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各有关单位:
现将《泰顺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泰顺县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9日
泰顺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浙政发〔2024〕10号)和《温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温政发〔2024〕14号),更好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以下举措。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有效释放投资和消费潜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引导企业适当让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推动惠企利民,激发最大乘数效应。
——坚持目标导向、重点突破。围绕既定目标,找准突破口
和发力点,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示范带动效应。聚焦“绿色低碳、安全稳定、智能高效、民生改善”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需求迫切、拉动效应大、购置成本高”领域,积极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提升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坚持标准牵引、科学利用。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建立符合我县需求的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体系,加强企业产品供给服务,从产销两端发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推动高性能、高效率、高质量新产品投用,实施各类废旧产品设备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坚持精准施策、落地见效。加强统筹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分领域分层级推进,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加大财力支持力度,吃透用好各项政策,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聚焦长期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鼓励先进、淘汰落后。
(二)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县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100%,汽车以旧换新300辆,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超1000辆,渗透率达30%以上,家电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6%。建成1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55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二手车交易量增长至5000辆以上,机动车报废回收超50辆。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1.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在设计、生产、仓储和运营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支持企业对装备、生产线、车间等进行智能化升级,到2027年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个(家)。(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应急管理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实施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和竹木、酒水、石三大特色产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开展县级企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每年组织技术改造项目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
3.实施能效标准引领。到2027年,推动重点领域生产线(装置)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以上,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过50%。(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工艺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工艺设备。(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县应急管理局)
4.实施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到2025年全面淘汰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继续推动老旧变电设备和输配电线路改造、电网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更新,每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
5.实施环保设备更新改造。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实验室科研技术设备改造,推进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实验室设备更新。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推动锅炉等特种设备除尘、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改造更新和脱氮设备安装。(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
6.实施老旧住宅电梯报废更新改造。加快报废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到2027年新加装电梯16台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
7.实施燃气老旧管道和设施设备改造。加快改造老旧管道,到2027年完成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1个。(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8.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开展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到2027年全县新建污水管网10公里以上、新建改造燃气管道12公里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改造垃圾转运站4座以上、居民小区的二次供水(加压调蓄)设备1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9.实施建筑节能改造。以建筑电气设施设备为重点,推动超出设备使用寿命、故障率高且无维修价值、能效水平低的空调、照明等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以建筑设备、外围护结构等为重点,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到2027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10.实施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推动公交出租车新能源化,力争年均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辆,力争到2027年县城公交车新能源化比例达100%;每年新增和更新的出租车(含网约车)中新能源比例达到90%,力争到2027年县城出租车新能源化率达到85%。加快推动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到2025年底淘汰国四老旧营运柴油货车6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老旧营运柴油货车,到2027年累计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0辆。(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11.实施农业机械装备和设施更新。加快淘汰老旧或国二及以下柴油农业机械,到2027年累计淘汰20台(套)以上。加快高效低耗智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到2027年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2027年累计建设提升大棚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推进现代化农事(机)服务中心建设,到2027年新建或改建省级、区域性、行业性现代化农事(机)服务中心3个。(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
12.实施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更新。更新学科建设需要的先进设备,力争到2027年专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信息科技、虚拟实验室建设。实施“午休躺睡”工程,2024年为全县中小学配备2920套午休装备。(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13.实施文旅设施设备提升。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构建智慧出游新体验,到2027年累计建成智慧旅游景区2家,完成观光游缆设备、演艺设备等文旅类设备更新总投资额600万元以上。推动主流媒体广电视听转型升级,完成媒资系统、全媒体直录播和超清外拍设备、演播厅、广播电视制作等广电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及“今日泰顺”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改版升级投资55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县文广旅游体育局、县融媒体中心)
14.实施医疗装备更新。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到2027年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支持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医学检验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到2027年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15.实施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消防安防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推进公立医院病房改造,优化病房结构,完善病房设施,到2027年2-3人间病房比例超过85%,适度提高以妇产科、儿科、老年科等为重点的单人间病房比例。(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16.实施公共区域和道路安防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公共视频监控建设、联网,推进前端物联感知设备、传输网络、视频存储、智能解析设备及安全防护设备等安防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人员密集区、案件高发区、治安复杂区域、交通枢纽、交通道路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及卡口类、智能交通设施类配套设备更新改造和国产化替代。到2027年,实现县城新建改建前端设备智能化比例达到100%,智能化联网信号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无盲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二)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17.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每年组织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销、巡展活动1场以上,鼓励汽车企业推出以旧换新、购车赠送充电桩等配套活动。(责任单位:县经信局)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县交通运输局)
18.推动电动自行车淘汰更新。鼓励电动自行车销售商采取旧车折价回购并出售合规新车的方式,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非标电动自行车清理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改装等行为。(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经信局)
19.推动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到2027年家电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6%。(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20.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鼓励家居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和局部升级改造等促销活动,各乡镇、社区(村)、小区在场地使用上给予支持。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应改尽改。实施“厨卫换新”惠民工程。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直播等方式,开展线上样板间展示、宣传等营销活动。(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
(三)大力实施资源回收循环利用
21.建设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建立完善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场一体化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探索建设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业固废处置等基础设施“多网融合”“多能合一”的回收处置基础设施网络。优化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布局,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秩序,鼓励开展上门取车、网上回收、免费拖车等服务。完善公共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废旧产品设备回收渠道。(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县机关事务中心)
22.加快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完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布局,规范二手车市场经营秩序。推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规范化,防范泄露及恶意恢复用户信息。支持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销售企业开展二手产品鉴定、翻新维修和销售业务。(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公安局)
23.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梯次利用。鼓励对具备条件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传统设备实施再升级。(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强化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等领域梯次利用,探索开展光伏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推进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
24.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进报废汽车、退役光伏组件、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推动企业逐步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到2027年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
(四)建立完善标准体系
25.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为主或参与制修订玩具、农产品、五金制品、竹木制品和茶叶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经信局)
三、保障措施
26.加大政策支持。建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以及省住房与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发展等专项资金。(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实施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财政局)
27.优化金融支持。引导银行机构推出“技改贷”“绿色贷”等专属产品,每年绿色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力争2024年全县新增超5亿元。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和信贷额度。(责任单位:县金融中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泰顺监管支局)
28.加强要素保障。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需用地的大规模设备技改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转贮存及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能要素保障,开辟节能审查“绿色通道”,实施即报即受理,加快审查审批,确保项目用能需求,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产生的节能量,可用于平衡新上项目用能需求。提升服务质效,落实落细各项税收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国家税务总局泰顺县税务局)
29.强化创新支撑。聚焦制约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工艺流程改进、智慧农机装备等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和开展项目攻关,到2027年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0项以上。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力争到2027年认定首台(套)产品实现零的突破,通过保险补偿、应用奖励等政策加大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经信局)
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