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泰顺 > 政务动态

丁熠锋:强链蓄能 强城攻坚 强基争先 加快打造“浙南明珠 最美山城”

发布日期:2024-07-31 09:00:19 浏览次数: 来源: 泰顺发布 作者: 王文慧 字体:[ ]

7月30日,全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例会暨2024年第二次县(市、区)比看活动举行。会上,各地纷纷亮晒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指标,集中比看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

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杰分析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县委书记丁熠锋在温州主会场作工作汇报,县四套班子领导李剑锋、胡荣登、雷全勉、林建丰等在温州主会场或泰顺分会场参加会议。

丁熠锋在汇报时表示——

今年以来,泰顺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盯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目标任务,围绕市委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冲刺“双万城市”目标定位,坚持“创新突破、攻坚奋进”主题主线,全面建强“三支队伍”,加快推进“强城行动”“三城三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劲。项目攻坚强势突破。摘得全市投资“赛马”激励,获超长期国债5.7亿元支持、全市唯一,新开工亿元产业项目10个、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846亩,完成率均列全市前三,苍泰高速全线开工、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度提前半年,固投连续30个月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强城行动催生蝶变。上半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领跑全省、PM2.5降幅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培育全市首家获中国民航135部运行资质的多业态运营通航企业,文祥湖夜游、“欢顺520”点燃山城烟火气。全市唯一入选全省首批现代化农创园,再度斩获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实现本地高中上线清华北大历史性突破,学军中学泰顺学校建成招生。摘得中央资金支持革命老区项目、全省仅3个,“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搬迁群众高质量就业入选全省共富先进典型。防汛避险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1-6月“三张清单”省市排名靠前。

丁熠锋表示——

泰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亮出决胜战意、轰出必胜战力、拼出优胜战绩,为温州冲刺“双万”城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更大力量。

聚焦强链蓄能   推动产业大提升

大抓平台,锚定生态工业三年翻番目标,集聚“3+3”链群企业30家以上,提速建设万洋众创城、司前竹木生态科技园,建成投用月湖轻工产业城。大抓招引,加快建设通用机场,盯引低空领域链主项目,高标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链接院士团队建设中国温泉康养谷,年度招引亿元产业项目20个以上。大抓进度,开工“019”客厅、建强泰顺酒谷,推出全新包装顺水山泉,9月上市品栀茶饮,年内投产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等项目,全年固投增长15%以上。

聚焦强城攻坚   推动能级大攀升

做大格局,深度融入浙南闽北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温武吉铁路前期、交溪流域水电开发,全力打造浙闽边中心城市。做活业态,分级打造小酒馆,联动网易唱响泰顺原创歌曲嘉年华,升级“顺礼”等“顺文化”载体,加快打造开元森泊等廊氡国旅新爆点。做优服务,实施营商环境、社会治理暖心行动,放大省级林业共富试点效应,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聚焦强基争先   推动效能大跃升

以改革破题,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穿全局,深化打造共富搬迁等改革样板。以人才破局,实施泰顺籍人才回归计划,办好数字创客大会、第三届泰顺大学生大会,新引进大学生增长10%以上。以实干破难,全面落实环保央督问题整改,纵深“重拳治蚁腐”,持续掀起“创新突破、攻坚奋进”热潮。


项目展示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位于泰顺县罗阳镇,计划总投资10.9亿元。该项目按照一期1万辆、二期3万辆、三期5万辆商用车制造分期实施,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税收超亿元,带动就业超千人。

一是打造浙皖闽赣区域制造中心。项目作为吉利浙江省的区域工厂,本着立足温州、面向浙南闽北、辐射长三角的定位,系统上线新能源物流车、微型物流车、环卫车、冷链车、移动商业车等系列产品,同时协同集团生态平台“绿色慧联”落地温州。预计一期今年11月份顺利竣工并下线第一辆新能源商用车,12月完成产线调试验证并投产,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制造能力。

二是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围绕温州市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布局甲醇能源、纯电、换电、增程等多元动力结构车辆,全力推动甲醇汽车在温州公交、出租、环卫、城配物流、邮政快递、机场港口、特定场景用重型货车等公共领域用车的示范应用,快速搭建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场景并形成示范效应,全力推进温州市到2025年实现公共领域用车更新和新增的车辆新能源化(含醇氢动力汽车)比率达到80%以上。结合温州市产业特色,适时引入吉利集团“二氧化碳+氢”制绿色甲醇技术,共同建设“绿色低碳甲醇”制备工厂,为“碳达峰、碳中和”探索有效路径。

三是构建新型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绿色慧联”“万物友好+阳光铭岛”“醇氢科技”三大市场生态平台,致力于实现“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目标,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5大产品线,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多能源布局、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该项目将坚持“纯电+醇氢”两条技术路线,围绕纯电路线,针对城市商用车应用场景与配套设施,打造城市“绿色智慧交通”体系;围绕醇氢路线,协同构建“绿色甲醇制备-甲醇贸易与燃料加注-甲醇汽车制造与车辆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司前竹木生态科技制造项目

司前竹木生态科技制造项目位于泰顺县司前畲族镇,计划总投资4.7亿元。该项目集竹制日用品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完善配套设施、集聚竹木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带动共同富裕。

它是动力十“竹”,推动产业融合的集聚项目。依托司前近7万亩竹海资源,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政策扶持等,发展引导竹种植专业合作社30余家,培育吸引利众、泰丰、甬泰等一批龙头企业,研发竹餐具、竹工艺品、竹胶板、竹炭等200多种产品,销往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多品种、全竹综合利用产业链,实现一根竹子深度开发利用的竹产业生态循环模式,目前竹木产业链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项目所在地司前畲族镇也荣获“中国竹日用制品之乡”。

它是下“竹”功夫,助力乡村振兴的引擎项目。致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竹木人才“小高地”。建立标准化工作队伍,提高竹木产业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农户学习、实践竹木生产标准化,助农“家门口”增收,让“一根竹”撬动大产业。2026年项目竣工投产后,年产值将达5亿元,税收超2500万元,惠及泰顺县内外竹农3000户以上,实现户均增收3万元,同时可提供800个以上就业岗位。

它是“竹”见成效,奔向共同富裕的样板项目。项目顺应“以竹代钢”“以竹代塑”环保趋势,持续延伸竹全产业链,强力带动竹编、竹笋、竹文化旅游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深度促进竹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立以竹木产业为主题的森林健康旅游和与此相配套的休闲生活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立体示范效应,带动所在地村集体增加年收入10万元以上,周边300户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打造共同富裕的“司前样板”。

华富碳纤维新材料制品生产项目

华富碳纤维新材料制品生产项目位于浙江泰顺经济开发区大安园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该项目生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产品具有轻量化、密度低、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机片、汽车制造等领域。

该项目公司使用纤维操控台常用的成型工艺之一——树脂转移模塑(RTM)成型工艺,将树脂注入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的工艺方法,经铺层、压紧、注塑固化以及脱模等程序后产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出来的碳纤维制品两面光洁,具有成型效率高、可根据产品受力情况任意铺放的特点,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汽车结构件、覆盖件的生产使用。与此同时,公司拥有热压罐(AC)成型工艺,同步生产高品质、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实现精品率98%以上。

该项目主要合作公司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温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在高铁、地铁、轻轨等司机操控台、内饰件、座椅中广泛使用,具体有郑州地铁4号线、天津地铁9号线、北京地铁13号线、温州轨道交通S2线等。

2025年项目竣工达产后,年产5万套碳纤维复合材料,年产值达1.2亿元、税收超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