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Y创意场景诗词拼图
12月9日上午,泰图DIY创意场景诗词拼图课程在泰顺县图书馆一楼亲子互动区顺利开展,本次绘本课由阅读推广者吴巧莉老师主讲。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是我们了解古代知识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次课程通过诗词介绍以及分组飞花令游戏让孩子们对于诗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活动中老师积极引导 孩子们进行古诗的背诵与记忆,让孩子们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非遗故事之手工风筝
12月9日下午,泰图非遗故事之手工风筝课程在泰顺县图书馆一楼亲子互动区顺利开展,本次绘本课由阅读推广者吴巧莉老师主讲。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传说是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本次课程通过讲解风筝的历史与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在活动中老师人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在风筝上绘制出精彩的故事。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日常常见的风筝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三、诗词场景不织布·二十四节气
12月10日上午,泰图诗词场景不织布·二十四节气课程在泰顺县图书馆一楼亲子互动区顺利开展,本次绘本课由阅读推广者吴巧莉老师主讲。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课程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以及来源了解通过诗词让孩子来了解节气的含义以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在每个对应的节气应该做什么。让孩子跟着二十四节气的脚步,感受诗词之美,节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