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名单的通知》 (浙卫办发函〔2024〕63 号),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成功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该院急诊医学科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也为该院进一步推动整体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始建于1991年,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人才齐备、技术雄厚、医疗服务水平高的二级学科,设立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承担着全县院外现场抢救和院内急症救治等急危重症应急救治任务。科室于2023年入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曾获“温州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室(EICU)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尤其是在技术应用和患者管理方面实现了创新提升。
开展多项急诊救治关键技术。依托“山海”工程专家指导,科室成功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该技术在处理急性肾损伤及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急救操作中引入床边超声引导技术,能够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心包穿刺等关键操作,提高急救处理安全性。此外还利用床旁超声技术进行肺部超声评估、下腔静脉变异度评估,以协助判断液体容量,为患者的液体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创伤救治方面,能够进行快速评估,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引入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在面对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时,ECMO的应用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新的希望。依托于山海工程合作,县人民医院配合温州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多例ECMO救治案例。为进一步给我县患者带来更为及时和有效的救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现已配备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并派遣专科骨干顺利完成浙江省ECMO专项人才培训,现可独立开展ECMO。强化急诊科的气道管理能力。通过实施环甲膜穿刺、纤维支气管镜下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更换及经皮气管切开等技术,显著提高急救过程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气管插管的挑战,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演练,缩短插管所需时间的同时,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气道保障。急诊医学科现有医师14人,护理人员3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并常年有温州市人民医院“山海”工程急诊科专家驻点帮扶,指导助推学科发展,为我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生机。
温州市人民医院“山海”工程驻点帮扶专家
吴章,急诊科执行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SCI2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擅长急危重症救治,在心脏骤停、急性中毒、多发伤、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心脑血管急症、动物致伤等救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科带头人
周志平,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温州市“医坛新秀”,系温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温州生理科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县域医共体急救工作委员会委员。
截至目前,县人民医院已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专科)20个,其中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11个。
未来,县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优化人才队伍,不断培育和提升临床重点专科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区域临床诊疗水平,构建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多学科融合型临床专科。同时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建成医疗卫生及健康服务能力高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