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今年以来,泰顺县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坚持党建统领、业务为本、创新变革,全力打赢水网安澜提升、全域建设幸福河湖、重点领域攻坚提升、提高防汛敏感性、水利改革创新等五场硬仗,整体性推动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浙南明珠·最美山城”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 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打好水网安澜提升硬仗 一是泰顺水网格局初步构建。《泰顺县水网建设规划》获批实施,系统构建“一廊一心、两点三源、四区六带”的全域水网总体格局。积极参与飞云湖水源地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珊溪水利枢纽高质量水源地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等编制。二是重大项目储备动力强劲。谋划推进3个重大项目前期,储备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其中泰顺县溪源水库工程项目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泰顺县交溪流域浙江段综合治理工程准备委托开展建设必要性及规模论证报告编制工作,环飞云湖引调水工程已通过省水利厅遴选、太湖局复核并申报水利部参加项目遴选。三是年度重点项目快马加鞭。2024年,全县共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补助1.15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9万元,同比2023年(7611万元)增长137%。年度在建重点水利工程19个,已完工项目6个均验收合格,水利工程实体质量稳定可控。 (二)全力打好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硬仗 一是河湖长制深化落实。科学规范编制“一河一策”,河湖长制统筹落实到县四套班子“一包七必抓”机制、“河湖长+检察长”机制、跨界河流联巡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河湖生态治理难题有效化解。全年累计开展巡河927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287个,处理数量历史最多。二是全域幸福河湖加快建设。泰顺县河道水库综合整治项目(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于8月正式开工,并采用多点分项方式进场实施;莒江溪流域综合治理、南浦溪镇下漈源自然野趣共富一期等幸福河湖治理项目全速推进,全年累计综合治理河道20公里。三是河湖形象出圈出彩。积极谋划并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获批省级专项资金6000万元。2024年新增创建高标准美丽河湖2条、高品质水美乡村3个、水上碧道10公里、高品质共富亲水IP3个,新增城乡亲水节点10个。 (三)全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提升硬仗 一是农村饮水改造提升破难攻坚。启动新一轮单村水站提升改造三年行动,2024年巩固提升117处、改建提升32处;实施偏远山区旱季缺水问题专项整治,破解68个偏远自然村用水难题;与泰顺水务有限公司签订农村饮用水运维协议,每年安排运维资金1000万元,助力县级统管政策集中落地。二是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卓有成效。紧密向上对接争取,全县总用水指标提升至0.68亿立方米,完成泰顺县三生用水集约利用数字化系统建设,取用水管理趋向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全年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511万元。三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强力推进。实施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5平方公里。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依托卫星遥感图斑感知等技术,强化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编制《泰顺县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方案》,建立水土保持重点服务监管清单,收录全县各领域项目156个,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230余次。四是水事违法行为清理整治疏堵结合。从严从实开展珊溪水源地日常巡查及联合执法,落实48个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管和91个水域动态图斑、3个“四乱”图斑核查整改。联合检察院、司法局、执法局开展普法宣传、联合执法,有力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 (四)全力打好提高防汛敏感性硬仗 一是水利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宣传教育双管齐下,水旱灾害防御隐患排查整治贯穿整个汛期,水利在建项目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全面覆盖,全年累计开展安全隐患检查督导服务30次,发现问题隐患100处并全部整改销号,我县连续多年未发生安全生产及质量事故。二是灾害预警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在册水库山塘全部纳入防溺水地图,开发完成山洪灾害公众预警功能模块,动态更新山洪灾害风险区清单,完成9条小流域风险隐患精细化调查,推进95站5分钟通信传输频次的遥测终端改造升级,山洪预警精准度、时效性显著提升。三是“三化”改革成果进一步转化。59座水库、72座山塘和2处标化堤防落实物业化管理,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产权化登记率达75%,“三化”改革提档升级,水利工程可视化、大坝工情自动化监测等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升级,实现一屏统览。 (五)全力打好水利改革创新硬仗 一是水利政务服务改革多点突破。相继推出背包上门、错时延时、帮办代办、“最多评一次”、区域集成审批、跨层级审批、“5+1”服务模式等一系列便民便企举措,先后完成泰顺县经开区产业园2个区域水保审查批复,助力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全年累计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11件,限期办结率100%。二是农村水利发展守正创新。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18处农业灌溉泵站、堰坝创成年度优质项目。试行农村水利全生态服务综合险,226处农饮水设施、494.68公里堤防集体“上保险”。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标准化管理,完成17座小水电站“两不八有”创建和9座大坝安全评估,创建市级水电站标准化管理精品工程1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落实常态监管。三是水文化传承魅力不断彰显。系统推进水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创建水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案例1个,打造水旅融合精品研学线路2条,推进2个水文化驿站建设,打造更多蕴含时代价值的水文化标志性成果。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实干实效推进水网建设再攻坚。一是以更大力度抓项目储备。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投向,全力做好“十五五”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主动向上对接,全面掌握政策变化和项目动态,及时调整谋划方向,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二是以更大力度促水利投资。精准施策、攻坚发力,全力抓好幸福河湖治理、单村水站改造提升、病险山塘整治等在建项目进度,全面推进溪源水库、环飞云湖引调水等拟建项目前期,力促水利投资增速。三是以更严标准管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建设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监管,确保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二)高位高标推进幸福河湖再扩面。一是河长履职持续加强。加强县级河长履职服务和镇、村级河长履职管理,进一步规范基层河长履职行为,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二是河湖管护持续发力。持续推进河湖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针对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实现动态销号清零。三是幸福河湖持续建设。加速实施重要流域综合治理,加大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力度,全面提升优化县域水环境。四是水情宣教持续深化。健全民间河长巡河护河工作体系,全面构建“政府搭台、全民参与、数字运行”的全社会治水护水新模式。 (三)加压加力推进农村水利再升级。一是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完善偏远山区旱季缺水问题发现、处置、回访机制和应急预案,提升城乡供水保障和抗风险能力。二是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节水评价、用水定额等制度,深入实施水资源综合评估,全面掌握全县水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三是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持续巩固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改革成果,持续推进标准化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推动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再提升。 (四)用心用情推进涉水服务再优化。一是优化审批流程,让营商环境更美好。坚持全过程服务理念,持续推进涉水审批“5+1”服务改革,强化横向沟通、纵向对接,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全县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二是强化指导服务,让监管更顺畅。建立跨部门涉水审批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和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包括开展项目协调会、组建专项工作组、建立工作交流群,实现涉水事务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三是深化巡查监管,让行业更安全。紧密围绕水工程安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强化巡查监管,统筹各方力量,不断探索水利行业监管机制举措,确保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