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泰顺县三魁镇中心卫生院(泰顺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三魁分院、泰顺县第二人民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蓝德云 |
住所 | 浙江省泰顺县三魁镇燕水路12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131.60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819.69 | 期末数(万元) | 1946.4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护理、预防保健、恢复期病人康复诊治。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329470830535G | 举办单位 | 泰顺县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生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党建教育,紧抓党风廉政工作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党员学习教育。以《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专题学习,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二是落实党日活动制度。按规范开展每月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组织生活到会率均在80%以上。三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凡是重大事项都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保证了党支部工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四是深入开展“服务基层”实践活动。积极拓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充分发挥我党支部临床一线党员的优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组织开展医院内部优化就医环境义务劳动6次;组织党员开展入村义诊5次并分发宣传手册等活动。二、深化医疗服务,大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1、强化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坚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工作前提,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执业意识。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行为。严格执行院感制度,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执行差错登记管理制度、完善投诉管理制度,及时化解医疗纠纷。截至目前,我院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2、强化医务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水平近年来,依托医共体总院的力量,我院持续引进本科层次临床医生等先进人才13名,通过规范化培训、进修等方式选送30名医护人员到省市县医院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学习。三、强化行风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打牢根基。组织全院职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及责任意识,激发爱岗敬岗,勇于奉献的精神。二是规范收费,切实维护患者利益。严格执行财经制度,规范收费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从而维护患者利益。三是完善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设置投诉电话及意见箱,内部完善监管机制,一旦发生事件,对当事人处罚外、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连带处罚,真正促使院科领导真抓实管,不殉情迁就,保证规章制度在执行中不打折扣。四、推动基础民生建设、提升病区诊疗能力1、三魁分院的住院病区安全设施设备完善、功能布局科学,其中住院病房按A级病房标准建设,开放床位20张,设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热水器、空调、24小时热水供给等,病房整洁、亮丽、舒适;同时在原有科室基础上,配置DR、B超、中心供氧等先进设备,能较好地满足当地百姓对慢性病、康复治疗、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住院需求。目前,该院拥有临床经验丰富、朝气蓬勃、日益进取的医疗护理团队1支、医护人员18名。2、打造中医特色旗舰中医馆和中医阁为积极促进我县民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院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打造中医特色“旗舰中医馆”和中医阁。提供理疗、推拿、拔罐等多种中医理疗服务,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更好地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承发展中医药魅力。3、推动基础民生建设我院在上武垟村的卫生室,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也享受到便捷、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真正把健康送到百姓身边。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居民均等化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三魁镇政府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及委员会办公室和公共卫生联络员参与协调公共卫生工作,本院成立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共卫生科,制定内部工作职责及工作目标,明确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目标完成。制定年度计划,总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季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整改2、健全服务团队,完善服务模式建立以副院长为团队长,全科医生为核心的责任服务团队,落实服务责任区域,定期召开团队长及团队内部工作协调会议。将基本公共卫生和日常医疗相结合开展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突出重点,针对本镇的慢性病、65岁以上老年人、重精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等制定具体的工作方式,提供有效的服务模式。3、健全绩效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一是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小组,并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细则及工作目标;二是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当量补偿办法,合理分配绩效资金;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将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日常管理,以知晓率、满意度为目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六、落实安全生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十六字方针,认真做好医院内部安全生产、治安保卫、消防安全工作。一是健全领导责任制。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主要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行“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二是认真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召开科主任、全院职工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重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安全生产相关文件。与科主任、护士长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责任和义务。三是落实值班责任制度,强化了医院行政总值班人员责任,规定氧气站、发电机站等相关科室必须24小时有人在岗在班,不准擅离职守,随时处理突发事故,院委会人员、主要科室的主任要24小时开机,确保随叫随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医疗情况(1)2024年门诊总人次同去年增长5.8%,医院业务收入同去年增长24%,药品收入同去年增长4.5%,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75.9%。其中,中草药收入同去年增长24.9%;(2)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我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致力于打造泰顺首家中医特色“旗舰中医馆”和中医阁,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中医理疗团队,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提供理疗、推拿、拔罐等多种中医理疗服务。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专业、便捷的中医健康服务。2024年中药门诊人次同去年增长39.3%,中药收入同去年增长46%(3)住院服务:我院的住院病区开放床位20张,病房整洁舒适,较好地满足当地百姓对慢性病、康复治疗、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住院需求。目前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团队1支、医护人员18名。从2024年截止至今年底住院人次260人,同去年增长64.6%,收入同去年增长61%,总床日数1103(去年402,增长63.6%)二、公卫情况(一)2024年我院已完成对刘宅村等15个行政村的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年完成三魁片区健康体检7560人次,其中参合人员体检5432人,中小学生1597人,本年度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4556份,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2.33%。年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36次,讲座参与人数累计达到1650人。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12次同时开展了大型宣传咨询活动9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8244份。(二)患者管理情况:我院2024年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为75%;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为8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管理率100%。传染病管理准确率均达到100%结核病规律管理服药率100%。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5.34%。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81%。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思想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心理2、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3、医疗队伍专业缺乏,很多岗位都是无职称或是非专业人员在岗。4、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方式陈旧,创新不足。5、新院投入使用后,运行成本加大,部分设备设施缺乏资金改造提升。 |
四、下一步打算 | 1、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有针对性的加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急诊、应急能力建设;2、加强党风廉政、清廉医院、党建等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医疗卫生“九不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3、继续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家庭签约”为抓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及居民获得感。4、以医共体改革为抓手,依托总院的垂直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5、优化服务方式。合理设置门(急)诊布局,引导居民预约就诊。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提高履约质量和效果。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学习,选派优秀医务人员进行进修学习,提升综合素质。6、提升中医适宜技术水平。提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7、继续强化“质量”管理,从医疗安全、安全生产、财务安全等方面,提升安全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8、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内部当量补偿机制方案。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3年3月12日至2028年3月15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