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04/2025-67390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泰顺县财政局(国资办)
  • 成文日期:
  • 2025-02-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泰顺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 02- 12 16 : 47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着眼全局和大局、长远和系统、主责和共治,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顶住压力、克难攻坚,全力以赴推动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努力壮大财政规模,优化支出结构,以“进”的姿态,夯实“稳”的基础,以“破”的勇气,提高“立”的质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2024年财政工作成效

(一)坚持迎难而上,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锚定全年目标,预计全县财政总收入26.07亿元,同比下降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9.3%,税占比70.6%。同时,按照省市组织收入要求,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始终保持与省市收入步伐相协调、相一致。提前谋划支出,积极向上争取调度款,合理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入库。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03亿元,同比增长5.6%。向上争取成果显著,抢抓政策窗口期,发扬争拼抢精神,积极向上争取各项资金、政策,预计2024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2亿元以上,同时围绕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目标任务,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额度22.5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4.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17.33亿元,再融资债券0.7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6.34亿元。

(二)坚持创新思维,资产盘活有序开展。出台《泰顺县国有资产租赁管理办法》和《泰顺县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租赁行为,于全市各县区中率先探索公物仓运行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盘活利用效率。深入挖掘资源资产潜力,以“特许经营权”的模式对河道疏浚资产进行盘活,并指导国有企业通过资产盘活项目向银行争取融资授信。牵头出台《泰顺县县级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三年行动方案》,分解各领域盘活排摸任务清单,推动排摸任务落实落细。2024年完成盘活3.49亿元,超额超前完成目标计划任务。

(三)坚持为民思想,织密民生保障体系。强化支出保障,在兜牢“三保”底线的同时,加强统筹,重点保障交通、教育、医疗、城乡建设等民生领域。2024年,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0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52亿元,占比80%,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着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泰顺帮扶低收入群体求学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肯定。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障社保基金平稳运行。保障基本民生支出调标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从每人每月330元提标至每人每月35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110元调整到1145元。强化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至8%,有效衔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优先保障领域。

(四)坚持财经相融,经济发展提升动能。强化要素保障,不断提高统筹能力,形成多元投入格局。2024年政府投资预算超20亿元,有效保障政府投资,稳定经济基本盘。加快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做好惠企资金测算和兑现,截至目前,累计兑现奖补政策资金4.04亿元,财政助力泰顺石特色产业蓄势赋能案例入选2024年全省财政系统“一号开放工程”试点案例。做好中央直达资金分配、执行工作。截至目前,泰顺县共收到直达资金4.74亿元,已全部分配。

(五)坚持以督促改,财政管理提高效能。推动“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贯穿全年,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持续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预算管理改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中的76个财政支出政策或项目实施财政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0.24亿元。认真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价,科学节约造价资金,截至目前,共完成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242个,送审金额21.84亿元,审核后金额20亿元,核减金额1.83亿元,核减率8.4%。成功争取到“财政综合办公平台FOA5.0全省推广应用”试点,以省级集约化统建和共享应用创新财政综合办公,推进我局信创改造工作进度。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印发《泰顺县财政局关于严格财政管理支出,坚决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通知》,确保2024年“三公”经费较上年只减不增。

(六)坚持改革优化,国资国企注入活力。牵头制定《关于泰顺县城镇发展有限公司优化重组方案》,优化县城发公司资产结构布局,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打造集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四位一体”的综合型国企。指导县国控公司取得总额不超过12 亿元的借新还旧公司债券,并于今年发行一期债券5亿元,创温州市AA评级平台无担保纯5年公司债券最低利率,有效降低付息成本。组织开展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工作,预计2024年完成全面取消企业外派监事的工作。

(七)强化党建引领,财政作风稳步提升。扎实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召开财政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坚决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组织警示教育学习,真正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树立鲜明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强化阵地管理,通过传达学习意识形态领域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举办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会,提升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进一步筑牢守好财政系统网络安全防线。

二、2025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坚持强基固本,持续稳住经济大盘。面对财政紧平衡态势,综合从挖税收、盘资源、谋债券、减支出等多方入手开源节流,稳定经济大盘。一是进一步加强与税务、人行等部门的协作与联系,建立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情况相互通报的工作机制,随时掌握税收入库动态。确保各项收入依法征收、及时足额入库;全面梳理研判非税收入,依法统筹非税收入收缴工作,为收入盘子增加新的增收点。二是全力争取资金支持。用好各类财政工具,保持与上级财政部门密切沟通,全力争取一般债、专项债,强化重点领域能力建设。三是深入挖掘资源资产潜力,全力做好泰顺县级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三年行动,依法合规开展有效资产盘活。

(二)坚持厉行节约,严格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的实施,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收支智管系统全面应用,业务正常开展。加强行政成本控制,从严控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做到非刚性、重点支出只减不增。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过紧日子、给人民群众好日子的理念,从严控制“三公”、会议费和培训费三项经费支出,依托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发挥出财政资金最大的效益。

(三)坚持改革破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部门固有基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有保有压、先急后缓”的原则,依次从“三保”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确定的支出顺序安排预算。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改革机制。完善绩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督导预算部门建立内部规程和管理制度,明确绩效管理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要求和工作程序。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工作,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逐步做实做强国有经济实体,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精益求精,增强民生保障水平。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意识,一是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优先,确保基本民生支出调标政策,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不留硬缺口。二是进一步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深化落实改革各项政策,全力守护人民健康。三是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防范社保基金支出风险,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积极落实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多渠道筹措资金,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坚持风险防范,兜牢财政安全底线。聚焦防范风险,筑牢财政安全根基。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扎实开展“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工作,动态监控“三保”执行情况。加强我县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性债务的举借和使用,进一步有序优化存量债务,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测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守牢社保基金风险“红线”,动态监控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及时统计测算社保风险准备金结余支付能力等指标,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完整、可持续。

(六)坚持政令财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加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推进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业务发展、部门服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引领机关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抓好巡察问题整改,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作效能,认真组织财税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防范财税运行风险,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以巡察整改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