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08/2023-65698
  • 组配分类:
  • 审计报告
  • 发布机构:
  • 泰顺县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3-1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关于泰顺县202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3- 12- 13 14 : 41 浏览次数: 字体:[ ]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规定,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县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各级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重点关注贯彻预算法、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统筹管理国有资产资源等方面,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高质量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为我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浙南明珠、最美山城”提供审计支撑。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县审计局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0个,发现管理不规范金额56679.03万元,促进建立和完善制度8项,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30条。

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各乡镇、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动各项工作,县级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

——财政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留抵退税政策等影响,抓实组织收入工作,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和税占比均居全市前列。进一步规范非税执收行为,全年共征收14.65亿元。争取上级资金31.1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4.49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本民生底线兜实兜牢。全年民生支出42.8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71.6%。安排教育支出7.96亿元,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安排卫生和健康经费5.68亿元,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8.02亿元,确保重要民生政策落实。积极保障疫情防控支出,及时下拨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等相关经费4.94亿元。

——财政管理效能明显增强。成功上线“浙江财政非税和票据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财政票据100%电子化管理。全面推广“浙里报账”数智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推进财政和财务深度融合。开展19个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提升基层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一、围绕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2022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

对2022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的审计结果表明,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县财政局积极组织收入、助力发展、保障民生、防范风险,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方面。一是年初预算编制不完整。县财政局未将省拨资金上年结余4451.36万元纳入2022年部门年初预算。二是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如县财政2022年编制“城乡社区”科目预算支出数为50841万元,预算调整为71904万元,但截至2022年末,实际执行数为78766万元,超出预算调整金额6862万元。三是部分预算资金切块未细化。县财政局年初预算编制的部分资金切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仍需县部门进行二次分配,如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400万元。

2.预算执行方面。一是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不合规。抽查发现,3家单位在专项资金中列支各类日常公用支出合计45.11万元。二是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率不高。抽查纳入2022年预算安排的2021年上级转移支付结余资金31250.32万元,2022年安排支出18348.63万元,执行率为58.71%。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一是保值增值工作有待加强。如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协定存款利率低于其他财政专户;社保基金财政专户、收入户及支出户在同一银行开户,但部分按年利率1.1%计息,部分按年利率1.495%计息。二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资金未及时上解。截至2022年12月末,该专户余额2959.27万元,未按规定及时上解省财政厅。

4.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方面。一是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审核不够严格。县财政局在各预算单位申报年度预算绩效目标时,未能对申报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均存在绩效目标编报不完整、不具体、指标设置不科学等不规范问题。二是绩效自评质量不高。2022年财政局共对61份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结果进行复评,其中14份自评分大于90分、自评等级为“优”的项目,因部分工作未完成等原因,复评等级为“良”或“中”。

5.项目库管理方面。一是预算指标和支付金额超过项目库入库金额。2022年141个预算项目预算指标金额大于项目库入库金额,差额达0.76亿元;152个预算项目支付金额大于项目库入库金额,差额达1.04亿元。二是项目库未实行定期清理。截至2022年12月末,预算项目库中有206个时限为1年期的预算项目已到期未及时清理。

6.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方面。一是22.57万元救助基金垫付款未及时核销。二是救助基金业务档案未按工作流程进行归档且存放不规范。

(二)乡镇财政决算审计

对泗溪镇、筱村镇、雪溪乡等6个乡镇政府财政决算审计结果表明,各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文旅主业融合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6个乡镇政府结余或结转超过两年但未进行统筹使用资金合计2792.18万元。

2.5个乡镇政府利息收入、分红款等收入合计342.06万元未及时上缴县财政。

3.4个乡镇政府出借资金或垫付职工社保费未及时收回。

4.2个乡镇政府未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二、围绕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落实审计情况

(一)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审计情况

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结果表明,我县实施系列涉企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8项产业政策奖补项目未纳入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

