风险。

同样亮眼的还有“实行小微危废统一收运体系 ”。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开展小微危废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危废处置企业开展危废管家服务,按企业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处置单位降一点的模式,切实降低企业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成本,提高产废单位处置意愿,彻底解决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题,2022年,我县小微危废产生企业签约率、处置率均达到100%,建立小微危废统一直运体系后,每家企业危废起签量由1吨、3800元下降至0.4吨、1520元,运输费从2500元下降至1500元,每家企业综合处置费用下降52%左右。

三点落笔环保助企,备齐服务“压舱石”

着力在“e企管环境医生”在线坐诊、“综合查一次”专人专员点对点帮扶、“环保管家”保姆式入企助企三点上落笔发力,打造“专家+专员”环保助企服务团。

一是实现环保数字赋能,利用环保“e企管”做到“码”上监管、线上“就诊”,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构建起以企业“环保码”为核心的智能监管与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泰顺县全域共182家企业完成“e企管”系统应用,其中9家涉水企业完成在线监控系统安装,20家涉气企业完成智能工况监控的安装,全面实现排污许可证等业务数据实时可视。

二是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综合查一次”,重点针对辖区内已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进行排查指导帮扶,并积极辐射其他日常监管企业,引导企业知法、懂法、守法、自律,守好环境安全底线。截至目前,执法队共出动966人次,检查排污许可证持证企业34家,非持证企业288家,总计为322家企业排查,并发放温馨提示单270份。现场指导帮扶发现问题数105个,发放预警提示单56家,减免罚款案件2家,减免罚款金额4万。

三是采用“环保管家”模式,深入落实“送法入企”,同时将该工作模式融入日常企业巡查监管,针对企业遇到的环保问题进行“把脉会诊”,主动“送技术入企”,帮助指导企业排查、消除各类环境问题和隐患,为企业纾难解困、合法经营提供有力指导和保障。今年以来,环保管家共配合执法队,现场帮扶企业245家,指导企业排查发现包括生产安全、固废处置等具体问题102个,为企业纾难解困辅助整改问题114个。

“一网通办”三方联动,完善服务“助推器”

今年以来,泰顺农商银行以排污权质押与设备抵押组合担保的形式向泰顺县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0万元,标志着泰顺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落地,也是“一网通办”业务的首次尝试。该企业作为我县较大的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板材加工,因购买原材料需要融资支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走访,联合泰顺农商银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专属融资方案,以企业持有排污权为质押办理组合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难题。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将进一步联合泰顺农商银行积极推广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一网通办”业务,强化三方联动服务,核理清单、精准对接,让排污权这种特殊资产不再“沉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将继续聚焦绿色生态发展,紧扣“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聚力优化监管环境、治理环境、服务环境,继续发挥生态环保领域优势,着力破解影响企业发展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贡献生态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