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泰顺体育秉持“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理念,遵循《温州市全民健身促进条例》,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总体战略,做好全民健身惠民、竞技体育乐民、体育产业富民等工作。现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积蓄势能,着力拉动赛事经济。一是提升赛事效益。举办了浙江省象棋等级赛、文祥湖半程马拉松邀请赛、全国儿童象棋赛、自然岩壁挑战赛、省气排球公开赛和健美操赛等活动12场,形成月月有赛事的“体育+旅游”大格局,带动消费4600余万元。二是培育赛事文化。结合泰顺“顺文化”打造品牌赛事,以荧光夜跑和省第五届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点燃520欢顺节系列活动,并将赛事放在古村落、旅游景区等地,将泰顺logo、泰顺故事融入赛事举办中,结合木偶戏、廊桥文化等泰顺非遗文化,丰富泰顺体育形象。三是引爆赛事宣传。采用全程直播的方式,辅以体坛报、浙江体育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极大推介了泰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其中,自然岩壁挑战赛吸引百余名国内攀岩顶尖高手、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做好“体育+”后半篇文章。 (二)高位擘画,着力繁荣群众运动。一是拓展全民健身空间。7月底提前完成省市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项目1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达到3.3平方米;针对全县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开展全面普查工作,排查体育场地1206个,维修更新30个村的老旧器材;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00万元补助三魁镇文体中心、司前畲族镇民族体育中心和百丈镇健身中心。二是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县职工运动会、文化礼堂系列活动和青少年阳光运动会等比赛共58场次;每月组织游泳、象棋、气排球等协会进学校、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和赛事活动超百场次;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防溺水培训,开办游泳公益中考免费测评、游泳公益中考公益指导等活动。三是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投入150万元更新消防设施、排水管道和中央空调等基础设施,提升群众健身安全与健身体验;体育中心免费提供场馆服务60场次,惠及群众10万多名,并引进专业健身教练盘活百姓健身房资源;举办两期泰顺县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羽毛球和门球三级社会指导员100名;为1100名群众提供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5.09%. (三)目标明确,着力谋划产业发展。一是做大百丈水上文章。结合《泰顺县飞云湖水源地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湖中皮划艇、高尔夫、风筝冲浪、水底探险等活动,筹划垂钓示范区、摩托艇基地;邀请管晨辰等6名世界冠军为百丈运动休闲乡镇代言,百丈引进浙江皮划艇队和浙江象棋队入驻集训,创建皮划艇冬训基地;二是做强常规产业项目。重点助推西旸低空飞行项目,开展常规性公益航空科普活动进校园30场次;指导西旸运动飞行营地和浙龙峡漂流分别申报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和优秀项目;新建环浙步道72km,全部完成环浙步道网泰顺段142km建设,带动沿线旅游、赛事发展;三是指导体育类机构发展。完成体育产业行业系数调查,全面核查核实100家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指导体育机构规范化运行,搏域跆拳道等4家校外体育类培训机构资金完成全程纳管工作。 (四)捷报频传,着力提升竞技水平。一是竞技成绩有所突破。泰顺籍运动员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共夺得19枚金牌、22枚银牌,获奖牌数较去年提升71%,其中,在国字号赛事中成绩斐然,林观钊在全国U系列举重赛中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2024年全国少年体操U系列锦标赛中涂芸熙荣获团体第二名、个人全能第三名、跳马第二名的好成绩。二是注重体育人才培育。泰顺籍教练雷文斌带领双人皮划艇运动员在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项目、女子500米双人划艇项目上分别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巴黎奥运第26金、第30金两枚金牌;输送6名运动苗子进入市体校试训。指导象棋、围棋、跆拳道等校外培训机构共同培养运动员苗子,与教育局合作,共同举办儿童象棋、围棋等比赛,以赛促训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三是完善训练布局。形成以1家少体校为主体,32家网点校训练机构共同训练的竞技体育格局,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1890名。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泰顺体育力求群众体育焕发新活力,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体旅融合取得新成效。 (一)全民健身方面。一是继续推进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体育设施的建设地点,新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民生实事项目8个,更多满足不同群众需求的体育设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力争人均体育面积达3.34平方米以上。对已有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进行维护和升级改造,对场馆进行功能性升级,提升体育场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线上预订场地、智能健身指导等功能。二是丰富赛事活动种类和规模。除了继续举办羽毛球、游泳等赛事外,引入电竞、定向越野赛等一些新兴的群众体育赛事,计划举办30场以上群众性体育赛事,扩大赛事的参与范围,鼓励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众参与,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三是推动乡镇特色体育赛事发展。借鉴筱村、包垟等乡镇举办村运会的经验,挖掘各乡镇的特色体育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在司前、竹里等乡镇举办具有畲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赛事,以赛事带动乡镇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四是进一步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增加体医融合培训、科学健身大讲堂等知识讲座的场次和内容深度,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健身教练进行授课。计划开展科学健身讲座10场次以上。 (二)体育产业方面。一是巩固和发展运动休闲乡镇成果。以百丈交通条件改善为契机,推动体旅产业大力发展,打造高标准43公里环湖绿道系统,建设体育综合场馆和足球青训基地,谋划举办马拉松、环湖骑行赛事、铁人三项、公开水域游泳等大型有影响力的赛事,开发更多的户外运动线路、招引协会入驻,将体育小镇品牌擦得更亮。借助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皮划艇队伍入驻百丈冬训契机,做大做强省级皮划艇体育训练基地,修建体育公园,争取若干个高级别赛事永久落户百丈。打造集运动、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推动运动休闲乡镇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持续举办和提升体育赛事品牌。继续承办古道越野、象棋等赛事,提高赛事的组织水平和影响力。借鉴三魁山地越野赛的成功经验,举办山区海岛县篮球联赛、游泳公开赛等赛事,加强赛事的商业运作和市场推广,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和观众,为泰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结合泰顺的文化特色和体育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新体育赛事,举办以山区古道为主题的体育赛事,通过天关山古道越野挑战赛、自然岩壁挑战赛等新赛事的举办,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体育文化影响力。三是加强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以体育赛事为纽带,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期间,推出旅游优惠套餐,吸引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实现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竞技体育方面。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与训练。规划县业余体育运动训练项目布局设点,重点发展田径、举重等重竞技优势项目。对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选拔和培养,计划新增业余训练点2个,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3名。加强与学校、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等合作,建立人才输送机制,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好的训练和发展机会。二是做好赛事参与与筹备。组织泰顺籍运动员参加全国和省市各类体育赛事,争取获得10枚以上金牌。提前做好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和赛事筹备工作。对于本地举办的竞技体育赛事,做好赛事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提高赛事的质量和影响力。三是推动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联合更多的体育类社会组织,丰富阳光体育公益夏令营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参与项目和服务对象,计划举办8场以上阳光体育运动会。将阳光体育活动与学校的日常体育教学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