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了115条一级古道名单,其中泰顺共有三条古道脱颖而出。
这些古道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传统文化的好机会,更成为泰顺旅游的新亮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条古道,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一、天关山古道
天关山古道起于泰顺与寿宁的交界处黄泥隘,止于风门坳隘,途经白溪村、交溪铺、岭头庵、岭北、板场村。古道因天关山而得名,始建于唐朝,已有千年历史,亦称千年古道。古道全长约18.1千米,平均宽1.5米,路面为不规则块石砌筑砌筑而成,其中黄泥隘至交溪蒲段呈东西走向,交溪蒲至风门坳段呈南北走向。
天关山古道大部分路段沿丛林穿过,仅少部分经过田垄,沿途植被茂密,树木丛生,古树成群,景色优美,尤其交溪蒲至岭北这段最具特色,以“道古、树众、溪长”而著称。古道周边有天关山、交溪蒲山、岭尾水库、朱家山、檵木古树群等自然景观。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82%,植被以阔叶林为主,树种组成以枫香、苦褚、毛竹等为主。沿途保存着较多人文古迹,如黄泥隘石门、半岭亭、皇帝位、天关亭、岭头庵、半岭亭遗址、永安桥、瓦厂坪亭、老亭等人文古迹。
二、景宁大道
景宁大道起于泰顺县城(黄湖小区),止于黄桥村瓯西第一关遗址,与景宁东坑交界。始建于明景泰年间,历史上是泰顺通往景宁县城的重要官道。景宁大道全长约35.7千米,平均宽1.5米,南北走向,路面用不规则块石铺砌而成。
景宁大道大部分路段沿丛林穿过,仅少部分经过村庄、田垄。景宁大道沿山间盘桓,沿途经马头岗、牛头颈、仙人坑、大岗岭红枫带、蒸笼岩、红岩双瀑、挂虹吸水、左溪、里光溪、牛头坳、五龟湖湿地、猪母岩等自然景观。两侧栽种有成片古树,尤以古枫香居多,棵棵粗壮高耸,长势茂盛。夏天浓荫蔽日,秋天丹枫似火,宛若长龙蜿蜒盘旋于群山之中,蔚为壮观,其中泰顺最负盛名的大岗岭红枫带就在此古道上。沿途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78%,植被以阔叶林为主。景宁大道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沿途保存着众多人文古迹,以路廊居多,有刘开义墓、毛垟亭、百步峻路亭、三滩茶亭、半岭亭遗址、大岗岭亭、垟坑头亭左溪桥、迥澜桥、纺车岭亭、水窟亭、上燕哨所、苍翠亭、瓯西第一关遗址等人文古迹。
三、平阳大道
平阳大道始于罗阳镇石龟背岭脚宫(原址),止于彭溪镇西关村,与苍南、平阳相通,为明清古道。平阳大道全长约58.3千米,平均宽1.5米,东西走向,均用不规则块石砌筑而成。平阳大道始于县城,东西走向,穿越整个泰顺县,一路穿梭于山林里、溪涧边,沿途经杨家岭头、洪岭头、泉水窟、耋伯岭头、牛头山、曲尺潭、洪坳潭、莲花岩、冥斋岩、柳峰尖、山茶岚、竹楼坑、莲头瀑布、玉塔瀑布、玉塔茶园等自然景观。
古道两侧植被茂盛,风景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8%。沿途还保存着许多人文古迹,如暗亭、上洪岭头亭、节孝坊、贝谷亭、安泉亭、裕庆宫、朝天寺、古枫传奇、福亭基、莲头亭、晒谷坪亭、玉塔古遗址、五里牌 (亭)、观音亭、飞虹大桥、彭溪大桥、彭溪碇步、外垟石板桥等,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气息浓重。
这些古道不仅在泰顺及邻县人民的生活与商贸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或将成为泰顺旅游的新亮点。如果你是一个徒步探险爱好者,不妨来这里感受一下古道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