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7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晓芳率队来我县调研廊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工委主任丁福良,县领导李剑锋、胡荣登、林建丰、陈志清陪同调研。
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拥有32座古廊桥,其中15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泰顺也是非遗大县,拥有世界级非遗1项、国家级非遗6项、省级非遗16项、市级非遗106项以及县级非遗186项,包含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泰顺药发木偶戏、畲族民歌、碇步龙、泰顺提线木偶戏等。
在竹里畲族乡,钱晓芳实地调研了畲族婚俗、畲族民歌等非遗项目,详细了解我县非遗资源挖掘、保护传承、宣传展示等情况。她指出,非遗项目不仅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进一步挖掘畲族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加强非遗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向市场,让资源“动”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热”起来。
在泰顺廊桥文化园,钱晓芳一行参观了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廊桥展示馆等,详细了解廊桥历史、营造技艺、申遗历程等情况。近年来,泰顺积极开展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活态传承工作,推出“师带徒”“带薪学徒”等系列传承机制,鼓励和扶持民间运用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建桥,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钱晓芳对我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工作给予肯定,她指出,廊桥是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要找准廊桥文化定位,深挖廊桥文化内涵,积极拓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方式,真正把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好、传承好,并在保护和传承中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做大做强泰顺廊桥金名片。
大安乡作为泰顺的“非遗大乡”,是泰顺境内文化遗产留存项目最多、最精的一个区域。在大安非遗馆,钱晓芳深入了解药发木偶、提线木偶、手工制陶、竹篾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情况。她指出,非遗文化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非遗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具有示范意义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开发非遗技艺等,营造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立足当地文化特色,加强非遗文化开发利用,寻找非遗亮点,不断丰富创意创新内容,延长产业链条,将非遗文化转变成经济效益,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来到张甜清米塑工作室、浙有戏等非遗传承工作室,钱晓芳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了解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现状,并勉励传承人既要坚守核心技艺,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融入现代生活。她表示,要打造城镇非遗共富共享新空间,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研等非遗传承、传播和体验活动,增强非遗在基层社区中的传承传播活力;要把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做好“非遗+”文章,着力打造更多文艺精品、文创新品,与产学研游相融合,不断提升泰顺非遗的社会知晓度、美誉度。
在泰期间,钱晓芳一行还先后走访了泰顺文化中心非遗馆、泰顺石文化驿站(交垟馆)、交垟土楼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