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柏联等4位代表:
你们在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业一产的种植和基础建设
根据《关于开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储备项目申报的通知》(泰乡振〔2022〕5号)精神,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同时,补助资金由原来的10万元上下加大到20-60万元,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全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近五年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95项,安排经费1105.6万元,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48项,线上线下解决技术难题46项,累计认定县级科技示范基地34个。泰顺县生态牧业、猕猴桃、万排茶叶、山茶油4个园区列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创建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市首位,创成后将示范带动周边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承担核心区技术、信息、市场等的消化和吸收,转化核心区的创新成果,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二、关于农业二产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研发方面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我县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了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了精品基地产业链的延伸。在认真做好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工作的同时,我局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5家,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5家。同时我县金融机构积极作为,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如:泰顺农商银行推出“共富·工坊贷”产品,专设5亿专项信贷规模,为县域共富工坊发展提供有力金融保障。同时,创新推出“共富·蓝莓贷”,专项授信5亿元,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收致富。农业银行泰顺支行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生产链上下游农户的支持,与泰顺县农合联合作,推出“泰顺农合联特色产业贷款”(包括葡萄贷、猕猴桃贷、茶叶贷、杨梅贷、蜂蜜贷、蔬菜贷等)重点支持高效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农创客”等的发展,累计对农合联会员及上下游农户653户,累计授信1.05亿元,有效提升了农合联会员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通过农业生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清单制的营销形式,累计对全县9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授信2.7亿元。近年来,县税务局为了更好助力发展我县现代农业,依托税收宣传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三服务行动为载体,线上定期组织税收宣讲团借助浙江征纳沟通平台在线讲解最新优惠政策,线下组织税收宣讲团到各乡镇现代农业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家中讲解便民办税措施,宣传辅导最新税惠政策,确保现代农业企业税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三、关于农业三产的市场营销推广和品牌打造方面
“精耕”山水,打响品牌。近年来,我县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坚持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相结合,积极从优质农产品入手、深入实施品牌共建战略,打造以“一罐茶叶、一篮水果、一瓶蜂蜜、一包干菜、一箩薯芋、一服草药”等“六个一”为特色的泰顺“山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和鼓励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入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体系,运用策划、挖掘、宣传等方式做好“三杯香”茶叶、“泰顺杨梅”等农业区域性公共品牌的维护和宣传。目前全县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只,“泰顺杨梅”和“泰顺猕猴桃”等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只,省著名商标9只,浙江省名牌产品4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个,温州市知名商标15只,“三杯香”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9.14亿元。为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力度,已出台《泰顺县质量强县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泰政办〔2020〕56号),对全县涉农企业获得浙江省名牌农(林)产品的给予5万元奖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给予10万元,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给予5万元。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动薯芋产业发展,打造一个集引种、保种、育种以及科技研发试验、生态技术示范、种苗产业孵化、土地高效利用的区域性现代化薯芋良种繁育基地,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共建泰顺县薯(芋)类良种繁育创新中心。围绕遗传、育种、繁殖、乳质研究四大技术领域,全力打造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并被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名单;首次实体化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与温州理工学院合作共建“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
四、关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方面
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一直十分重视协会和产业联盟工作,先后成立泰顺茶叶协会、杨梅协会、猕猴桃协会、农业电商产业联盟,特别是2020年新成立的泰顺三杯香茶产业联合体被评为省级示范联合体,各成员制定共同章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盟,不仅通过契约实现产品交易的联结,更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融合渗透,实现“一盘棋”配置资源要素。进一步发挥茶产业致富效应,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为全县茶产业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通过产业联盟、协会合作切实增强了企业和农户共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近两年来,常态化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有杨梅、民宿、蜜蜂养殖、网络运营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与高素质农民培训,近2年来共开展了动物防疫、杨梅产业技术、蔬菜种植技术、电商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与高素质农民培训2270人次,为乡村振兴输送了一批农业农村技术人才。
针对提案所提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围绕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产业链创建等重点领域,着力在要素资源保障、人才支撑、财政投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大政策创设力度,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培育发展农业美丽经济,深入挖掘农业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促使农业与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体验式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集聚整合创新资源要素,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县政府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共建的“泰顺县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将全面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和农业人才聚集,实现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加快农技推广示范,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快推动“六个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我县将在2023-2025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以上,重点支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推动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农业产业项目,扶强龙头企业。
四是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我县计划在2023-2025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8000万元以上,重点支持五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施设备提升,通过三年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样板;到2025年底力争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的产业链和超10亿元的产业链各1条。
以上意见供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请及时与我局联系,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积极配合。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联系单位:泰顺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
联系电话:67595157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