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以审议。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县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级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聚焦主责主业,围绕财政资金管理、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民生保障等方面,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为我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浙南明珠、最美山城”提供审计支撑。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县审计局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2个,发现违规金额3.64亿元,提出审计建议38条,促进建立和完善制度25项。 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各乡镇、部门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主线,主动服务和保障发展大局,各项工作呈现质效并举的良好态势,县级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 ——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努力克服外部复杂环境和收支紧平衡带来的多重困境,坚持“五财并举”,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6.1%。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全年共征收政府非税收入18.88亿元。全方位、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要素50亿元,为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紧扣重点领域保障,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全力保障苍泰高速、235国道泰顺段改建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统筹落实财政资金超20亿元。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兑现惠企资金4.35亿元。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推进融资工作,新成立国有企业2家。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持续开展财会监督年活动,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政府采购行为,2023年度共节约财政资金3111万元。全面清理消化暂付款4.26亿元,防范化解基层国库资金运行风险。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对2023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的审计结果表明,县财政局认真组织收入,深化改革管理,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基础上,各项财政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预算管理不规范。一是预算追加频繁且超时限办理。二是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分配。 2.财政收支管理不精细。一是财政利息收入未及时缴纳。二是44个预算项目执行率低。 3.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一是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项目较少。二是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够科学。三是绩效评价成果运用不理想。 (二)部门预算执行及乡镇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对我县4个部门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7个乡镇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4个乡镇财政收支审计结果表明,各预算单位不断加强财政财务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预算收支管理不到位。一是3家单位资金应统筹未统筹2145.93万元。二是2家单位未收取茶场承包款等收入150.34万元。三是2家单位未及时上缴银行利息等收入770.70万元。四是4家单位未收回应由个人承担的垫付款20.43万元。 2.内控制度管理不到位。一是8家单位内控制度存在未及时修订、内容不完善、与上级政策不符等情形。二是7家单位存在大额资金使用、工程量变更增加等“三重一大”事项未经集体决策。三是1家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到位。 3.政府采购不规范。一是3家单位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未经政府集中采购。二是2家单位将政府采购服务项目进行拆分包以规避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或分散采购程序,涉及金额103.37万元。三是2家单位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 二、过紧日子政策落实审计情况 对2023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4个部门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6个乡镇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围绕厉行节约、降本增效、勤俭节约办事业的工作方针,较好的落实了过紧日子政策要求。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11家预算单位2023年会议费超限额支出32.63万元。 2.27家预算单位2023年会议费、培训费在其他经济科目列支,涉及金额103.39万元。 3.5家单位2023年广告宣传费压减不到位,涉及金额377.56万元。 4.车辆管理不到位。一是1家单位公务用车未实行“一车一卡”、限油品管理及未使用加油卡加油。二是2家单位未经审批租用车辆。三是2家单位6辆业务用车未安装GPS定位。 三、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对泰顺县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来看,全县围绕打造温州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战略部署,全面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审计重点查看泰顺县司前至筱村公路改建工程、235国道泰顺司前至罗阳段改建工程及235国道景泰交界至泰顺司前段改建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参建单位职责履行不到位。一是提供不实资料申请变更项目负责人。二是监理单位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监督义务。三是跟踪审计单位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审核义务。 2.施工未达设计要求。一是边坡植草铺设未达设计要求。二是路肩防渗工程未按设计施工。 3.施工现场未按水保方案实施。一是表土剥离及回覆不到位。二是弃渣场未覆绿。三是搅拌站未复原。 4.工地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 (二)信息化项目建设审计情况。 1.资金使用及效益方面。一是2个项目存在部分内容未按合同约定实施等情况,多付工程款5.98万元。二是1个项目重复实施造成损失浪费9.03万元。三是3个项目均未完成验收,已全额或接近全额支付工程款,涉及超付进度款385.13万元。四是2个项目存在设备闲置情况。 2.合同履约方面。一是3个项目模块功能未实现合同要求。二是2个项目中标单位违约将设备转让由他人供应或将部分项目转包。三是4个项目超工期。 四、重点民生保障审计情况 通过对县教育局、龟湖镇、南浦溪镇等3家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023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全县积极谋划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在改善教育环境、推动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领域审计情况。 1.教共体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重要工作开展不到位。一是2022年县域内城乡教共体支援校未安排教师到受援校开展教师交流。