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10/2025-72427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其他
  • 文 号:
  • 泰经信函〔2025〕35号
  • 发布机构:
  • 泰顺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03

关于答复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8号建议的函

钟琳雅等7位代表:

你们在县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扶持泰顺本土企业的建议》(第48号)已收悉。针对所建议的内容,我局高度重视,牵头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对接,并召集了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如农业方面。一是2023—2025年依托省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项目,安排省区域协调专项资金3.15亿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包括“六大领域”农业产业扶持、“五大板块”龙头企业主体培育(包括山友农特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一期)加工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食茶源茶衍生品生产基地建设、“筱村公社”三产融合示范园和栀子花产业化综合性科技等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农田设施建设等,加码加力投入,助力泰顺农业再上新台阶。二是推进泰顺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2022-2025年度园区完成总投资5.1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00万元,较好地提升了水果、茶叶全产业链。三是加强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2023年度获《泰顺县茶产业现代化提升工程》专项债资金2亿元,有力促进了泰顺茶产业集聚,继续做强做大茶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和提升泰顺茶文化。联合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申报科技特派团试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建茶叶和畜牧2支团队科技特派员,支撑我县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如工业方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深挖竹木加工、酒水、泰顺石三大特色产业潜力,构建完善“3+3”生态工业体系,通过产业规划、配套建设、土地保障等组合拳,全面推动本地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一是精心谋划产业布局。紧跟产业发展趋势,高标谋划彭溪镇、罗阳镇、大安乡三大片区产业布局,依托万洋众创城、月湖轻工产业城、鸿泰智能制造园、交垟小微园四大小微园,吸引本地企业入驻,推动集聚发展。全力构建县城“一城四园”产业布局,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助力推进维富玩具、顺水山泉、天关山酒厂等本地企业项目落地。二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将生态工业和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惠企政策纳入《泰顺县产业政策(2025年版)》,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解读,确保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聚焦竹木、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本土优势产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鼓励平台通过技术转让、团队入驻等形式,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在泰顺本地转化,助力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选派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协同解决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发展难题,有效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土地要素保障,2024年全县工业用地供地257亩,探索实行工业用地“净地出让”模式,减轻企业地块开发成本,提高企业地块建设效率。全力推进园区基础配套项目建设,重点推进019客厅、科创中心、物流园、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精心谋划两个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力争加快完善园区道路、天然气、供电、供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培育本地产业发展。农业方面围绕“六个一”积极谋划发展自身的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构建“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工业方面结合社会发展和县情实际,谋深、谋细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的“3+3”生态工业体系,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为支点,打造打造醇氢汽车产业园,包括吉利机车全产业链汽车产业园、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及汽配前置仓等,全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产业链。

二是全力培育优质企业梯队。农业方面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大力培育农业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山友、康鸿和鸿渐等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农归巴、泰龙和御茗等农业龙头企业到县外建布网络、拓市场。引导推广云岚牧场“企农融合”等强村富民发展模式,不断凸显农业主体支撑,充分放大带动辐射作用。工业方面完善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机制,支持本地小微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企业质效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全力强化要素保障体系。围绕产品品牌建设、企业主体培育、全产业链创建等重点领域,着力在要素资源保障、人才支撑、财政投入,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大政策创设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2025年计划工业用地供地400亩,启动罗阳、彭溪、大安三大片区约800亩征地组建工作,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空间储备。做强做优特色农产品品牌,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宣传渠道,加快提升泰顺“土特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好产销对接平台搭建,继续举办一系列的产销对接活动,梳理参展企业名单以及展会名录,重点推动企业产品出口和展示展销,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四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依托泰商宣讲团,以“企业家讲,讲给企业家听”的形式,分享行业经验,激发创新活力,弘扬新时代“泰商”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发展。将“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政企沟通机制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争取每年至少举办1期由县主要领导牵头召集的政企恳谈会活动,面对面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培育高素质本土企业家队伍,创新开展青蓝接力·政企同育计划,积极推荐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计划开展2025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庆祝活动,对接法律、金融等部门提供服务,关心关爱企业家,营造暖心发展环境。

再次诚挚地感谢你们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更加关注我们的工作,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孙晓娟,联系电话:67583439。

泰顺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