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62/2024-00099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筱村镇
  • 成文日期:
  • 2024-01-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筱村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 01- 09 14 : 17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筱村镇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围绕“创新提升、实干争先”主题主线,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抓经济,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促发展,深入实施“项目服务、城乡环境、基层基础”三大提升年行动,凝心聚力求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争先姿态攻项目。一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提速提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农商行总部大楼、筱村法庭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推进,李平线、“瓯越鲜风”农业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前期全面深化。二是招商引资加码加力。持续推进“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走访慰问企业21家,拜访乡贤90余人次,招引总部企业2家,助推亿元项目“醉美温商酒”完成框架签约。三是要素保障精准有效。下大功夫推进土地整合治理,清理土地批而未供土地51亩、清理供而未批土地36亩,完成率分别达255%、144%,垦造耕地230亩。全面深化专班机制,镇村联动攻坚,提前一年完成“李平线”212.48亩土地征收、26座坟墓迁移等政策处理工作,全方位护航项目落地。

(二)产业提质焕发生态效益。一是文旅活动更加丰富。持续挖掘人文底蕴,做活山水文章。创新推出“乡村企业家论坛”“乡建者小会”等交流论坛,成功举办“我们的村运农民运动会”“六月六壤神节”“宿游山野生活节”等文旅活动,精心开展“相约花海·共富畲乡”、筱村公社绣球花等四季花海旅游节,有力推动“花田经济”增产见效,累计吸引游客二十余万人,“古韵筱村”文旅品牌愈发响亮。二是旅游设施更加完善。筱村公社前山基地采筱村摘道路完成铺设,枫林客栈、研学基地等设施加快实施,东垟古村落17座古建完成修复,浙南民俗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精心推出小资情调式枫林酒馆、高山野趣式拓兴酒馆,加快培育墟里咸亨式酒馆。三是农业品牌更加响亮。最快速度落地第十届泰商大会签约的招才引智项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泰顺共富技术转移中心”,谱写校地合作共赢发展新篇章。整建制统防统治试点工作全域铺开,新楼500亩宜机化农田启动招标,坡头700米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竣工验收,“一个桃”“一颗梅”“一斗粬”等特色农产品产销海内外,农业驱动力愈发强劲。

(三)用心用情惠民生。一是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持续抓好交通建设“头等大事”,兴东村和平坑至茶源坑源、章前垟至下村四好农村公路启动项目建设,葛垟茶场至下垟道路、茶亭底路口至坡头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启动施工设计。二是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深化“两最”机制,扎实推进“三大革命”,整改市村貌暗访问题点位33处,二季度全市人居环境比选全市前3。精心靓化文兴、旗峰等廊桥周边节点,以最整洁的沿线村庄,最美丽的廊桥景色助力“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启动仪式”顺利召开。三是城乡品质持续提升。“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全面深化,荣获温州市“水美乡镇”,全县唯一入选2022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北入城口廊道风貌提升工程、创新创业大楼加快建设,莒江溪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四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建成投用玉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玉溪、坑底等老年食堂,稳步推进葛垟、兴东等11村单村饮用水工程。

(四)真抓实干强治理。一是抓党建引领。梯度打造精品党群服务阵地,以市级首批“最美党群”带动“群星闪耀”,创成温州市“瓯江红”党群服务“十大好矩阵”。二是抓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扎实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和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社会面保持和谐稳定。三是抓紧信访维稳。聚焦亚运盛会等重要节点,严格落实一日一研判、一日一部署,全面加强信访重点人员管控,“五失人员”、弱势群体等关心帮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信访积案动态清零。

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主题教育开展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深入考察调研并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筱村将对标对表、逐条逐项,清单化、闭环式抓好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筱村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到位。

(一)凝聚感恩奋进、再启新程的思想共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同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深刻领悟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筱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围绕党委中心大局,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标追随、奋勇前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扛起守正创新、唯实惟先的时代之责。坚持“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以提升城乡颜值为牵引,围绕县委县政府城乡环境提升年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等建设,全面深化“两最评比”,点亮村社“颜值”。深入挖掘非遗、古建、文化等核心资源,精心打造“高山康养、休闲旅游、趣味研学”等特色乡村业态,推进农文旅三产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充分发挥“钟思亮”金牌调解室等力量,持续开展基层纠纷矛盾排查化解、民转刑案件防控,加强“五失人员”等重点人员排查帮扶,全力推动信访积案动态化解。要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做深做细防汛防台、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守牢平安底线。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全覆盖,切实打通村社服务“神经末梢”,深入实施共富工坊等富民创新举措,带动全镇村社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5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

(三)锻造勤廉并重、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依托主题教育,做深做实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深刻检视问题,认真落实整改。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多元评价机制,推动形成能上能下、德才配位的干部选用格局。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抓项目攻坚。一是全力推动招大引强。依托文兴文重桥、翁山高山康养、北坑畲寨、章前垟休闲旅游等核心资源持续做好招商推介,全力推动石柱源智慧生态“二次招商”。二是全力攻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中心、筱村公社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前山采摘基地道路、泰顺农商银行筱村支行新营业综合楼、泰顺县人民法院筱村人民法庭等设施。三是全力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耕地垦造。强化墟里·徐岙底乡村社区旅游开发项目二期、“四号农村路”等项目资金争取。                                                                                                                                                                                                                                                        

(二)抓产业发展。一是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加快推进筱村公社枫林客栈,石柱源智慧生态谷、墟里·徐岙底新乡民“灰斗”创孵基地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宋集三十六酒肆等项目前期,实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以亮点引爆推动游客集聚。三是发展更有引爆力的旅游业态。突出融合发展,做深做细“旅游+”文章,持续办好“六月六壤神节、二十四节气游乡村、四季花海观赏节”等文旅活动,加快培育筱村公社、墟里、拓兴等小酒馆,精心培育乡野美食游、亲子研学游、乡村民宿游、文化休闲游、多彩非遗游五大“产品”,推动文化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三是培育更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聚焦“五个一”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用足用好“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泰顺共富技术转移中心”“省级科技特派员”“泰顺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等优势资源,持续打响黄金桃、筱村粬、葛垟茶、翁山菜等农产品品牌。

(三)抓民生提标。一是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建成投用筱村公社前山采摘基地道路,全力攻坚北廊道入城口改造提升,建成茶亭底路口至坡头、葛垟茶场至下垟、兴东村和平坑至茶园坑源、章前洋至下村等9.3公里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善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筱村镇备用水源工程,加快实施莒江溪流域综合治理。二是提升全域环境面貌。持续深化“两最”评选,完善全领域美丽治理体系,谋划打造一批“共美共富共享共治”和美乡村示范村,推动环境治理从抓整治向提品质转变,绘实共富美丽底色。二是提升惠民服务保障。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儿童之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在线阳光厨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常态做好 60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益康宝保险参保等普惠性医疗民生工作。

(四)抓基础提升。一是以最大力度强党建。打好“治村指数、兴村报表、比学擂台”组合拳,动态做好网格优化调整,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全覆盖,切实打通村社服务“神经末梢”。二是最大决心抓维稳。以围绕重点节点、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推进信访源头治理和积案动态清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以最强举措保平安。加强应急预警、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持续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做深做细安全生产、防汛防台、信访维稳、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守牢平安底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