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乡2024年工作总结2025年工作思路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溪乡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锚定建设山区共同富裕的“重要窗口”,锚定方向、攻坚实干,不断巩固和发展东溪当前的良好态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有力推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 (一)积蓄强劲发展动能,锚定“方向标”。完成东溪上村至柳峰卓宅公路提升改造,实现泰顺县廊氡国旅创建区旅游环线闭环;双龙谷景区道路、琴桥到秀溪等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有序推进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音乐体验中心、对岸溪山茶园改造提升、上村家宴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总投资1800余万元的音乐实践基地项目,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苍泰高速公路东溪段政策处理全面完成,断面施工全速推进。2024年我乡续建项目11个,累计总投资1.16亿元,完成投资6755万元;新建项目24个,累计总投资1.56亿元,完成10个项目建设。其中忘忧谷本草园招引项目探索村企共建机制,破除供地难题;新谋划项目1个--泰顺县仕阳溪(东溪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县政府决策程序,成功申报中央环保资金,总投资约4100万元。 (二)夯实文旅产业基础,跑出“加速度”。依托茶曲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全省茶歌大会迭代升级,与“生声不息·追光山海”泰顺原创歌曲嘉年华活动全面融合,与温州市音乐家协会战略合作,文艺赋能清单化;圆满举办温州市第二届中老年声乐大赛、温州10公里大众等级达标赛等文体活动;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入选2024年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上村村被认定为我县首个“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创成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持续扶持潮宏等茶产业做大做强,创成市级博士创新站,持续打响茶文化品牌;不断深化“八八强村”农业有限公司与温州工业能源集团、温州城西公交合作,聘任职业经理人,做精做优东溪特色农特产品品牌;创新推出“茶树认养计划”,“东溪香”茶叶纳入瓯礼品牌推广体系,乡村新业态不断壮大;珍稀濒危菌类植物——栗褐松口蘑(俗称“浙南小松茸”)在东溪全省首次发现,刷新了浙江省菌类新纪录,“新型”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三)聚力改善民生福祉,托稳“幸福感”。创新推出“每月8号党群固定上门服务日”活动,打造“茶歌东溪 聚焦向前”党群服务品牌,开展活动超100余场次,惠及5000余人次,琴桥村党群服务中心获评10月“月度之星”。开展最美家庭评选系列活动,落实基本养老保障扩面工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政策和关爱行动,不断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秀水相伴 颐养秀溪”品牌。持续推进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抱团增收,争取市领导结对帮扶项目1个,市派第一书记扶持项目1个;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小型设施公益项目、乡村振兴衔接项目、高标农田项目等民生项目13个,合计总投资达718.07万元。2024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37.1万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77.1,同比增长28.3%。 (四)强化党建基层基础,突显“引领力”。我坚定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7次,专题授课7场次。持续推进“蓝海寻鹰”计划,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4人,发展年轻党员5名。带头开展“六走遍、六必清”走访行动,梳理村基本情况表8份,逐村化解民生难题62条,创成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1个,有力筑牢基层善治的坚固堡垒。党建引领书写“民生满意卷”,我坚持做到服务群众有温度,迭代升级“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创新推出每月8号“党群固定上门服务日”,开展活动超百场,惠及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琴桥村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市级党群月度之星。党建引领催生“共富新动能”,我聚焦强村富民,全力推进低收入农户抱团增收,引导村集体抱团投资330万元,农户抱团投资22户。 三、2025年工作思路 按照水上有故事、两岸有美景、山上有业态的工作思路,着重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强化项目“支撑力”。充分利用优质山水资源,完成一期总投资约2000万的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东溪段),启动总投资约4100万元的泰顺县仕阳溪(东溪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总投资2250万元的溪山茶歌旅游景区基础配套工程项目。持续用好乡贤参事会等招商平台,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引和高端品牌引进。坚持大干交通,确保苍泰高速东溪段、泰顺服务区建设进度,深化S220省道前期谋划工作。 二是着力增强文旅“竞争力”。打造双溪谷生态康养景区、小镇音乐厅等旅游项目,完成总投资1867万元的音乐实践基地项目,发展研学旅游,打造集研学、休闲、度假为⼀体的全国首家舞曲故事沉浸式研学营地。深入挖掘《采茶舞曲》文化资源,持续组织开展研学采风等系列活动,争取更多大型文体活动落户东溪,实现东溪特色产业与音乐产业完美融合,不断打响音乐东溪品牌。 三是着力提高民生“共情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持续扶持单枞茶特色产业发展,保护性开发珍稀濒危菌类植物—栗褐松口蘑;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深化“八八强村”公司和工业能源集团、交运集团合作,深度推广油茶、麦芽糖、番薯粉等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发展,持续推进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抱团增收,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