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06/2023-63117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文 号:
  • 无〔2023〕0号
  • 发布机构:
  • 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12

关于答复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37号提案的函

董海青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助推我县中医农业(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泰顺幅员辽阔,中药材物种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发展中药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县中药材生产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企业订单和周边药材市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为止,全县中药材播种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黄栀子1.3万亩,产量1966吨,产值3980万元。其他的中药材如豆腐柴、铁皮石斛、山药、覆盆子、多花黄精、三叶青、重楼、白芨等。

我县中药材种植有以下特点:一是主导品种突出。以黄栀子、豆腐柴为主,占总面积的70%。二是主要品种产业化生产经营形成。浙江仙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开发出豆腐柴精粉、保健茶、豆腐柴面条、粉条、各种糕点、药品注射液、胶囊等系列产品,如今已发展到几十种产品。“仙叶缘”观音豆腐柴,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为项目区低收入农户、老人、妇女等提供稳定就业门路,让每位低收入农户能够保收购、保增收。

在“中医农业(食药同源)”产业工作方面,我县目前也初显成效,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利用的如豆腐柴精粉、保健茶、豆腐柴面条、粉条、各种糕点、树霉酒等产品,前景看好。

以中药材为基础的中医药养生新兴产业前景好,为发展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在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政府重视,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目前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出台了《泰顺县强农惠农助推共同富裕“直通车”若干政策》(泰政办〔2021〕58号)等扶持政策。以扶植发展龙头企业、中药材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中药材经营主体,采取专项资金重点扶植等措施,推动新型中药材经营主体发展。

二是加强资源普查和保护,建立良种基地。结合已完成的《泰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现在已计划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加大对濒危和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区域内珍贵药材物种因过度采挖而造成资源枯竭,实现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是大力引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县政府与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泰顺农业产业研究院,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研究开发,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和高等院校、科研所以及农业技术部门联合,研发中药材种植等技术的研究,提高中药材粗加工、中药养生保健和食疗药膳的技术和工艺。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品牌管理。实施中药材“品牌富农,品牌兴农”发展战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道路,推进中药材向多层次、深层次方向发展。形成“标志产品+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利用知识产权,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中药材品种抓好品牌建设工作。

五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我县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如浙江仙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泰顺县拓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泰顺龟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开发我县特色药材豆腐柴、铁皮石斛、覆盆子等精深加工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改变初级加工产品直接上线的状况。把发展“中医农业(食药同源)”产业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

六是传播药膳文化,塑造品牌文化,宣传健康饮食。通过挖掘道地药材如豆腐柴等,推出新型养生美食,结合传统菜系,通过传承发展创新,带动餐饮产业,同时讲好美食故事,展现地域形象。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县中医农业产业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联系科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电话:67583675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