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金融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县金融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为加快打造“浙南明珠、最美山城”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党的领导建设持续强化。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决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条例》,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增强政治定力。二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今年以来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2次、积极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0余次,主题党日学习12次,专题党课3次。落实巡察整改,突出问题导向,深刻剖析原因,逐条对照问题细化为整改措施,全面协调、统筹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修订中心三定,明确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优化干部队伍,坚持民主选人用人,推进干部选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金融行业运行持续稳健。一是存贷规模平稳增长。截至11月末,存贷款余额811亿元,同比增速7.4%,其中,存款余额415亿元,同比增速3.6%;贷款余额395亿元,同比增速11.4%。二是保费收入稳中有升。截至11月末,全县保险机构年累计保费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县域经济发展精准滴灌。一是稳步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新增企业首贷户169户;全县涉农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以及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均比上年不同程度增加。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千名行长走万企”活动,选派166名共富专员入企入村,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二是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各金融机构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农商银行针对生态环境领域授信10亿元,为生态环境相关项目、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温州银行推出“温信贷”助力小微企业贷款;工行推出“浙科E贷”产品。三是开展“金融扶助+科技赋能”专项行动。围绕农业企业定制金融助企增值服务,提供“农户贷”“惠农贷”“共富贷”“强村产业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针对位置偏僻的农业经营企业,选派金融特派员“一条龙”送惠上门金融服务。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289亿元。有效缓解农业等经营主体资金压力。 (三)企业上市培育持续推动。一是定期研究上市工作。深入贯彻省“凤凰行动”计划,加强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帮助协调解决纳百川舆情、相关商标申请、废水排放等问题。二是实时掌握后备情况。邀请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重点走访上市后备企业,帮助企业分析研判问题和路径,助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梳理辖内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名单,更新完善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三是强化精准助企服务。排摸走访规上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上市意愿,及时收集企业对上市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优化流程。 (四)金融风险底线牢牢守住。一是强化风险预警。配合做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工作,完成辖内小贷公司年度监管评级;积极防范和化解企业“两链”风险,完成“白名单”企业帮扶1家。同时,因整体经济下行,全县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有所反弹,但本季度金融机构已持续压降不良贷款,确保不良率低于1%、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二是开展排查行动。依托“省天罗地网”与“温州金融大脑”平台,对辖区内各类地方金融组织风险实时监测,发挥乡镇金融网格员作用,逐个梳理全县含有“财富管理”等类似字样的企业名单,目前未发现涉非涉稳风险隐患。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全年共组织“七进”宣传活动700余场,受众达7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7万余份,发送短信近3万条、为群众答疑解惑800余人次,LED电子显示屏月播放数量2600余帧幅,参与活动组织人员1000余人次,发布原创作品和转发银保传媒作品数59个,点击量22570。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充分利用党组会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推进。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主要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加大招引强化留存。深化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强化政策激励导向,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创新、优化信贷结构、优化金融有效总供给。全力推动各项金融指标增量、增速稳步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确保金融资源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做好上市培育工作。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重大障碍,做好问题清单梳理与分类协调落实。实施新一轮的全面筛排工作,优化多渠道上市培育挖掘机制,扩面筛选梳理优质企业,着力做好后备梯队充实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潜力。 (四)加强金融风险排查。配合做好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发挥线上监测预警系统优势,多下基层重点区域走访排查,开展金融风险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对象、重点时段和重大政治活动等社会敏感时期监测预警,加强非法集资线索的排摸、防范和处置,筑牢金融风险的基层防线。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