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严守底线抓执法。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62人次,检查企业313家次,限期整改企业198家,帮助企业解决环保类问题267个,立案查处6家,拟处罚金额拟处罚金12.5138万。一是全面开展督察迎检工作,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排查风险隐患问题55个,完成整改销号55个。开展历年央督省督问题回头看工作,历年央督交办核查的涉泰顺问题共14个、省督交办6个,组织相关部门对反馈交办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核查,均未发现风险隐患。二是全力攻坚信访化解,截至10月20日,我县共受理、调查、处理和回复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信访投诉件共55件,其中水20件,气14件,噪声19件,其他类2件,办结率100%。泰顺县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受理阶段期间,共受理信访件3件,其中涉水信访件2件、涉及自然保护区信访件1件,目前3件信访件均已经完成县级销号验收。三是全方位加强服务化执法,通过“e企管环境医生”在线坐诊、“综合查一次”专人专员点对点帮扶和“环保管家”保姆式入企助企等方式方法,构建起以企业“环保码”为核心的智能监管与服务体系,目前推动企业改善环保状况,营造良好区域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稳进提质。目前,已有183 家企业申领了环保码,7 家重点企业完成企业自巡查,预警信息读取、环境医生问诊等环节服务。四是全维度做好应急保障。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的有备之战,执法队一方面充分加强队伍建设,开展2024年度“一河一图一策”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充分学习发挥“以空间换时间”的“南阳实践”经验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应急联动,响应温州、丽水跨界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拉练,并一同签定《温州、丽水跨界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合作协议》。 (二)综合施策抓治气。一是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截至目前,PM2.5浓度保持在14.9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到99.3%。县控以上地表水达标率100%。今年以来共检查工地、道路等扬尘源15余次,发现督办扬尘问题18个,下发整改通知单8个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印发《泰顺县秸秆禁烧管控工作方案》,投入资金建设高空瞭望监控点位26个,实现乡镇全覆盖,构建秸秆焚烧“30分钟闭环”高效处置机制,闭环率100%。二是推进VOCs行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严格对照《温州市涉VOCs行业污染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已完成1家木质家具VOCs源头替代、5家VOCs低效设施升级改造;完成2家2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淘汰;完成一条烧结砖生产线淘汰;一家B级企业培育创建;一家企业臭气异味治理;完成柴油货车淘汰82辆,完成非道机械淘汰16辆,完成活性炭再生企业4家。三是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常态化开展多部门路查路检联合执法和入户监督抽测,共检查柴油车170辆,均为合格。加强汽车检测机构监管,开展汽车检测站现场检查1次,汽车检测站视频查验150余辆,未发现异常。有序推进实施编码登记工作,抽测非道路移动机88辆,均为合格,并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52辆。四是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制定实施《泰顺县2024年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噪声污染防治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共组织各部门3482次督导检查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97个。五是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开展330国际无废日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域创建“无废城市”氛围,向上争取创成省级无废城市,报送《泰顺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技术报告》及《泰顺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报告》,完成8个“无废细胞”创建,一篇省级巡礼刊登。加强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全县25家小微产废企业年度签约率达100%。 (三)标本兼治抓治水。一是狠抓断面水质考核,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国控断面“一点一策”治理方案,重点针对目前交溪、柘泰大桥2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考核目标。成立国控断面水质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依法依规全面排查整治养殖污水直排问题,通过“抓源头、严过程、长机制、促合力”,重点针对龟湖镇岗尾自然村5家生猪养殖散户进行养殖排污督查指导,逐一指导,对号整改。对龟湖镇建成区排污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对“跑冒滴漏”管网实施修复纳管,协调福建方向的王社二级水电站实施生态流量放水,加大上游的水流量。二是狠抓水土流失防治,强化罗阳镇新城区、雅阳镇建成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日常监管,会同水利局等职能部门开展泰顺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对全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严格履行水土保持主体责任,推动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全面排查消除水土流失危害隐患,对3个问题点位发放水土保持领域工作提示单3份,要求责任单位立行立改。三是狠抓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司前镇、三魁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增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0.42万吨/日,南浦溪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0.16万吨/日)即将完成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泰顺污水总厂(二期)建设工作。近年来狠抓城镇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重点推进县城老城区给排水工程PPP项目、罗阳镇背街小巷污水治理工程、罗阳镇新城东部片区管网改造工程、泰顺县罗阳镇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城镇排污等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9亿元,实现新建改造污水主管网32公里,二、三级管网80公里。