二是部分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在2022年10月完成当年度任务后,未常态化开展教共体帮扶活动。三是技术保障不够到位,录播教室网络不流畅。 2.等级幼儿园复核工作未开展。2022年全县共有22所三级幼儿园新评定或原重新复核已满5年,县教育局未按组织重新复核。 3.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2022年县教育局学校公用经费安排方案未充分考虑学校的学生数、教师数及差旅等运行经费支出相关因素,造成各学校教师人均金额差异明显,部分学校运行存在压力。 4.塑胶操场项目实施管理不到位。一是抽查发现2个塑胶操场改造项目存在偷工减料行为。二是1个塑胶操场采购项目实施面积未达合同约定、重复计算施工面积,造成多付工程款15.87万元。三是2个塑胶操场采购项目投标单位投标人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5.个别学校财经意识薄弱。一是1所学校出纳存在挪用公款行为。二是2所学校托管费及食堂伙食费等大额资金收缴经教师或家委个人账户再缴存至学校、暑期托管服务费未统一收取也未纳入学校财务核算,资金管理存在风险。 6.食堂管理不到位。一是5所学校食堂会计核算不规范,存在未建账核算、食堂账户收入与开票金额不一致、学生伙食费应计未计收入问题。二是2所学校食堂粮油、蔬菜、肉类等大宗物品采购,未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三是2所学校食堂物资在采购、验收、保管和进出库环节缺少有效监督。 (二)乡村振兴领域审计情况。 1.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政策落实不到位。2020至2022年,存在低收农户理赔不到位、未纳入理赔名单等情况。 2.信息进村项目效益不佳。至2023年5月,县农业农村局于2020年实施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平台软、硬件已损坏,无法使用。 3.救灾种子储存监管不力。2020年至2023年,县农业农村局未前往救灾种子储备现场进行相关质量抽查核检,未对存储种子数量的真实性和质量进行监管。 4.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不到位。一是7个村高标准农田存在未按设计图纸尺寸施工、部分道路防滑槽未实施等问题,合计多付工程款11.81万元。二是2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集中在田间道路等硬件基础设施上,无改善农田耕作层投入。三是2个村高标准农田存在“非粮化”问题。 (三)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审计情况。 1.2023年15家行政事业单位及部分沿街商铺未纳入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范围。 2.2023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未能采取有力措施对沿街店面商户拒缴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行为进行催收。 3.泰顺县现行的城关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文件中部分收费标准已不适用,但长期未调整。 五、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对2023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4个部门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6个乡镇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逐步规范资产配置、管理和使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基础薄弱。一是5家单位存在资产未入账等资产管理核算不到位问题,涉及金额141.51万元。二是4家单位存在房产、资产设备已移交未办理移交手续;1家单位出借应急物资装备未报财政审批备案。三是1家单位未收回疫情期间发放的信息采集专用设备386台、笔记本电脑10台,涉及资产总额62.19万元。 2.房产管理不规范。一是1个乡镇安置小区物业用房闲置,涉及建筑面积1097.31平方米。二是3个乡镇安置小区房屋、农具间长期被农户占用。三是1家单位10处房屋出租未经审批、5处房产租金无依据减半收取及5处房产未收取租金;1家单位对外出租房产64处,其中公开招租仅12处,公开招租比例偏低。 3.资产盘活再利用工作推进不足。一是公物仓仓储场地未建设完成、管理服务协议未签订。二是疫情剩余耗材物资未有效盘活利用,存在大量物资过期或失效、资产闲置等问题。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对雅阳镇、南浦溪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和司前畲族镇、龟湖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相关乡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开发保护意识,生态环境取得较大改善。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够到位。2021年至2023年,1乡镇因项目未按要求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等问题数次被相关部门约谈、通报。 2.资源保护监管不到位。一是1乡镇将临时用地出借后未及时复垦。二是1乡镇林地和耕地被村民用于倾倒弃土、部分村民未经批准擅自开垦林地种植杨梅、建设工程少批多占林地。 3.资源费征收不到位。1乡镇未收取可利用废弃石方资源费92.88万元。1乡镇将容量为18.76万方的弃土场无偿给予私人堆放建筑材料。 4.重点工程进度缓慢。2个乡镇垃圾综合处理站项目、污水管网提升工程进度缓慢,分别超工期37个月、28个月。 六、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情况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县审计局共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17件,本报告年度及以前报告年度问题线索已有查处结果的4件,主要涉及:挪用公款、骗取财政补助资金、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等。截至2024年6月,相关部门已查处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人、诫勉谈话4人、教育批评3人。 对报告年度内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等进行了处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汇总有关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并于今年年底前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审计整改情况。 七、审计建议 (一)改进财政预算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规范预算编制管理,严控追加规模,探索预算追加集中审批办理模式。完善并严格实施涵盖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率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的机制。认真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工作要求,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从预算源头压减一般性和非急性、非刚需支出,加大重点支出保障力度。 (二)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安全完整增效。夯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建立健全公物仓管理机制,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摸清防疫物资底数,深挖资产用途,科学统筹分配,实现物尽其用,减少资源浪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严防“非农化”“非粮化”,加强资源保护监管力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有效利用。 (三)规范政府投资建设,助推项目提质增效。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行为,压紧压实业主、施工方、监理方等各方责任,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合同约定等规范实施,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及质量。加强对在建项目的跟踪管理,对参建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并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力度,切实提升政府投资效益。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