2.2家人力资源企业违规申领、截留社保费39.45万元。

3.未减免7家企业不动产登记费0.66万元。

4.未追回2家企业研发费补贴2.94万元。

(二)共富大搬迁政策实施情况审计

对共富大搬迁政策实施情况审计结果表明,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持续放大家门口的“共富”效益。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夹边洋抗震安居小区建设工程推进缓慢。

2.筱村镇枫林村村尾下山移民小区等3个安置小区缺乏后续管理。一是安置房及工具间被占用。二是小区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小区管理混乱。

三、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审计情况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组织对5个乡镇和3个部门18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表明,相关乡镇和部门在开展重点工程建设、民生实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项事业建设均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推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泗溪镇、筱村镇、仕阳镇、雪溪乡政府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未完成。

2.泗溪镇、仕阳镇、大安乡政府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规定,部分大额支出未经领导班子研究。

3.政府采购管理不规范。一是泗溪镇、筱村镇及大安乡政府均在工程项目中购置电脑等固定资产,规避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9.38万元。二是县科协2019年至2021年共举办培训班9期,均未执行培训服务采购程序。三是大安乡政府将预算总额为34.33 万元的“非要来大安非遗体验旅游节”项目服务拆分成3个事项直接发包,未对该项服务进行政府采购。

4.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不到位。一是泗溪镇秀垟村、横坑小学及枫林村儿童之家部分物品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二是筱村镇枫林村儿童之家建设工程实施内容包含的PVC地革、塑胶等合成材料,未进行抽检检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三是泗溪镇秀垟村、雪溪乡双溪村儿童之家配置不到位。四是泗溪镇秀垟村、横坑小学儿童之家基础服务工作开展不到位。

四、围绕国有资产资源审计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对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逐步规范资产配置、管理和使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承包费收取不规范。一是仕阳镇无依据免除两个茶场2020年至2021年度承包费。二是筱村镇未及时催缴承包方上缴建筑加工经营权承包款。

2.无偿出借资产。一是无偿出借房产。泗溪镇于2018年将老财税办公楼一楼五间房屋无偿出借给企业使用。二是无偿出借环卫车辆。泗溪镇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将两辆环卫车无偿出借给企业使用。

4.45处国有房产及土地未实行统一管理。截至2023年5月末,我县45处房产及土地未纳入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仍由资产所属单位自行管理。

5.7处国有房产未过户。截至2023年5月末,我县7处机关事业单位房产土地证、房产证已移交至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但因各种原因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无法办理上述房产不动产权过户手续。

6.157处国有房产证件不全或无证。截至2023年5月末,我县157处机关事业单位房产未办理不动产权证,其中无证房产109处,证件不全房产48处。

(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对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结果表明,我县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盘活增收意识逐步加强,管理趋于规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房产长期闲置且被占用。泰顺县罗阳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罗阳镇阳光家园小区可用于出租的商铺合计68处。审查发现该公司未主动发布招租公告,16处商铺长期闲置未出租,且其中12处被占用。

2.无偿出借房产。筱村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自2020年起将所属的枫岙抗震安居小区2处房产,无偿出借给企业使用。

3.未按约定收取租金。浙江鹿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22年将罗阳镇小微万创园4#厂房1-3层出租给企业使用,截至2023年4月末未收取该厂房租金。

(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对县水利局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县水利局能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注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水土保持工作监管不到位。2019年至2021年,县水利局已发现多个生产建设项目存在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先开工等问题,但截至2022年7月未有效督促整改,3个项目仍未整改到位。

2.对擅自取水行为监管不到位。县水利局于2020年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6家公司下发督办告知单,但未及时跟进企业办理取水许可证。截至2022年7月末,仍有1家公司未办理取水许可证。

