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泰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杨月云 |
住所 |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新城大12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6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6 | 期末数(万元) | 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招标登记、投标报名和统一发布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等工作;负责提供开标、评标场所等相关服务工作;负责组织工程建设项目交易、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服务活动及政策咨询;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有关文件资料的编制、整理、统计、保密、归档等工作;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保证金收退等工作;负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承担交易信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329MB1C361375 | 举办单位 | 泰顺县发展和改革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泰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完成进场交易项目329宗,成交额38.62亿元,节约资金3.3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89宗,标的总额为28.81亿元,中标总额为25.68亿元,资金节约率达12.17%,政府采购项目206宗,标的总额3.51亿元,中标总额3.06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2.71%,国有产权交易15宗,成交总额为1.46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19宗,成交总额为8.41亿元。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交易质效。一是通过阳光“e”网、政采云等数字化平台,实现进场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腿”,企业“零跑路”。全年累计保障远程异地多点评标主副场14宗,全年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标均满分。二是,全面开展“评定分离”试点工作,全年累计完成评定分离项目56宗,其中,中小微企业中标的项目有48宗,中小微企业中标率达85.7%,助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三是举办工程招投标实务培训,强化对乡镇、部门及招标代理、监管人员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招投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二)强化协同监管,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常态化收集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通过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围串标系统、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等途径,累计移送围串标线索20条,其中,行政立案2起,共处罚金4.38万元,刑事立案1起,刑事处罚1人,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二是五色管理场内各方交易主体。全年累计对场内招标代理不良行为扣分7家,合计14分,评标专家不良行为扣分12人,合计230分,累计向招标人和代理机构发出清廉招标廉政责任书89份,招标投标“打招呼”登记表178份。三是落实标前、标中、标后全过程管理。全年累计开展2轮共计30个项目的招标文件自查,共发现5个问题,并已完成整改;累计完成10个项目的标后履约抽查,共发现问题5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其中行政立案1起,正在查处中。(三)强化智慧监管,促进交易秩序更加规范。一方面,常态化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对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向监管部门移送相关线索;另一方面,投入300多万元,开展开评标区标准化建设,优化场地布局,改变以往评标室分散的局面,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从大数据分析来看,我县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的围标串标行为仍屡禁不止。一方面,违法案件查处的职能在行业主管部门及综合执法局,存在技术、人力、部门间的配合不足。另一方面,围标串标行为更加专业,围标串标、违法转包分包越来越隐蔽,案件查处难。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优化运行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根据省市最新的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精神和我县当前实际情况,进一步梳理各行政监督部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权责清单,补齐监管漏洞。(二)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良好形象。靠前服务,主动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作战,为招标/采购人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业务指导等服务,帮助解决招标和采购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三)加大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分析力度。常态化运行全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和温州市围串标预警冒烟系统,加大线索分析、征集、移送力度,争取查实一批、立案一批、震慑一批,营造公平、择优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