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19/2023-63358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 文 号:
  • 泰民〔2023〕83号
  • 发布机构:
  • 泰顺县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30

关于答复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97号提案的函

吴芸芸委员:

您所提《关于加强山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县立足山区实际,将山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养老领域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全力打造“幸福颐养泰顺”品牌,扎实推进山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优布局惠民生

遵循“离户不离土、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我县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建成20家乡镇示范养老服务中心并实现全覆盖,215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普惠乐享的“家门口”式服务。每年投入200余万元,扶持60余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开展助餐、配送餐服务,每日为辖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3000人次,2023年将建成老年食堂16家、村社居家照料中心6家,持续支持有需求的村社因需而建、应建尽建,进一步提升全县老年食堂助餐、送餐覆盖率。同时,着眼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动、康复护理等需求,全力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31户适老化改造,今后将继续抓好存量、增量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做到应改尽改。

二、树品牌强服务

(一)多举措实践“劳养结合”模式。坚持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在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建设导向,在配置助配餐、康复训练、休闲娱乐等功能基础上,引入来料加工等轻便项目到村社居家养老中心,养老中心成“就业中心”,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还能“老有所赚”,是我县近年来积极实践的山区养老模式,山区老人通过来料加工作业,每天可实现5-20元的收入,熟练工每天可达30元,月平均劳动收入500余元,除去每月固定缴纳的餐费,老年人还有结余。同时,通过开辟“红色菜园”,为老人提供劳作场地,老人种植的农副产品可以直供食堂或被爱心订购。目前,全县共有5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备来料加工专区,已在3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开辟红色菜园。下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劳养结合”路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深耕本土发展的企业积极吸收低龄段、具备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与种养殖项目,积极探索产业促老年人增收模式。

(二)多途径强化服务保障。一是政策铺路。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制定出台《基本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及服务清单,及时将老年人急需、供给成熟、可持续实施的项目纳入。目前,实施方案及清单通过问卷调查、需求抽样排摸、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将作进一步完稿后出台。同步,围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推出养老机构幸福指数评估,倒逼养老机构服务优化升级。二是人才培育。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方式,相继引入颐乐如、红景天、睦邻等机构运营养老企业,及浙江好帮手、南京福康通等居家服务养老企业,实现专业服务团队为机构供养、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如通过项目招投标,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委托浙江好帮手、南京福康通2家养老企业,为我县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开展家政清洁、康护服务、助餐服务、助浴服务、生活照料、代办服务、精神慰藉、助医服务8大类共21个项目的居家上门服务,累计服务老人2127人次。注重本土养老护理员的培育,通过举办县级护理员技能大赛、推选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截至目前,我县累计拥有240名持证护理员,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达34.74。同时,明确了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机构入职奖补等人才补助政策。三是补齐短板。紧扣未来社区建设,今年,将在罗阳镇鹤祥社区,打造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教培训、休闲娱乐、老年租赁产品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切实补齐老龄用品产业供给短缺。针对养老机构消防设施设备老化、服务配套实施滞后的问题,今年,将启动县第二社会福利院实施附属景观工程改造提升、彭溪镇红景天老年公寓消防改造提升工程以及仕阳镇颐乐如养老院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依托市监部门实施的“阳光厨房”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将完成5家养老机构的“阳光厨房”建设。

三、抓融合促发展

以构建“友好养老服务、友好健康支持、友好空间环境、友好权益保障、友好社会参与”五大友好体系为目标,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县北辰养老服务中心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养老服务场景,创成5个市级样板村社,2个乡镇和1个村社获评市级老年友好单位,推动泗溪镇西地村创建全国老年友好社区并通过省级复核,今年将持续推进一批老年友好样板单位的创建,逐步营造富裕富足、普及普惠、尊老孝老、乐活乐享的社会图景,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始终贯穿于老年友好创建全过程,一方面做足“旅居养老”文章。立足泰顺优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加持养老服务,推动县睦邻颐养中心承接的第二社会福利院与县风景旅游协会合作,充分发挥养老行业和旅游行业的资源互补优势,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多条差异化的旅居线路,旅居养老模式自2022年推行以来,共吸引县内外体验老人达6000多名。下一步,将通过县第二社会福利院附属景观工程改造提升,打造泰顺首家“花园式”养老机构,为在院和旅居老年人提供“优居”环境。指导机构和行业协会,进一步优化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消费水平等需求的旅游路线。一方面是强化“数智养老”改革。坚持在数字赋能中提升养老幸福指数,全面依托浙里康养、幸福颐养超市两大省市应用平台,运用好县级智慧养老数据驾驶舱,提升对服务机构管理、老年人评估运用、服务点单等智管赋能水平。完成1家智慧养老院、2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慧无感终端建设,构建智慧助餐、健康支持、无感监测以及VR体验场景,累计为200户独居空巢老年实施“居家安全守护”项目,包含有智能烟感、一键报警、人体红外探测器及水表监测等智能安全设备。今年,还将持续推进14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慧无感终端设备、独居空巢老年居家安全守护项目,以数字化手段让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加充实。

感谢您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今后能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泰顺县民政局

2023年6月30日


抄送:县政协办公室、提案与委员工作委员会。


泰顺县民政局办公室                                                                                                                                                      2023年6月30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