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3年以来,泰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聚焦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和法治温州建设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建设山区共同富裕“重要窗口”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委领导,不断筑牢法治建设阵地。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部署推进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切实把县委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集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八进”活动,邀请省委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成员郝铁川作《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专题讲座。二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深化法治督察与县委巡察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法治大监督”工作体系。对13家单位开展法治督察,向县委巡察组移交法治建设问题35个,有效推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健全“例会+通报”机制,印发《2023年法治泰顺建设工作要点》和《法治泰顺建设考核细则》,明确45项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和指标,并召开法治温州建设考核工作推进会,全力提升单位“一把手”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意识。三是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职述法机制,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县管领导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开展县四套班子“会前学法”5期,部门乡镇“一把手”述法93人次。全县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累计学法534次,共计5100余人。组织135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现场旁听庭审活动。举办行政执法培训班、依法征迁培训班6期,培训650人次。持续推进法治人才培育工作,公职律师申领人数较往年增长30%;102名领导干部获得行政执法资格,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平均持证率达到95.66%,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专业化执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一是稳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执法改革。坚持“规定动作接得住,自选动作有创新”理念,分类分批次完成乡镇214项执法事项依法赋权,完成19个乡镇平台执法事项流转贯通工作,采取“派驻+联系”制,推进全县“1+8”执法部门的执法力量下沉乡镇,锁定下沉编制350名,实现全县所有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全覆盖。推广使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各执法单位全年累计移交案件42件、协查协办34件、联合会商37件、抄告抄送57件、涉刑案件10件,各执法单位数字化协同作战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二是深入推进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工作。印发《深化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提升基层法治能力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法治乡镇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进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工作。19个乡镇挂牌成立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和合法性审查分中心,累计创成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公安派出所5家,司法行政系统枫桥所比例达50%,全市最高。深化全省司法所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司法所同步增挂行政执法监督指导室和行政复议受理点牌子。探索建立司法所片区联动协管服务机制,全面配强司法所人员力量,司法所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工作人员的配备率达75%,法律背景工作人员配备率达100%,为推进法治乡镇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三是持续推进法治数字化改革。强化廊桥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上线泰顺县文化遗产(廊桥)监管保护应用,成功列入全省“揭榜挂帅”项目库。联合文成建立“水源地(珊溪水库)保护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迭代升级珊溪水库库区水行政监管执法体系,实现精准监管。联合鹿城创新打造“e鹿顺”非羁押监管教育多跨场景应用,被中央政法委《法治日报》评为2023年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 (三)坚持依法行政,不断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一是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审查。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审查事项目录化管理,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责任,对113个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开展合法性审查并出具意见;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104件,提出审核意见254条。全面推广运用合法性审查线上平台,制定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流程、标准指引和事项清单,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构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梳理形成县乡两级行政执法监督协调24项权责清单,建立并落实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开展涉企执法1020专项监督工程,对10大重点领域20项高频事项进行专项监督,累计检查和走访全县22家执法单位和16家企业,抽评涉企执法案卷130余卷,抄送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10份,审查整改问题82个;帮助企业追回拖欠账款1000余万元,为4家企业修复信用,撤销3家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涉及金额190万元,行政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改。三是推动行政争议高效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作用,努力做到全过程协调、全方位化解。2023年行政复议与诉讼案件比4.57,复议后起诉率0.95%,均列全市第一。行政诉讼万人发案率0.902,行政诉讼败诉率3.8%、全市第二。 (四)坚持法助共富,不断提升法治服务水平。一是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深化“全程线上办”,按照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办理频次高的原则,将临时身份证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变更、关系转移接续等8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浙闽通办”服务范畴,全年累计办理“浙闽通办”业务782件,减少群众往返跑2100余次。健全完善“一企一策一服务专员”保姆式服务机制,设立“顺企通”企业专门服务窗口和纾困解难专属热线,明确45名窗口代办员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专人专属服务。全年累计接收28家企业线上、线下业务咨询,帮助解决审批问题85个。