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泰顺县气象局 | 法定代表人 | 郭建鹰 |
住所 |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云寿路9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475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2452.64 | 期末数(万元) | 2357.3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预报服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象卫生应用、气象服务、环境气象预报、气象资料管理及农业经济信息网运营维护。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32947083072X5 | 举办单位 | 温州市气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是落实“两个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三重一大”制度,以“惠风慧民”党建品牌引领,夯实党组织功能。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专题研究1次、中心组学习9次、研讨发言5次;开展组织生活会1次,主题党日9次,党课4次,谈心谈话9次,接收预备党员1名。配合省局党组第一巡察组完成对我局党组的政治巡察,针对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制定50条整改措施,已完成整改49条。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原原本本学、交流研讨学、警示教育学等方式,实现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和青年理论小组学习全覆盖,党员干部围绕“六大纪律”专项研讨全覆盖。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组织集中学习7次,参加党纪辅导报告和培训14人次,开展警示教育3次,组织专题研讨1次。三是筑牢廉政底线。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和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制作领导干部廉政档案3份,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和廉政提醒工作,根据《温州市气象局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签订承诺书13份,开展节假日廉政提醒6次,作风检查10次,开展工资津补贴、项目、采购、公务用车、违规吃喝、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整治等廉政排查7次。(二)深耕主责主业,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我局以落实减灾服务、谋深气象为农服务、创新服务新模式、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气象队伍建设等方式全力推进泰顺气象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1.落实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两个至上”意识,联合县防汛办制定《泰顺县“递进式”气象预警应急联动机制方案(试行)》,修订《泰顺县极端灾害性天气预警叫应规则(修订)》等制度规范递进式服务,全力做好灾害性天气过程服务。截至11月13日,启动应急响应32次(含升级、调整),共发布预警信号174期(其中橙、红类预警47次),人工电话叫应102人次,启用省突语音外呼叫应2259人次,分区发布短信20次共93.5万人次,短信直达基层责任8987人次,直达五停责任366人次,启用应急广播14次,覆盖总人数220万人次。在做好灾害性天气服务的同时,我局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村创建、防雷安全监管、审批执法和重大活动保障服务工作,公布防雷重点单位21家并实现全覆盖检查;开展掌上执法检查28次,探测环境破坏实地执法1次;为我县春运、两会、欢顺520系列活动、高考、中考等重大活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65期,气象服务工作获县领导批示4次。2.谋深气象为农业服务。聚焦推动县域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农业局合作组建农业气象专家联盟,签订长效合作机制,开展三段式农业气象服务(一提醒二发布三推广)。利用省农业气象数字化平台,为泰顺柑橘、茶叶、杨梅等产业制作低温、强降雨、台风等气象灾害专题服务6期,并通过微信群、农民信箱、广播等多渠道发布。委托农科院编制猕猴桃气象服务手册,持续深化泰顺特色农业猕猴桃“一县一品”服务。3.提升行业科技服务能力。一是建立“智慧气象+交通”服务新模式。与交通部门协同合作,将气象数据接入交运集团监控中心,满足其对地面温度、能见度、短时暴雨等气象服务需求,争取做到监测预警信息早知晓早准备。目前已明确合作方案,正在推进中。二是建立“智慧气象+电力”服务新模式。依托省局、市局技术力量开发雷电气象服务平台,利用气象数据优势,突出短临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服务功能,为电网调度、维修作业、应急抢险等场景提供气象服务,项目可行性方案已确定,并与电力局签订合作协议。4.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一是X波段雷达项目已完成地方发改局立项,并完成地质勘探、规划批复、征地预告、初设发改批复、风评批复、环评批复等地方项目前期手续,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市局专家论证,待资金到位后启动雷达项目征地、招标等手续,随即开工建设。二是根据防汛防台工作要求,在我县暴雨灾害易发区、站点分布稀疏的地区完成10个区域站建设,有效提升气象监测能力。三是在西旸镇可垟村和老鹰岩两个结对村开展融入式党建联建惠民办实事服务,暨实施一项防雷项目、建设一个气象监测站、增设一处气象信息传递设施、开展一次结对慰问,助推乡村共富发展。5.全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我局党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据上级人才培养一人一档工作,认真落实青年干部培养提升工程要求,通过搭建青年理论学习平台、选任青年干部担负重要岗位工作、安排年轻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增强青年干部敢于担当的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新增E级人才1名、F级人才2名,《泰顺气候气象条件对茶叶种植有利影响的研究》项目已立项。(三)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重大气象服务无漏报,气象服务工作获县领导批示4次,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肯定。二是X波段雷达项目已完成地方发改局立项。三是今年新增E级人才1名、F级人才2名。四是获地方考核先进单位、获闽浙赣皖毗邻地区军队地方气象联防先进集体。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新技术的本地化应用短板。近年我局引进了超高频微波辐射计、CFL-06型风廓线雷达等新技术、新装备,但其数据资料的获取和本地化应用缺乏明晰的思路,业务人员受能力限制无法熟练运用,需要依托上级技术指导,结合科研和本地化需求,加强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仪器、数据的实际效益。二是气象人才紧缺短板问题。目前共有职工14人(含编外1人和市局下派挂职1人),且多身兼数职,人少任务重;随着灾害性天气多发,党政领导对气象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气象高质量发展中人员紧缺短板凸显。同时,我局业务人员多为年轻职工,熟悉应急处理和业务流程的人员紧缺,需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对本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模型、方法研究和经验积累。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持续强化气象服务保障。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为防灾减灾、乡村振兴、强城行动等重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低温雨雪冰冻、暴雨、强对流、台风等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按需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是推进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启动气象十五五规划编制。优化提升地面监测站网,继续开展精细到村的地面温雨站加密建设。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提高气象灾害立体观测能力。强化高影响天气重点行业保障,实施“气象+”行业赋能行动。深化气候赋能,加大本地优质气候资源挖掘和宣传。三是深化气象领域安全管理。推进防雷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落实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夯实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保障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