3.对河道弃渣行为监管不到位。2022年7月,罗阳镇学前溪沙堤段河道内有石块堆放,县水利局作为管理部门未及时进行处置。

4.取水许可证办理不规范。2017年至2021年县水利局共办理185件取水许可证,其中办理有限期少于5年的取水许可证企业合计60家,占比32%。

5.水土保持补偿费应免未免。泰顺县北辰培训中心新建工程于2021年1月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4.29万元。该项目地块为教育类中小学用地,水土保持补偿费应予以免征。

五、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管理审计情况

对有关单位的建设项目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提供坚实保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实施未发挥资金效益。如泗溪镇廊桥文化主题公园游步道建设工程后期缺乏管护,存在破损、闲置等情况;泗溪镇西地村居家养老互助中心、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及茶阅书吧工程实施后未充分利用,长期闲置;筱村镇城镇供水(农民饮水安全)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日均供水量未达到设计供水的要求,项目资金效益不高。

2.多计工程款。一是泰顺县彭月小微创业园基础配套工程存在部分污水管四周未采用C20素混凝土方包情况,后经第三方对该工程再次结算审核,核减价款8.73万元。二是泗溪镇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企石村段多计挡墙工程量216.22m³,涉及金额4.74万元。

3.工程款支付管理不到位。一是泗溪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截至2022年10月已支付泗溪镇廊桥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款577万元,但无法提供相关工程量证明性材料。二是仕阳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17年预付仕阳镇文体中心设计费10万元,后因项目业务变更,该合同不再履行,预付设计费未予收回。

4.工程管理随意性较大。一是泗溪镇分别于2019年、2021年实施夹边洋抗震安居小区供水工程及应急水源工程。但两个工程实施后,该小区用水问题仍未解决,2022年泗溪镇第三次实施小区饮用水工程。二是筱村镇水库桥头至十字路等外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高出现场实际,涉及造价约17万元。三是仕阳镇2020年实施的美丽乡村合格村创建工程等3个工程,预算控制价均超过立项建安投资金额,不利于工程投资过程控制。

5.工程项目发包给无资质单位实施。泗溪镇政府于2019年至2021年将143个工程被发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公司或自然人。筱村镇政府将筱村匠心人文乡村示范带项目(一期)-管线等3个工程、大安乡政府将创新创业文化中心装饰装修工程等3个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公司实施。

六、县级审计移送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情况

县审计局持续巩固深化与县纪委县监委、县公安局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本报告年度共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15件。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11人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撤职、警告等处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程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主要是虚假发包、中介结算审核履职不到位、村干部在工程中谋取利益等,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财政资金损失。二是违反国家财经法纪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如公油私加、公职人员违规领取政策补助款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政策效益。

对报告年度内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等进行了处理,对涉嫌违法违纪事项已移送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处,对管理不规范的已建议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各单位普遍认真履行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整改。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按照审计整改“三个坚决不放过”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整改实效,并于今年11月份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审计整改情况。

七、加强财政管理监督的意见

(一)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规范预算编制执行,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加强预算项目库管理,充分发挥项目库效用。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及时性、规范性,切实发挥资金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二)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促进政策措施精准落地。规范奖补项目统一纳入温州市产业政策兑现系统,提高财政奖补资金兑现效率。加强对财政奖补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等各环节的监督,提升财政奖补资金的精准度。强化社保、科技等各类惠企政策落实,持续优化我县营商环境。

(三)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效。进一步摸清各单位国有资产底数和管理使用状况,促进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利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益。修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落实项目主体责任,规范项目造价监督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四)压实审计整改责任,着力提高审计整改质效。强化闭环管理,充分发挥“七张问题清单”党建统领作用,完善审计整改全链条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加大对审计发现共性问题的梳理分析,推动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屡审屡犯问题。强化联动协同,加大审计与人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党委和政府督查的协同力度,提升审计整改合力和实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只争朝夕、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奋勇争先、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做好审计工作,在我县全力打造“浙南明珠、最美山城”,建设山区共同富裕“重要窗口”的征程中展现审计担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