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全县216个农污终端进行监督性抽测,实时同步数据并反馈有关部门整改。 (四)全域联动抓创建。一是巩固生态示范创建成果。根据新修订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环办生态〔2024〕4号)和生态环境部要求,完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上报工作;编制、印发《泰顺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二是实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今年以来,泰顺县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制订印发并严格落实《泰顺县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召开全县动员部署会,实现乡镇、部门全覆盖,全面做好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宣传工作,根据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我县总得分92.87分,排名全省第5,得分较上年提升2.74分,排名大幅跃升20位。三是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完成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全面落实《泰顺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大溪源蝴蝶谷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水平,开展研学课程深度开发、温室景观提升和昆虫养殖等项目建设;泰顺乌岩岭创成2024年第一批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浙环函〔2024〕194 号);完成种子星球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申报工作。四是加快低碳试点建设。编制完成《泰顺县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方案》,明确泰顺县减污降碳工作的主要目标和14项建设指标,10月31日,成功入选新一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名单;制定、下发1镇4村试点工作提示单,全力推进西旸镇、罗阳镇岭北社区、筱村镇五蒲村、雅阳镇吴家墩村、雪溪乡双桥村省级低(零)碳试点镇、村建设,11月5日,省生态环境厅调研组赴泰顺县开展试点赛马评估,预计1镇4村可顺利通过上级验收。五是做好生态环境投资工作。积极与县统计局及有关乡镇对接沟通,及时掌握全县生态环境投资增长情况。目前我县入库项目5个、待入库项目2个,累计已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005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5105万元以上。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执法保障。一是持续做好督查回头看工作。高质量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2024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暗访迎检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持续巩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积极复盘历年专项督察问题,认真组织突出问题排查整改。二是深入推进环境监管执法。紧跟省市统一部署,加大与公检法的司法合作,结合专项行动、信访处理和“双随机”抽查等,精准打击各类突出环境违法犯罪,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环境安全提供坚强执法保障。三是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三大”行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的文件要求,通过抓好深化认识、突出重点、强化督查、闭环管理等四个环节,落实好生态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四是开展服务型执法优化县域营商环境。通过“综合查一次”与双随机季度检查融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提高检查质量,减少检查次数,根源上解决企业“迎检难”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环保管家“助企服务,推进企业环保码申领工作,借助智能监管构筑良好区域营商环境。 (二)聚焦环境创优。一是推进水生态保护。积极推动泰顺县城关污水处理厂(二期)、彭月污水处理厂、南浦溪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雅阳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进一步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短板,持续对农污设施开展监督性监测。2024年内基本完成泰顺县飞云江流域珊溪水库入库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力争罗阳溪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二是深入开展大气联防联治工作。加大涉VOCs和NOx排放企业(单位)执法力度,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加强扬尘监管执法,争取全年PM2.5浓度保持在2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率达到98.5%以上。三是争创省级“无废城市”。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深入研究分析弱项指标、短板工作、落后项目,明确工作计划,落实有力举措,力争创成省级“无废城市”建设。 (三)聚焦生态创建。一是加快生态示范创建。委托第三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评估总结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照市、县工作部署如期做好规划意见征求、专家评审和报批实施。二是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全面落实《泰顺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大溪源蝴蝶谷、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争取将种子星球列入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名单。三是推进低碳试点建设。落实泰顺县低碳乡镇(村)试点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加快罗阳镇三联村、三垟村,彭溪镇玉塔村、筱村镇坳头村、雅阳镇百福岩村4个低(零)碳村试点建设工作,确保通过市级验收,以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保华绿色生态循环基地等标杆项目为抓手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四是巩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位次。制定、落实满意度宣传年度工作方案,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美丽泰顺建设成果宣传,做好满意度省级调查预热和宣传,全力确保满意度得分、位次不下降并向更好成绩发起冲刺。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