二是法治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探索开展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企检服务共享联建机制”的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重大产业“三规合一”模式建设,成立企业合规服务中心,打造集研究、指导、评估、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推进全县竹材生态产业合规体系建设做法被市委依法治市办列入县乡法治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培育清单。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与监管,完成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额超5.7亿元。积极推广“法富贷”服务,共发放贷款4082万元。2023年法治浙江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排名居全市第一。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便民。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推进“全域通办、跨市转办”,实现法律援助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全年累计解答法律咨询1011件,受理法律援助、帮助案件662件,法律援助审批满意度100%。积极推广远程视频和在线公证服务模式,为偏远乡镇和在外经商务工人员提供远程视频公证76件,开展企业公证“背包”上门服务68件,为乡镇配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自助机15台,打通惠企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优化提升“文祥湖法治阵地集群”,建成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彭月工业园区法治数字化多功能展厅、泗溪西地民法典主题公园等一批法治场馆。 (五)坚持强基固本,不断夯实法护平安基础。一是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持续深化“三官两师”结对乡贤调解室、跨区域矛盾纠纷联调等机制,全力打造“泰顺心”区域调解品牌,构建起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主导、司法调解为保障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有效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4人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3117件,调解成功3110件,成功率为99.78%,涉及金额达27845.93万元。二是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0%、11.9%;电诈发案数、案损额同比下降3.8%、17.2%,降幅均列全市第二,实现连续3年“双下降”。坚持涉企案件专项打击,成功破获“3·17”破坏营商环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侦破1起规上企业被盗窃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追赃挽损原材料13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十大攻坚行动,交通违法查处数同比上升28.8%,道路隐患整治率达98.5%,治理经验被省委、省政府信息刊发,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三是加强浙闽边界乡村治理。深化浙闽边界法治乡村走廊建设,全县35个边界村居全部创成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累计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46个、市级民主法治村194个,民主法治村覆盖率达83.7%。结合浙闽边红色革命旧址,打造了泗溪镇西地村-白柯塆村-雅阳镇灵乾村-彭溪镇小南山中共浙南特委旧址的“红色+法治”景观带和罗阳镇三垟村-仙居村-村尾村未来乡村民主法治村示范带。与福建宁德深化联动协作,与福建毗邻警方签订《浙闽边警务协作工作协议》,创新打造“浙闽安”平安边界智慧安防应用,实现省域之间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共治。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2023年以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法治温州建设的更高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我县法治政府建设仍然存在不少差距,比如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系统;法治工作开展不均衡,基层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法治建设合力仍需进一步提升;规范执法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持续用力,基层执法力量、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有待提升,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短板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法治建设实践中不断补齐和提升。 三、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一)认真当好“第一责任人”。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把法治建设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建设法治浙江(温州)、法治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切实把法治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 (二)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组织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5次,多次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对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清理、年度重大决策等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三)全面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制度,凡是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均提交常委会会议集体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邀请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监委)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机关合同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制度。 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一)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县委依法治县办、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强化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各项改革齐头并进,努力在制度供给、规范决策、监督制约、考核评价、人才保障等方面取得成效。 (二)持续强化重点改革突破。以全面推进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为契机,以解决全县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抓手,重点在合法性审查、完善执法监督体系、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找准切口、寻求突破,努力形成“一点突破、全县推广、整体提升”的工作局面。 (三)不断夯实法治基层基础。加强基层法治人才配备和培育,建强基层法治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枫桥式”站所建设,努力提升基层法律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基层行政争议治理,健全完善败诉风险预警等机制,巩固拓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成果,持续打造行政复议“泰顺样板”。 (四)注重培育“最佳实践”项目。鼓励乡镇和部门大胆改革创新,深入挖掘特色亮点,因地制宜开展法治化综合改革,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亮点集群,形成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法治建设“最佳实践”标志性成果,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讲好泰顺法治故事。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