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泰顺县人民医院(泰顺县人民医院医共体) | 法定代表人 | 蓝德云 |
住所 |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新城大道195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31045.47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31045.47 | 期末数(万元) | 36274.7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保健与健康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329470830527M | 举办单位 | 泰顺县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泰顺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强党建,促引领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四学联动”,组织全院党员干部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一把手”讲纪律党课1次,党委委员《条例》解读培训1次,在深学细悟中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政第三党支部、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生党支部进行党建结对联建,通过交流党建经验、共享党建资源,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携手推动业务工作水平跨区域协同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积极引导正向舆论,编发信息300余条。(二)强专科,促能力1.深化“山海”提升工程。2024年温州市人民医院“山海”工程专家、温附二专家共69人进驻我院开展帮扶工作,通过门诊坐诊、手术指导、教学查房、远程会诊等方式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门诊量24000余人次,开展培训学习100余次,指导开展手术500余例,开展11项新技术新项目。2.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增人计划有序完成年度人员招聘、考察等各项工作。完成医共体总院及15家分院岗位设置方案调整及实施方案修订。有序组织开展年度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修订职工在职学历教育、进修及编外用工管理规定。选送业务骨干36人外出进修。1人入选温州市青年人才全国导师制培养项目、2人入选2024年度温州市医坛新秀。3.全力推进三乙创建。每月监测“三乙”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特别是技术病例、三四类手术的开展),截至2024年底,一类指标6项目22条已全部完成。二类指标综合管理指标已完成17项,通过努力可完成的有12项,目前存在较大差距的有1项。二类指标技术水平指标已完成的学科有8个,其余6个将于2025年内完成。4.强力推进三大中心建设,7月三大救治中心顺利通过省级实地评估验收。5.加快推进“名医温州汇”行动。积极与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对接,2024年新增名医工作室5个。6.逐步推进科教研工作。开展2024年度临床重点专科申报,4个学科入选2024年度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学科入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急诊医学科被列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举办市级继教项目17个,累计培训1188人次。7.加大医疗设备引进。2024年共投入3600余万购置256排CT、ECMO、皮秒激光治疗仪等大型设备。8.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积极拓展中医业务,选调县内知名中医师1名,助力中医康复科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开展中药代煎服务,为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提供便利。继续开展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病房建设,增设皮肤美容科、美容外科,目前常规开展皮肤美容、外伤美容缝合等项目。(三)强管理,促发展1.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严格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科主任会议,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评价和持续改进,推进医疗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制度、18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诊疗行为。2.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各管理中心持续加强与分院的联系,定期对分院开展工作指导。制定医共体“一张床”工作方案、完善双向转诊流程,方便分院患者到总院看病就医。3.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2023年度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填报,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药品、高值耗材专项整治,建立跟踪、报告、分析制度,提升医疗技术和医事服务含金量。加强医保自查力度、严格审核,完成2次医保自查自纠及医保飞检回头看工作,购置医保自控系统,加强医保管理。4.持续提升健康体检服务。2024年完成普通健康体检10376人次,职业健康检查187人次,驾驶员体检814人次,完成征兵、高校招生体检等指令性任务。开展上门解读报告、定制套餐等工作15次。为进一步改善健康体检环境,优化布局及流程,启动健康体检场所改造装修项目,并于10月投入使用。5.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灭火应急演练16次,每日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消除安全隐患20处。加强安保力量,新增安保人员4名,安装安检门3个、安检机1台,配置手持金属探测器6个,安装一键报警200余个,配备盾牌40个及辣椒水215瓶。落实重点时段民警+医院保安联合巡逻工作。积极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提高职工防诈骗意识。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四)强项目,促基础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基建部分预计2025年2月完工;信息化建设部分已全部完成整体项目建设,2025年3月份完成大数据终验;设备部分已经全部完成购置工作。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已完成预验收。新建医疗综合楼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停车场改造项目已完成,增加车位27个。(五)强服务,促品牌结合医院实际修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进一步督促全院职工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完成季度护理服务之星评选,邀请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及人文关怀培训,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定期通报医疗投诉情况,督促科室深入分析原因并整改,落实重点人员医德医风谈话。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知识讲座30余场次。开展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患者关怀活动。积极开展慈善助医行动,并获得2023年度温州市慈善总会“先进集体”称号。开展2024年度“慈善一日捐”,募集资金46050元。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2024年上门服务148例。完成骨质免费筛查1446例。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实现总收入40123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9196万元。2024年医院总支出34770万元。门急诊就诊595528人次,同比上升3.1%,出院人数22115人次,同比上升6.9%,手术人次4874人次同比增长18.7%。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三乙”创建任重道远。二类指标中的综合管理和技术指标仍未全部完成,另外,医疗服务质量总体较以前有所提升,但医疗投诉及纠纷仍然较多,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监管。2.“山海提升工程”仍需进一步深化。例如山海提升工程下派的专家管理、时间安排、专业及资质与我院需求的匹配度、经费安排及支配问题仍需进一步协商。3.县域急诊急救三大中心能力建设仍需加强。虽然三大救治已通过省里验收,但相关制度、流程仍需进一步完善,救治能力及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4.中医药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未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及特色优势,中医药业务发展存在较大空间。 |
四、下一步打算 | 1.聚焦“三乙”创建,狠抓内涵质量“大提升”。把医疗质量作为全院工作的核心基础,对照“三乙”、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短板指标、国家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要求、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及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加强三级质控管理。2.深度挖掘“山海”提升工程潜力,促进专科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举措,加强与温州市人民医院及温附二的医疗合作,提高工作实效,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3.积极推进三大中心建设。根据三大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持续做好数据收集、流程及制度完善等日常工作,并根据检查存在的不足,做好持续改进。4.积极拓展中医业务。发挥中医药优势,进一步开展中医理疗、中医康复、中药敷贴、中医查房、中药代煎等中医诊疗业务。加快推进中医康复科装修改造,为中医康复科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7月5日,完成事业单位开办资金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2年5月16日至2034年12月26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诉讼投诉:2024年度往年诉讼2起,已经判决,均为轻微责任。投诉40起,主要涉及就医流程、服务态度、沟通解释、医疗政策等方面内容,医院已通过调查研究及相应处理与患方达成和解,同时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议,医院已采纳并整改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