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强村富民,居住环境干净整洁……近年来,包垟乡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要求,不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今,一幅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
冬日时节,漫步在包垟乡横溪村的乡间村道上,只见溪流清澈,芳草茵茵,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齐有序,花草树木交相辉映,一幅恬静悠然的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处处彰显着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喜人变化。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虽晾晒着农作物,但房前屋后看不到乱堆放的秸秆……这些都是横溪村多措并举擦亮人居环境底色的有力佐证。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屋前屋后都有叠东西,乱七八糟的,现在都很干净,住起来很舒服。”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记者了解到,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横溪村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聚焦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结合“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措施,专门制定了一套奖惩制度,这一机制落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村容村貌得到大幅度提升。
横溪村党支部书记夏守后说:“我们村以前弄了一个规章制度,每个月不定期抽一天去每户暗访。哪家的房前屋后有堆东西就扣钱;如果房前屋后都没堆东西,地都扫得干干净净的,像这种我们每个月就给予40元的奖励金;一年下来都没有扣分,都是满分的话,我们到年终的时候还给另外的奖励。”
通过奖惩制度管理,不仅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使得村庄连续三年获评半年度最干净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作为包垟乡唯一的3A景区村,夏守后表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做细、做实、做优奖惩机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村庄治理新格局。
在打造和美乡村进程中,包垟乡在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发展天然生态的农业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发展杨梅、茶叶、小番茄等特色种植基地6000余亩,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500万元完成红星杨梅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杨梅产业规划,推进商贸业态与乡村旅游、消费体验与文化特色融合互动发展,打造杨梅宴、全猪宴等“舌尖上包垟”的旅游品牌。
自去年启动美丽乡村创建以来,包垟乡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以“十个一”为基本要求,构建以乡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探索“供给高质量绿色生态环境+生产高质量绿色农产品+开发林秉权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融入泰顺全域旅游三大板块,形成周边一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共保互利、服务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
包垟乡党委委员潘向清说:“对乡党委政府来说,和美乡村建设一直是全乡的中心工作。搞好这项工作既凸显了包垟的整洁美丽,又烘托出了包垟的乡风乡韵乡愁。接下来,乡党委政府将主要围绕和美乡村季度擂台赛这个抓手,在机制体制上做文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努力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