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泰顺县申报的三位非遗传承人曾家快、蔡晓华、林长就成功入选。至此,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增至7人。
曾家快作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族木匠技艺熏陶,师从国家级传承人董直机,将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发扬光大。他创立泰顺县曾家快木拱桥工作室,主持建造全国20座木拱廊桥,其中台湾南投县集集镇的“浙江泰顺廊桥”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其匠心独运的技艺先后荣获“浙江工匠”“省级乡村工匠名师”等称号,并在廊桥灾后修复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为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树立典范。
蔡晓华深耕提线木偶戏四十余载,自1980年加入泰顺县木偶剧团起,师从名家黄泰生,精研“文戏”“武戏”表演精髓。他长期致力于泰顺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整理剧本40余册、修复老道具3箱,为这一古老艺术留存珍贵资料。作为泰顺木偶艺术剧团团长,他带领团队扎根民间演出,培养新生代演员,并获评“温州市优秀民间文艺人才”,以坚守与热忱推动木偶戏艺术薪火相传。
林长就自幼受家族影响学习碇步龙,师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实乐,成为这一传统舞蹈的中坚力量。他常年组织舞龙队伍参与省内外展演,凭借精湛的龙头表演技艺,在浙江省“非遗薪传”传统舞蹈展评中斩获“最佳表演奖”。他始终活跃在非遗传播一线,将碇步龙豪迈灵动的风采展现给大众,为传统舞蹈的当代传承注入蓬勃生机。
接下来,我县将继续以传承人为核心,深化“活态传承”理念,推动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融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新中赓续文脉,在传承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